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我軍在廣西和云南兩個方向對越南發動了雷霆一擊,狠狠教訓了這個猖狂的"東方古巴"。
121師誓師動員
根據作戰計劃,廣州軍區41軍121師361團與全師其他兄弟部隊一起擔負穿插任務,要求在12個小時內穿插到越南高平省的班莊、董賽和扣屯地區,斷敵逃路、阻擊增援,把敵346師(又叫高平師)消滅在高平以北地區。
戰斗打響后,361團指揮所帶領三個步兵營,從廣西邊境的118號界碑附近隨123師偵察大隊穿插前進。團后勤梯隊由團副政委鄭贊正指揮,在團主力后跟進。
1978年11月28日,361團從廣西桂林奇峰鎮營區出發時,鄭副政委正在家門口擦拭他那輛已經擦得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車,這輛車還是憑團里唯一的一張自行車票買的,所以他格外珍惜。平時,有機關干部和他開玩笑:"副政委,你這部車打算騎到什么時候呀?"他自豪地說:"嘿!我要騎車到共產主義。"因他已經安排轉業,工作也已經聯系好了,據說是廣東的一家遠洋公司,上級就沒有安排他跟隨部隊出發。在給出征部隊送行時,他拉著戰友的手說:"祝你們打勝仗,勝利歸來。"
戰前戰場勘察
部隊進入中越邊界后,眼看快要打仗了,團里突然發現領導不夠用,后勤梯隊沒有團領導帶,就想把在團里留守的一位副政委調到前線來。但是不巧很,這位副政委在一天晚上洗腳時,搞翻了洗腳盆,一只腳讓滾燙的開水燙傷了,被送到了醫院。既然他負了傷,去不了前線了,就得有人頂替他,上級只好改變決定,由已經確定轉業的鄭副政委到前方來。當師里負責留守的領導找他談話時,他回答得很干脆:"我沒意見,服從組織決定。"
此時,部隊進入中越邊境已經有兩個月了,距離戰斗打響也就還有十來天時間。他趕到前線后,迅速找機關的同志了解情況,很快進入了戰備狀態。
戰斗打響后,他帶領后勤梯隊在團主力后跟進,沿途還收容了不少掉隊的戰士。后勤梯隊浩浩蕩蕩,有近300人和100多匹騾馬。
2月18日15時,鄭副政委帶領的后勤梯隊到達宗梅與團主力會合。大家看到后勤滿載彈藥、給養,還有衛生救護人員。人有糧,槍有彈,受傷有救護,部隊士氣十分高漲。
當日,18時18分,團主力繼續向預定地域穿插,后勤梯隊因行動緩慢,和團主力逐漸拉開了距離。此時天色已晚,鄭副政委帶領后勤梯隊到達宗梅橋。后勤梯隊剛要準備過河,便遭到了河岸兩側敵人的伏擊,槍聲一起,100多人的民工隊伍開始出現了混亂,同時有幾匹馬中彈,躺在地上痛苦的掙扎。鄭副政委一看情況嚴重,就把后勤梯隊的幾名干部召集起來,說:"我們武器少,你們占領有利地形,把人員和騾馬隱蔽好,我到前面去看看情況,看能否先讓騾馬過去。"
宗梅橋
說完,鄭副政委便隱蔽到橋前勘察情況,他發現這個橋是一個吊橋,長約二十五六米,寬約兩米多,橋面上的竹板很多都腐爛了,有的地方成了窟窿,搖搖晃晃,步兵通過都得拉大距離,騾馬肯定沒法過。不從橋上,只有趟水過,可又不知河水深淺,于是他決定去探一探。他從隱蔽位置來到河邊,可能感覺河水流的太急,就又拐到了橋上,剛踏上橋頭,河對岸的槍聲響了,他痛苦地叫了一聲,重重的倒在地上。
警衛員發現后迅速把他拖了回來,在當地老百姓用來圍菜園的一堵矮墻后面,小心放在了地上。眾人圍了上來,鄭副政委傷到了腹部,眾人七手八腳給他簡單做了包扎,他艱難的說:"你們把部隊帶回去,交給團黨委,告訴團領導,我鄭贊正是不怕死的……",他已經說不出話了,就抬了抬自己的手腕。一名干部領會了他的意思,從他的手腕上摘下了他那塊"霸王"牌手表,那是他身上唯一值錢的東西了。回國后,這名干部將手表交給了他的愛人。鄭贊正副政委就這樣犧牲了。
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沒有辦法再去挖坑掩埋了,幾個人就合力將那堵矮墻堆倒,將他埋到了下面。
鄭贊正烈士墓
本已經宣布轉業的他,只是沒有走出營房而已。要是他不同意來,組織上也不會強求,可是他堅決服從組織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因為他是一名軍人。
在被敵人包圍后,他意識到自己危險嗎?中彈后他后悔過嗎?這些,我們能夠從他臨終前的那幾句話中得到很好的詮釋了。
南疆木棉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