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道,路透社近日透露了一則內幕消息:美國海軍將防務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洛馬公司)排除在下一代艦載隱身戰斗機競標之外。針對此消息,路透社向洛馬公司求證,但洛馬公司只是回應稱需詢問美國海軍,而美國海軍則未給予任何回復。通常情況下,這樣的沉默往往意味著所傳消息的真實性較高。
在洛馬公司被排除后,目前競標美國海軍F/A-XX項目的僅剩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諾格公司)和波音公司。據報道,這款新型艦載隱身戰斗機計劃將在10年后取代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服役的“超級大黃蜂”。
提到六代機,無疑會引發廣泛關注。過去,大家更多關注的是美國空軍的六代機項目,而此次曝光的則是海軍六代機項目。隨著中國六代機試飛的消息和相關視頻被透露,美方對六代機的研發進程也顯得愈發急切。
然而,美國的六代機進展究竟如何呢?洛馬公司被踢出局又傳遞出怎樣的信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關于美國海軍六代機的消息相當有限,而我們所能了解到的信息大多來源于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對于美國海軍六代機一直相當執著。早在2009年,波音公司就推出了一款設想圖,展示了一款雙發、無尾翼的戰斗機設計,當時看起來相當魔幻。據波音公司稱,這款戰斗機既可以是有人駕駛,也可以實現無人駕駛。
2012年,美國海軍正式發布了F/A-XX項目。而在隔年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波音公司也推出了一款改進版的海軍六代機設想圖。新的設想圖依舊采用了無尾布局,但在主翼前面加上了兩片鴨翼,形成了鴨式布局。這大概是目前我們能看到的關于美國海軍六代機最多的消息。
從這些消息中,我們可以推測出一些信息。首先,洛馬公司被踢出局這件事,再次印證了F-35項目是一個大坑。作為美軍現役兩款五代機的研發和生產方,洛馬公司在研發六代機時本應占有優勢。然而,由于F-35C的表現實在太差,導致美國海軍對其極其不滿,甚至拒絕接收已經造好的戰機。這也使得洛馬公司在競標六代機時失去了優勢。
再來看剩下的兩家競標公司,諾格公司和波音公司。諾格公司雖然也在競爭空軍的六代機項目,但在這方面的經驗并不多。其主要研發生產的都是轟炸機,如B-21和B-2等。雖然其前身格魯曼也生產過飛機,如上一代的A-6艦載攻擊機,但那也是一款袖珍轟炸機。因此,諾格公司在艦載戰斗機方面的經驗相對較少。
而波音公司則不同。雖然大家普遍認為波音的主產品是民用大飛機,但別忘了今天的波音已經不是當初的波音了。當年在美國航空工業中還有一個著名的麥道公司,而今天美國海軍一直不肯撒手的“超級大黃蜂”就是麥道的杰作。再往前推,當年著名的F-4“鬼怪”也是麥道的作品。后來麥道被波音兼并,因此麥道的海軍戰斗機研發基因也轉移到了波音身上。
然而,從目前波音公司放出的兩款艦載六代機設想圖來看,波音公司在研發過程中似乎遇到了問題。2009年推出的設想圖看上去比2013年推出的設想圖更干凈、更簡潔。而2013年的設想圖則加上了兩個鴨翼。為什么波音公司要在設想圖上加鴨翼呢?這很可能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要知道,美國的航空業對鴨式布局是極為不感冒的。當年有一句話是“最好的鴨式布局就是出現在敵機上的鴨翼”,可見美國航空業對鴨式布局的鄙視程度。然而到了2013年,波音公司卻把鴨式布局、鴨翼安到了自己的海軍六代機上。這是不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呢?
除了這些問題外,更嚴重的問題還在時間上。最初美國海軍表示艦載六代機要在2030年問世,但現在看來這已經絕對不可能了。現在美國人的口風已經變成了10年后。如果按現在來算的話,10年后那就是2035年了。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六代機會是什么狀態呢?恐怕我們的六代機已經成為主力機型了吧!而接下來的七代機是不是也能看到原型機了呢?這些事想想都讓人高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