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密探財經(ID:Spy Finance)
今年2月以來,“3萬億+級”規模的廣發銀行發生了一系列變動,如今隨著“一把手”白濤突然辭職,宣告該行新變局進入高潮。
據廣發銀行公告,3月10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濤因工作調動辭職,并對白濤任職期間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這意味著,這家知名股份制銀行正式告別“白濤時代”。白濤今年已經62歲,按理說,已到退休年齡,但具體又前往何處任職,有待更多新消息出來。
接下來,誰將接棒廣發銀行“一把手”?目前,坊間議論紛紛。
從過往看,廣發銀行“一把手”都來自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在任職上,又往往是中國人壽保險集團董事長兼任廣發銀行“一把手”,以推動該保險集團銀保業務協同效應。
去年8月份,中國人壽保險集團黨委書記由蔡希良接任,白濤只剩董事長一職,但這只是暫時的。3個月后,白濤被免去中國人壽保險集團董事長,蔡希良正式擔任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如今,白濤辭任廣發銀行董事長,也是必然的。
問題是,蔡希良并未順勢入局廣發銀行,這就打破了廣發銀行過往“一把手”的慣常安排。
另一重大變動是,今年3月4日,廣發銀行曾召開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中信信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田明明當選廣發銀行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這意味著,中信信托自2011年入股以來首次拿到了一個董事席位。
據廣發銀行官網披露,目前該行前五大股東分別是中國人壽持股約43.69%,中信信托持股14.13%,國網英大持股約8.92%,江西交投持股8.18%,國家財政部持股5.21%等。不過,中國人壽實際控股比例達到了48%。
看廣發銀行董事會成員構成,目前一共8個非獨立董事,中國人壽從4席減到了3席,如前所述,被騰出的1個董事席位由中信信托補位;國家電網、江西交投和廣州城建各有個1席位;另1個席位來自現任本行黨委委員、董事(候任)及廣銀理財黨委書記、董事長的王兵,屬于高級管理人員。
當前,廣發銀行排第一的是該行黨委書記、副董事長、行長王凱,還擔任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王凱能否順勢擔任廣發銀行董事長,有待官宣。
如今中信信托罕見拿到廣發銀行1張董事席位,應是中國人壽面對新挑戰壓力及戰略雄心驅動下,主動向中信方面有意示好的結果。畢竟,中信系已有上市的中信銀行。反過來看,當前信托公司的轉型挑戰也很大。未來,中信信托將協助中國人壽加強廣發銀行與信托在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深度合作,相互挖掘增長潛力。
來源:密探財經圖庫
2024年,廣發銀行實現營收687.96億元(未經審計),同比下降了0.65%,已連續三年持續下滑;實現凈利潤150.06億元(未經審計),同比下滑近5%,也低于2022年;資產利潤率0.42%,低于去年商業銀行均值0.63%。
該期末,廣發銀行廣發銀行總資產3.64萬億元,較上年底增幅3.86%;不良貸款率1.53%,較上年底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65.58%,較上年底上升4.68個百分點。
2025年初,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明確提出“333戰略”,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險集團。其中提到,積極培育三大新增長極,聚焦養老、健康、理財三大領域,持續鞏固行業頭雁地位;打造壽險、財險、銀行三大上市平臺,整合系統內外部資源,圍繞做強做優核心主業開展資本運營,努力提升集團資源聚集配置能力。
這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就強調提到了“整合系統內外部資源”,當前拉中信信托進入廣發銀行董事會應該就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333”戰略大會結束不久,廣發銀行即召開2025年工作會,中國人壽集團“一把手”蔡希良參會肯定廣發銀行2024年“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務,其中提到“綜合實力穩中有升,協同發展不斷深化,風險防控扎實有效”。
廣發銀行表示,2025年全力以赴提升營收、多管齊下降本提效、守正創新轉型升級、毫不放松控險提質、嚴謹細致強化合規、不折不扣抓好整改,爭創良好經營業績。
如此看來,廣發銀行此輪董事會人事上的重大變局應是如何突破當前自身發展困境、面向新目標壓力背景下的主動出擊,外界期待其有多變革動作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