最近幾天,A股市場的防守資產開始“唱大戲”,避險情緒逐步攀升。股市若要實現上漲,急需新的推動力量。接下來,我們以3月13日上午市場剛結束的相關數據作為參考進行探討。
在當日市場中,處于領漲“C位”的白色家電、煤炭、焦炭、電力、石油石化以及各類銀行等資產,全天表現頗為亮眼。不過,它們的“亮眼”并非指漲幅巨大,而是相較于大盤的調整態勢,這些資產不僅扛住了調整壓力,還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從過往經驗總結來看,這些資產通常具備兩大特征:一是高股息率,二是大多屬于中特估范疇。而且,無論是高股息率資產,還是中特估資產,它們還有另一個特性——具有防守性。
根據以往市場經驗,當這類防守性資產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時,大盤指數往往在短期內會面臨壓力。這是因為,像上述高股息率的中特估資產成為市場核心,意味著市場避險情緒正在上升。
此時,多數資金要么不愿入場,要么選擇離場。場內主力資金中,一部分可能傾向于通過時間換取空間,買入這類長周期的高股息率資產繼續觀望;而另一部分不青睞此類資產的資金,則干脆直接離場。
以3月13日上午為例,根據東方choice的數據,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約650億,半天凈流出超600億,這一數據充分顯示出市場避險情緒的高漲。
除了主力資金的流向,還有另一個關鍵信號值得關注。當前市場處于3400點這一極為敏感的位置。回顧自2024年10月以來,已超過5個月的時間,3400點始終未能實現有效突破并站穩。
雖說3400點看似近在咫尺,但真正實現有效突破并站穩并非易事。或許有人會反駁,在過去的2024年這5個月里,也曾有兩三次突破3400點的情況。然而,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些突破僅僅是曇花一現,維持時間僅有短短幾天,并未真正站穩3400點。
在我看來,當下股市已基本消化了兩會中那些宏大、積極樂觀的敘事內容,以及所謂“東升西降”的相關描述。市場若想守住當前位置,甚至突破并站穩3400點,急需新的動能。
兩會剛剛落幕,會議中所討論的寬松貨幣政策、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超常規的逆周期調節,以及提振消費的更大力度舉措、穩定樓市的更多辦法,還有在新質生產力方面更具全局性、提綱挈領且真金白銀的政策,市場對此都滿懷期待。倘若從2024年12月中旬以來,依舊僅依靠這些宏大敘事來支撐市場,恐怕在下一階段難以為繼。
當然,如果在重大科技領域,如半導體、AI人工智能等方面能夠取得戰略性重大突破,將為市場向上突破提供新動能。
此外,如果當前中美大國博弈能出現重大轉機,迎來“云開霧散”的新局面,同樣也會給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總之,結合當前市場所處位置以及表現出的特點,防守資產主導市場并非利好,市場迫切需要新的動能來實現進一步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于市場公開信息,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