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的長河中,濟寧完成了一場從煤海到江海的輝煌跨越。曾經,它因煤礦產業聞名遐邇,豐富的地下煤炭資源源源不斷地被開采,采煤機的轟鳴與穿梭礦區的運煤車,共同為國家能源建設貢獻力量。但隨著時代變遷,資源枯竭與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接踵而至,轉型成為濟寧發展的必由之路。
濟寧憑借內河航運的天然優勢,毅然踏上轉型征程。這里河流縱橫,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濟寧港作為全國36 個內河港口之一,規劃航道 47 條,覆蓋 10 個縣市區,總里程達 1100 公里,其中 210 公里的京杭大運河主航道為高等級航道,占山東全省的 80%、京杭大運河的 25%,在沿線 13 個通航城市中位居榜首。
依托優越的水運條件,濟寧開啟了港航建設的新篇章。昔日煤礦工人經過培訓,成為港航建設的中堅力量,他們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同時積極引入專業人才,助力港航事業從藍圖走向現實。如今,濟寧各港口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龍門吊精準裝卸貨物,碼頭上堆滿待運貨物,集裝箱與散貨運輸有序進行,船只往來穿梭。
為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濟寧在市級層面成立港產城融合發展指揮部,頒布相關條例,出臺發展意見并修編港口總體規劃,使濟寧港躋身國家內河港口重點支持行列。港口的發展為本地企業帶來顯著效益,如華勤集團通過龍拱港集裝箱運輸輪胎,相比公路運輸,每條輪胎運往上海的運費可節省13 元。
在創新驅動下,濟寧港航積極擁抱科技,全力打造智慧港航。“現代內河航運產業大腦” 整合多種核心服務,打破信息壁壘,實現產業鏈協同,提供金融服務并建立行業數據庫,推動港航與區域經濟深度融合。在龍拱港,自動化場橋與岸橋遠程操控,無人集卡定位精準、對位高效,率先將海港先進理念融入內河,成為全國首家實現無人智能運輸常態化的內河港口、唯一自動化系統全域國產化的集裝箱港口,也是北方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內河集裝箱港口。
如今,濟寧正全力打造北方內河樞紐中心,積極加強區域合作,拓展航線網絡,實現與鐵路、公路的無縫對接,構建多式聯運物流體系。抓住內河航運上升為省級戰略的機遇,濟寧布局梁山、主城、微山3 個億噸級港口群,形成 “豐” 字形大通道,連接山西、內蒙古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同時,積極對接 “一帶一路”,開通至越南、泰國等國的外貿集裝箱航線。2024 年,濟寧港口吞吐量超 9500 萬噸、集裝箱吞吐量超 40 萬標箱,穩居全省內河首位,內河航線達 64 條、集裝箱航線 26 條,物貿網絡覆蓋全國 152 個城市,國際航線通達 16 個國家。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濟寧市委書記溫金榮表示,濟寧將聚力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服務山東高水平對外開放。濟寧作為“運河之都”,擁有大運河主航道 210 公里,物流貿易廣泛,且已建成國內首個標準化內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未來,濟寧將充分發揮內河航運優勢,推動公鐵水聯運與港產城融合,發展臨港產業,構建通江達海的開放新通道,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續寫港航發展的壯麗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