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山東省內有5個縣或將“消失”,面臨撤縣立市或撤縣設區,那么這些縣究竟是誰?其中又是否有你的家鄉呢?
山東奇特的區域劃分
山東位于東南沿海,東臨渤海和黃海,陸上與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蘇交界,總面積15.81萬平方公里,共下轄16個地級市,按照地理,分為膠東、魯西北和魯西南三個區域。其中膠東半島涵蓋山東省大部分沿海城市,包括煙臺、青島、威海等,魯西北則以濟南為中心,涵蓋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魯西南則包括濟寧、泰安、棗莊、臨沂、菏澤等。三大區域中,因膠東半島毗鄰黃渤海面向日韓,是山東省內對外開放最前沿,經濟發展也最強勁。魯西北有省會作為支撐,帶動輻射,同時又靠近京津冀,區位優勢明顯。魯西南雖然也毗鄰長三角地區,但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為了更好的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多年來,山東省內進行過多次縣市區調整,比如萊蕪曾是山東省地級市,在2019年撤市設區,并入濟南,再比如章丘,原是濟南縣級市,2016年撤市設區,成為濟南章丘區。而在未來的十年,山東還將有5座城市面臨著撤縣立市或撤縣設區。
一、 德州市臨邑縣
臨邑縣位于德州市東部,呈南北狹長分布,總面積1016平方公里,縣內總人口高達46.23萬人,具備充足的勞動力。在區位上,臨邑縣地處京津冀經濟圈、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以及環渤海經濟圈交匯地帶,向南距離省會濟南僅40公里,向西距離德州市中心50公里,300公里范圍內可達北京、天津、青島等重要城市,京滬高速、104國道等交通干線穿境而過,凸顯了臨邑縣交通樞紐的地位。
臨邑縣工業基礎雄厚,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多達164家,涵蓋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
如果臨邑縣能夠撤縣設區,將更有利于融入德州整體發展,為德州與京津冀、環渤海等經濟圈的互聯互通提供便利。
二、 淄博市桓臺縣
桓臺縣位于淄博市北部,屬于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結合地帶,面積不大,只有509平方公里。桓臺縣是淄博的北大門,這里交通便利,有多條干線公路在此交匯,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小清河、烏河等河流為農業灌溉和工業生產提供了充足水資源,同時也為這里的航運和漁業生產提供了發展方向。
桓臺縣工業基礎雄厚,產業結構多元,尤其盛產質子交換膜、氯堿離子膜和燃料電池膜等高端膜產品,廣泛應用于氫能、化工、氫燃料電池車等領域,因此有著“中國膜谷”之稱。
如果能夠撤縣設區,將更有利于調整淄博的資源分配,為淄博整體發展注入新活力。
三、 東營市廣饒縣
廣饒縣位于東營市南部,總面積1166平方公里。廣饒東北延伸至萊州灣,因“海濱廣斥,饒有魚鹽”而得名,具備一定的海洋優勢。北側毗鄰東營區,距離東營市中心非常近,南側又靠近淄博臨淄區,東側和東南與濰坊壽光和青州相接,具備連接魯西北,溝通膠東半島的樞紐優勢。廣饒橡膠輪胎和石油化工產業優勢明顯,鋰電、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也在蓬勃發展,2024年該縣GDP為952億元,增速高達6.7%,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排名位列第43位,可見其發展潛力。
加快推進廣饒縣撤縣設市,將更有助于廣饒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地區經濟活力。
四、 濟寧市微山縣
微山縣地處濟寧市南部,南接徐州,西聯沛縣和魚臺縣,總面積1780平方公里,是山東省的南大門。
京滬高鐵、京福高速穿境而過,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為微山縣與周邊城市聯系提供便利性。微山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淡水儲量占山東全省半壁江山,境內的微山湖是我國第六大淡水湖,也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面積高達1266平方公里,這也使得微山具備得天獨厚的生態和資源優勢。如果能夠撤縣立市,這里將成為濟寧向南的橋頭堡。
五、 泰安市寧陽縣
寧陽縣位于泰安市南側,西接濟寧汶上縣,東臨新泰市,東南是曲阜和泗水,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寧陽地處黃河、淮河兩大流域之間,交通網絡發達,京滬鐵路、磁萊鐵路等交通線在寧陽交匯,可實現40分鐘直達曲阜、泰山兩大高鐵站,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使其成為重要的物流節點,同時還促進了寧陽的旅游業發展。未來寧陽撤縣立市后,將得到更多政策支持,改善優化境內交通建設,為寧陽與周邊城市的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