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這地方,很多時候比宮斗劇還刺激。
有人是扛著鍵盤跟你并肩作戰的“戰友”;
有人則是披著人皮的“戲精”——白天裝得人模狗樣,一到晚上就原形畢露。
每天和同事待的時間比對象還長,萬一攤上個“職場鬼見愁”,
輕則加班加到頭禿,重則氣到七竅冒煙。
別慌!今天教你三招鑒鬼大法,保你一眼看穿誰是戰友,誰是禍害。
第一招:出問題時,看TA的“脊椎骨硬度”
職場最魔幻的場景,不是方案被斃,而是犯錯后同事的甩鍋表演。
有的人犯錯后會主動承擔,立即攬下責任并著手彌補!”
有的人則立即“影帝”附體,甚至眼角含淚、一臉委屈推卸責任:
“這數據是XXX給我的”
更絕的是個別“甩鍋大師”,在老板面前一副有擔當的樣子,然而卻故意“不小心”說:“哎呀,小張太麻木了,這么明顯的錯誤都沒檢查出來~”
恭喜,您遇見了“職場鍋王”。
遇上這種同事的概率非常大,背過一次鍋后,你一定得長些記性。
為啥有人愛甩鍋?
1.怕失業:合同工瑟瑟發抖,生怕背鍋就被HR請去喝“離職奶茶”;
2.心眼多:甩鍋成功≈免費獲得“免責金牌”+ 順手把對手推進坑;
3.習慣了:人生格言是“我是白蓮花,不可能是我的錯”。
鑒鬼秘籍:
日常工作中,開會時,多聽聽TA話語中的出發點:
是瘋狂輸出“怎么救火”?
還是一心推卸責任在找“背鍋的貨”?
第二招:分蛋糕時,看TA的“吃相溫度”
職場上,好項目就是升職、加薪的入場券,勢必會出現爭搶,但搶項目的姿勢直接暴露人品。
有的人靠實力努力爭取:“領導,這活我能干!”;
有人卻偷偷修煉“暗器”:
比如某同事想搶小林的項目未果,轉頭就向老板打小報告:“小林能力不行!項目給他肯定黃!”
結果這位“暗器大師”靠“陰招”拿到了項目,但實施時錯誤百出——數據算錯、流程崩盤,最后灰溜溜退場。
搶蛋糕,是拼實力,不是拼演技!
職場真相:
1.真正的大佬:會用Excel表格說服老板,用KPI吊打競爭對手,贏得光彩,輸了也痛快。
2.戲精本精:搶不到就詆毀、造謠,能力不夠,演技來湊;
3.小心捧殺:當同事夸你“能力強適合接爛攤子時”,一定要小心。
這句話背后的意思是::“我讓把這個黑鍋轉讓給你,你準備好!”
防鬼指南:
遇到“項目分配”,直接用實力說話,有小人使壞,咱也不必端著架子,跟他干就是。
戲精上躥下跳,也請保持微笑,如果被搶走,也不必生氣。
歪門邪道走多了,遲早摔進自己挖的坑。
第三招:待人接物,看TA的“面具的厚度”
鑒定一個同事是人是鬼,還要看他對待不同的人態度。
如果他,
對老板:他是“二十四孝”的打工人,端茶倒水拍馬屁,點贊領導朋友圈的速度只有火箭能比;
對同級:他表面口口聲聲“好兄弟”,轉頭就搶功勞、傳八卦,曝黑料,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被他玩的爐火純青;
對下屬:他呼來喝去,功勞自己領,黑鍋下屬背,動不動還責罵侮辱:“你這水平不如去送外賣!”
恭喜,您遇到了“職場變臉大師”
深層邏輯:
對上級諂媚可能只是求生欲,但對弱者刻薄必定是真惡毒。
對弱者苛刻的人,通常自卑又虛榮,只有通過打壓他人來獲得優越感;
而真正靠譜的同事,無論職位高低,都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基本的尊重與同理心。
職場拼業績,但拼到最后:唯有能力和人品才是職場硬通貨。
遇到甩鍋俠、心機婊、兩面派,無需搭理——不爭論、不糾纏、不給他們當群演。
如果傷害到你的利益,必須第一次就據理力爭。
請記得,你打工是為了掙錢,不是去受氣、被欺負的,謙讓只會讓你受盡欺辱。
你的時間也很貴,不要陪“鬼”演戲,有精力不如多囤技能點、多交靠譜隊友。
畢竟能力和人品,才是職場生存利器。
老板們其實都門兒清:能創造價值的“鬼”可以暫時容忍,但絕不會托付核心業務。
而最高級的破鬼術,就是讓自己強到不需要防鬼——當你站在價值鏈的頂端時,身邊的鬼都會開始學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