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角落,時代的縫隙中尋找那些被遺忘的故事。當班宇的“東北寓言”遇見劉子超的“行吟筆記”,這場對話將打破地理與敘事的邊界——從被大雪掩埋的舊工廠,到畫面里中的巴爾干腹地,兩位風格迥異卻同樣敏銳的作家,將在這場對談中分享他們對文學、旅行、時代與個體的思考。從非虛構的在場凝視,到虛構的荒誕重構;兩位寫作者將共同追問:如何在時代的裂縫中打撈未被講述的故事?當“故鄉”成為異鄉,“遠方”是否還能提供答案?
本次當代文學會客廳系列活動,邀請《當代》雜志的兩位重要作者,班宇和劉子超。兩位風格鮮明、各具特色的作家展開深入交流?!懂敶冯s志作為深受讀者喜愛的品牌文學期刊,近年來除了大力發掘優秀作品與青年作家,也致力于成為傳播文學理念、引領文學話題的文學媒體,2022年創辦了“《當代》文學會客廳”活動。
班宇和劉子超,一個以小說書寫現實,用幽默、荒誕與深情捕捉東北土地上的生存百態;一個行走于世界,以非虛構文學的方式丈量中亞、巴爾干乃至更遙遠的邊界。他們將分享自己的寫作經歷,探討如何在小說與非虛構之間捕捉時代變遷的痕跡,如何在個體故事中折射出更宏大的社會現實,以及他們如何在各自的文學旅途中不斷拓展邊界,尋找屬于自己的故鄉。
他們的作品雖然形式不同,卻都指向一個共同的主題——邊界與故鄉。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文學的意義何在?小說如何在現實的土壤中生長?旅行是否能幫助我們理解故鄉?虛構與非虛構的邊界在哪里?
3月15日(周六)19:00-21:00,班宇與劉子超將圍繞這些話題展開深度交流,探討文學、邊界與故鄉的多重關系,帶領我們思考“何以為家”。
活動主題
《當代》文學會客廳——在世界的裂縫里打撈失落的回聲
活動時間
3月15日(周六)
19:00-21:00
活動地點
北京市朝陽區大望橋 北京SKP 4F
SKP RENDEZ-VOUS
活動嘉賓
對談嘉賓
劉子超,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在大陸、臺灣和香港出版作品《午夜降臨前抵達》《沿著季風的方向》《失落的衛星》,另譯有《驚異之城》《流動的盛宴》《漫長的告別》《夏日走過山間》等。2019年,中亞紀實長文獲評“全球真實故事獎”特別關注作品;2021年,被評為“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他的最新作品是《血與蜜之地:穿越巴爾干的旅程》。
班宇,1986年生,沈陽人,小說作者。曾獲華語文學傳媒年度最具潛力新人獎,GQ智族年度人物,“鐘山之星”年度青年作家,華語青年作家獎等。有小說集《冬泳》《逍遙游》《緩步》出版。
主持嘉賓
孟小書,《當代》雜志編輯。著有作品集《獵物》《業余玩家》《午后兩點半》等。曾獲山花雙年獎,十月文學獎,丁玲文學獎等。
↑掃碼報名線下活動↑
不能來現場的朋友,
可點擊按鈕,預約直播↓
劉子超《躁動的解析:馬其頓之旅》,發表于《當代》2024年第5期,收入《血與蜜之地:穿越巴爾干的旅程》
班宇:我寫作,是為了“逃逸”
后勁兒太大!看完這本小說,只想在大雪中“赤身壯游”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還沒星標“人民文學出版社公眾號”“文學當代”公眾號,可能會錯過我們的最新推送,也會看不到我們精選的封面大圖哦!
星標我們,愿好文學始終與你相伴~
初審:李義洲???????
復審:薛子俊
終審:趙 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