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在聽取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后,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
“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是一份殷切期望。
多年未在官方露面的馬云,出席了這次座談會。這被視為一個極強的信號。
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于2019年9月卸任董事局主席。短短數年間,商業世界發生了許多變化。而不變的是,人們仍然津津樂道馬云與阿里巴巴。
馬云卸任以來,幾乎很少露面,為數不多的幾次,也頗有匆匆現身的既視感。馬云深諳儒、釋、道,大隱隱于市,風云變幻幾多。他“不在”阿里期間,拼多多成為電商領域的新晉者,淘寶被各路諸侯蠶食,以往的“電商一哥”有些黯淡;抖音成為社交媒體新貴,小紅書成為“百寶箱”,而阿里在這一領域幾乎沒有發言權;DeepSeek一夜之間崛起,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耀眼的新星,人形機器人亦是星光燦爛。
阿里巴巴原董事會主席張勇已遠行,阿里云創始人王堅已“離云”,蔡崇信與吳泳銘接棒,迎來了阿里的重塑時刻——從原來的“買買買”到“賣賣賣”,進入組織重構、產業聚焦的新時期。
一種信號正在出現,就在馬云即將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前夕,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一場峰會上,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蔡崇信確認阿里巴巴與蘋果合作,推進AI大模型技術。蘋果在中國需要一個本地化的合作伙伴為其手機服務,它選擇了阿里巴巴。阿里云推出的通義千問大模型,在中文理解、多模態生成等領域技術適配性更強,可以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同時,阿里在云服務方面的能力為AI大模型的開發和部署提供了強大且可擴展的基礎設施。
2月24日,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由此,以AI為核心,阿里巴巴的戰略重構從算力基建、模型平臺與原生應用、AI驅動互聯網平臺業務的“全員轉型”三個維度展開,在AI爆發之際,阿里巴巴從傳統電商巨頭向AI逐浪者大轉型。
今年以來,在美國紐交所及中國港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表現異常突出,迎來了一輪強勢上漲,再一次被重塑估值。
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創始人馬云是這家企業不可替代的圖騰。暌違數年,與其說,馬云是淡出江湖,不如說,他一直未曾離開,只是存在的方式顯得與眾不同,但其精神氣質仍然深刻影響著阿里。而他的回歸,只是一次久別重逢。
二
變與不變,時代的浪潮總是像錢塘江大潮一般,在遠處堆累浪花,又在近處爆發排浪,然后,將江水推向下一個更遠的地方。
阿里巴巴作為傳統大廠的代表,在科技新浪潮中開始了一輪新的追逐,而無數小而美的創新企業也開始改變著中國技術生態。
位于浙江杭州的DeepSeek在人工智能開源領域彎道超車,引發一股旋風后,3月6日凌晨,一款名為“Manus”的AI產品在中文互聯網圈掀起又一波熱潮。Manus被譽為中國AI智能體領域的一匹“黑馬”,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標志著AI從“輔助決策”向“自主執行”的關鍵跨越。
自中美科技戰以來,中國的科技精英、科技創業者們一直匍匐前行。終于,他們在2025年開春,久經蟄伏之后沖透烏黑的云層。
財政部發布信息顯示,2025年政府科學技術支出將超過1.2萬億元,增長8.3%。國家發展改革委則宣布,計劃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科技企業。這些信息都預示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6G等未來產業已經處在培育與壯大的路上。一條中國式科技獨立自主之路已漸成雛形。
伴隨著杭州“六小龍”的興起,一座城市的敘事發生了改變,一波技術浪潮的時代敘事也發生了改變。
2月20日,浙商發展研究院(浙商智庫)、《浙商》雜志、《浙商》全國理事會“問道卓越浙商”系列活動,再次走進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相較于數年前,強腦科技的技術迭代、產品場景都有了許多可喜的變化,其應用非入侵式腦機接口技術,幫助消費者改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企業創始人——來自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的韓璧丞,希望幫助中國3000萬肢體殘疾人通過佩戴“意識控制假肢”恢復日常生活。韓璧丞是一位頗有情懷的創業者,而他現在面臨的是從專注技術向商業化道路的探索。浙商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挺革在走訪時表示,成立10年的強腦科技,在技術場景和應用場景上都展現了出色的能力。
同樣位于杭州未來科技城,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被譽為杭州“六小龍”之外的又一龍,近日也因出圈而迎來了“潑天富貴”。3月6日,“問道卓越浙商”系列活動走進靈伴科技時,參觀團組已排到了4月份,這是一次“插隊”行為。對于許多人來說,Rokid的應用場景遠不止戴著眼鏡看演講稿那么單一,其產品已應用于聽障、視障領域,通過實時翻譯、語音交互等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提供線上會診、輔助醫療等。基于人工智能,Rokid正構建在關鍵技術、行業生態方面的引領者。
實際上,在推動技術革命的過程中,需要“創新型企業、研究型智庫、專業型媒體、服務型政府”四力同歸,這將更好地推動技術發展與產業繁榮。
今天,當我們捕捉這些企業爆發的絢麗時刻時,無數的科技型企業家正隱身于技術的迷宮,躬身于創新的巨大浪潮。誠如《韓非子·喻老》所載:“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三
杭州“六小龍”是一個無處不在的話題,3月5日至6日,當《浙商》雜志旗下浙商商學院的20余位企業家成員來到安徽天長,這也成為一個被當地反復追問與咀嚼的話題。
天長,位于安徽省東部,除了一面與安徽省來安縣接壤,三面被江蘇省高郵市、儀征市、六合區、金湖縣、盱眙縣五縣(市、區)環抱,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是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自己生日“千秋節”而特設的一個縣。3月5日,滁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天長市委書記賀家平,天長市市長杜永冰等四套班子負責人出席與浙商的洽談會。賀家平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天長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高標準建設長三角區域性現代化城市,高水平打造長三角新興產業聚集地。
天長被當地人稱為“安徽的溫州模式”,當前約有200家浙商企業落戶于此。安徽龐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紅,是一位干練的女浙商。1996年,龐度創立,致力于環保紙質食品包裝制造業發展,其合作伙伴包括肯德基、星巴克等跨國企業。2020年4月1日,她簽約投資天長,并于6月18日開工建設。彼時,不少企業對新投資表現出退縮之意,陳秀紅卻追隨今麥郎來到天長,從最初的試投資到如今把天長當成家,這里的人文溫度、政務效率讓她找到了歸屬感。五年后的3月6日,龐度環保二期項目再次開工。與此同時,龐度已在全球多地布局。
無論是在浙江本土還是省外投資,浙商是永不停息的發動機。當市場處于低迷狀態、大批企業感到迷茫時,無數的浙商已經像獵鷹俯視大地,發現了機會。
四
近日,西班牙社會學家安東·戈麥斯-雷諾在一篇文章中評論道,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轉折——世界正在轉向東方,西方絕對主導的時代即將結束。
對于數百萬浙商來說,沒有一次機會是用來浪費的。他們有的只是靜靜地等待機會漸次而出——重新歸來的馬云與阿里巴巴的新故事,身處安徽的陳秀紅與她的龐度的新故事,以及那些像星光一樣閃爍的科技創新企業的新故事,都在這個春天有了新的敘事方法與敘事路徑。
來源:《浙商》雜志 馮永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