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昨天的文章所介紹,美烏談判代表在沙特港口城市吉達經過近9個小時的艱難談判之后,發布聯合聲明,建議停火30天以開啟由烏、美、歐、俄共同參加的和平談判,同時美國解除對烏克蘭武器與情報禁令。
現在,“外交球”到了俄方手里,沒有人知道他們將如何回應,但所有人都相信,俄國人不喜歡這個談判結果。
目前俄方宣傳人員發出的信號是拒絕停火,也有人認為他們會提出停火的條件。
“路透社”稱PT不太可能同意停火30天的建議;“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PT可能要求——不知道是歐美還是僅指美國——停止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然后再停火。
當地時間12日下午,《華盛頓郵報》發表一篇文章說,歐洲情報部門搞到了一份俄國文件,其中闡述了俄國的極端要求和強硬談判立場。這份文件是莫斯科一家與俄安全局第五局合作的智庫于今年2月份專門為克宮撰寫的。
其核心內容包括——
1.“烏克蘭危機不可能在2026年之前和平解決”,拒絕西方派遣維和部隊。
2.要求烏克蘭和國際社會“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被占領土的主權”。
3.加劇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的緊張,破壞美烏關系,讓美國徹底停止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
4.徹底解散澤連斯基政府。
這四個重要目標差一點就實現了,但因為聯合聲明的出現,它們幾乎全部破產。
昨天,PT也學澤連斯基,穿著軍便服視察了庫爾斯克——多方消息報道稱,在庫爾斯克的烏軍大部分已經撤回國內,俄軍已經占領了蘇賈。
澤連斯基本人在沙特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庫爾斯克的烏軍仍在執行任務,為了拯救最大數量士兵的生命,“軍事指揮部正在做其必須做的事情”,相當于間接證實了烏方從庫爾斯克部分撤軍的說法——當聯合聲明發布之后,占領庫爾斯克的權重已經有所下降,尤其是在面對敵軍的強大攻勢之下。
有消息報道說,為了將烏軍趕出庫爾斯克,俄軍已經從烏東調兵,烏軍隨后在波克羅夫斯和托列茨克等戰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對這份聯合聲明,歐洲國家給予了高度評價。
我認為,該聲明標志著澤連斯基的外交智慧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層次,至少具有三個重要意義——
其一,給了川普一個臺階。自從2月28日白宮爭吵事件發生后,川普團伙在全世界范圍內遭到廣泛批評,讓美國與烏克蘭的關系降至冰點,直接導致歐洲對美國嚴重不信任,歐盟通過8000億歐元的重新武裝歐洲的計劃,廣泛討論歐洲一體化的核安全,波蘭甚至表示要獨立擁核。
川普想修復與歐洲的關系,首先必須修復與烏克蘭的關系。但川普的德性和美國的地位使得他不可能對烏克蘭采取主動。而這份聯合聲明給了他借坡下驢的機會,盡管他永遠都不會承認。
其二,緩解了美歐之間的對立。川普的胡咧咧和關稅什么的,并不會真正破壞美歐關系,真正能讓他們離心離德的,是美國對歐洲的安全棄之不顧。一旦美國對烏克蘭采取積極的立場,無論具體內容是什么,都能緩解美歐關系,因為烏克蘭的安全就是歐洲的安全。
其三,向美國和世界展示了烏克蘭對和平的渴望,并將和平的真正障礙是誰的問題擺到桌面上。
俄方的認知戰一直宣傳是澤連斯基阻止了和平,一些烏克蘭人也信以為真,但白宮事件和聯合聲明讓更多的烏克蘭人清醒了。最新調查顯示,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已經上升到72%,接近其當選總統時73%的得票率。
回顧澤連斯基的外交歷史,令人不得不感嘆,三年的戰時總統經歷已經將他磨礪成當今世界最偉大的President,沒有之一!
2019年,波羅申科與澤連斯基競選時在演講中說:俄羅斯未來必定會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戰爭,雖然澤連斯基很聰明,但沒有經驗,選他來當戰時總統是很不明智的。
當戰爭真的爆發后,澤連斯基所展示的不是經驗,而是勇氣。很多人都知道,戰爭前一天,波蘭總統杜達來基輔勸他到波蘭建立流亡政府,他拒絕了。在送別杜達時,他說,這也許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澤連斯基抱定了全家與國同死的決心!
就憑這一點,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人有資格輕視他、貶低他,甚至嘲笑他。
2月24日凌晨,基輔遭到轟炸后,他的第一個電話打給了拜登。
拜登問:你希望我為你做什么?
澤連斯基回答:團結所有的民主國家,支持烏克蘭。
拜登說:我會努力去做。
戰爭初期,烏克蘭人完全是獨自戰斗。直到打勝了基輔保衛戰,才開始獲得美歐的軍事援助。
在2022年12月之前,澤連斯基一家沒有離開基輔半步。這個月,他訪問了美國,并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在全美掀起了援烏熱潮——這個時候,他已經明白,僅靠勇氣是無法打贏戰爭的;沒有成功的外交活動,就沒有大量的軍事援助。
走出國門,是澤連斯基外交的轉折點。
在他的外交努力之下,北約召集50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會議(拉姆斯泰因平臺)”,成立了“北約-烏克蘭理事會”。到2024年6月,烏克蘭總共得到980億美元的安全援助。
接下來,烏克蘭舉辦了“瑞士和平峰會”,推動國際社會在外交上孤立、制裁俄羅斯。
至今仍有人宣傳說“瑞士和平峰會”是失敗的,但從會議的目標來看,它的成功是無與倫比的——沒有誰指望一次會議就能打敗強大的侵略者。
澤連斯基在外交上真正的挑戰是川普勝選,但他的應對同樣無可挑剔。在所有的公開講話中,他都給對方戴高帽子,同時闡述烏克蘭對和平的立場。
但白宮爭吵事件仍然發生了。
絕大多數烏克蘭的盟友沒有將責任歸咎于澤連斯基,只有極少數烏克蘭的支持者認為他不應該“頂撞”川普。我個人認為,在全世界的目光注定之下,澤連斯基就當闡明烏克蘭的立場——得到安全保障,并且不承認被占領土屬于俄國。
這是個繞不開的問題,如果在這些原則上模棱兩可,會讓烏克蘭人迷惘——我們究竟為何而戰?如果最終結果仍然是投降,我們又何必付出那么多的犧牲?——并動搖烏克蘭軍隊的士氣。
澤連斯基回國之后,用發帖的方式向川普和美國人民致謝,并對白宮事件表示“遺憾”——你可以理解成委婉的道歉,也可以說不是——給了川普一個臺階。
可以說,沒有這個帖子,就沒有美烏的沙特談判。
總結澤連斯基三年來的外交,可以說是一個從本能走向自覺的過程。
我相信,很多人手機里都保留了下面這張圖——
照片中的澤連斯基,如同一個在外打拼時吃盡千辛萬苦孩子回到家鄉與慈愛的父親緊緊擁抱,盡情釋放內心的委屈。我當時看視頻時發現,拜登和澤連斯基都流淚了。很多支持烏克蘭的朋友也因這張照片堅定了烏克蘭必勝的信念。
好事多磨,川普勝選讓整個局勢變得越來越不可預測。但今天的澤連斯基已經遠非三年前、甚至兩年前的他,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已經爐火純青,剛柔相濟的外交策略在復雜的局勢面前游刃有余。
表面上看,在與美國的互動中極為被動,但實際上澤連斯基已經做到收放自如,在潛在的邏輯上掌握著主動,并有效地將其轉化成對烏克蘭有利的局面。
我不知道烏、美、歐、俄能否或者什么時候能坐下來真正開始談判,我也不知道最終以什么樣的條件結束這場殘酷的戰爭。但我相信,戰爭結束之后,烏克蘭仍然屹立于天地之間,并且將融入歐洲,迅速重建家園,走上繁榮富裕的道路。
而它的敵人,即便能得到烏克蘭的部分領土,也將不可避免地面對長期甚至幾代人的貧窮。
沒什么好抱怨的,對支持戰爭的人來說,貧窮是他們應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