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一生是艱苦樸素的,但是他對其他人卻非常的大方,不管是錢財還是物品,只要是對方需要的,毛澤東都會毫不惋惜地送給他。
因為毛澤東從小出生于農家,這讓他對全中國最廣大的工農群眾有著最為感同身受的樸素情感,而這種情感也很多來自于他母親的言傳身教。
當年毛澤東在老家的橋頭灣、井灣里讀私塾的時候,他有一個同學叫做黑皮伢子。因為家里窮,黑皮伢子常常是中午餓一頓,忍到晚上再回家吃飯。
毛澤東知道這件事情以后,就故意說自己吃不下了,將自己帶的午飯分出來一半給黑皮伢子,在午休的時候還主動幫助他撿柴。
毛澤東將這件事告訴母親之后,母親特地將午飯做多一點叫毛澤東帶上,為的就是讓他倆都能吃飽飯。
毛澤東在第一師范上學時,有一天正值隆冬,毛澤東在路上遇上一個窮苦青年,在風雪里穿著單衣瑟瑟發抖。毛澤東二話沒說就將自己的上衣脫了下來給他,令那位青年感激涕零,要是沒有毛澤東的這件衣服,他有可能就在風雪里被凍死了。
學校放假后,毛澤東回到家里,母親發現他的衣服少了一件,就去詢問他。毛澤東將事情如實告訴了母親,母親贊許地點了點頭,說他做得對。
由此可見,毛澤東對于人民的愛是與生俱來的,不管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他都是將人民放在了第一位。
1927年冬天,井岡山上下起了鵝毛大雪,凜冽的寒風令人骨頭都發疼。而毛澤東的房東謝槐福卻一件可以過冬御寒的棉衣都沒有,只穿著一件破爛不堪的單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地干活。
毛澤東看到這一幕,心如刀割,就走上去親切地說道:“槐福呀,天冷了,你應該多穿件衣服呀!”
謝槐福老實地說:“毛委員,我沒有多余的衣服。”
毛澤東聽了立刻把自己的棉服脫下來,披在謝槐福的身上,說:“外頭下雪冷,你把它穿上吧!”
謝槐福趕緊把衣服遞了回去說:“毛委員,你現在身上也只有兩件單衣,我怎么能穿你的棉衣哩!”
“你莫擔心我嘍,我不怕冷,我習慣了!”說著,毛澤東又將棉衣穿在了謝槐福身上,還幫他把扣子扣好。
每個人都是肉長的,毛澤東又怎么會不怕冷呢?
只不過,在他的心里,只有人民都溫暖了,自己才能真正暖和。如果只是自己暖和,而人民卻在受凍,那他的心才是真正的寒冷啊!
1934年12月下旬,毛澤東帶領著紅軍從黎平向黃平行軍時,在一個村邊見到一位農村婦女奄奄一息地躺在路上。毛澤東趕緊將她救起,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毛衣給她穿上。并且將自己行李當中的被子、干糧都送給了她,還讓警衛員拿了滿滿兩袋糧食給她。
這位婦女拿著糧食、被子,連連道謝,熱淚盈眶。
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毛澤東一直都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的戰士,他將自己融入到戰士之中,又時時刻刻心里掛念著戰士。
在長征時期,有一天,行軍中的部隊突然遭到反動派飛機的轟炸,一顆炸彈正好就不偏不倚地砸在警衛班班長身邊,年輕的他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看著血泊當中的遺體,一向堅強的毛澤東哭了,他慢慢地摘下帽子,默默站在遺體旁。
大家含著淚水掩埋好戰友,又繼續上路。
突然,毛澤東又跑了回去,從戰士手中拿來一個工兵鏟,又一次為警衛班長的墓培土。毛澤東一鍬一鍬地將土培在墳墓上,又將土一下一下地拍實。
他深情地佇立在這座新墳前,站了好久好久,仿佛在跟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說著離別的話。不知道過了多久,毛澤東才忍痛離開,帶著部隊繼續上路。
1934年4月的一天,紅軍正在與敵人作戰,毛澤東與朱德的指揮所離前沿陣地非常近,只有兩里遠。
毛澤東看見有一位戰士負了傷倒了下去,馬上從指揮所里跑了出去,將戰士背上就往衛生隊跑。
那位戰士見毛澤東不像衛生隊的人就問:“同志,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毛澤東回答道:“我們都是紅軍,經常見面的。”
當著急的警衛員找到毛澤東時,毛澤東已經背著那位戰士往回跑了一里多路了。警衛員趕緊對毛澤東說:“毛委員,你快歇歇。我來背他!”
毛澤東并沒有放下他,而是一邊往前跑,一邊對警衛員說:“你先去找副擔架來,我們兩個抬著他走。”
負傷的戰士一聽背著自己的是毛委員,哪還肯繼續讓他背,他強忍著傷痛,硬是從毛澤東的背上滑了下來,說什么也不讓他背了。
警衛員說他來背,也不肯,非要自己走。這時擔架隊抬著擔架趕了過來,才解決了這場爭執。
1935年,紅軍接連翻越了夢筆和長板兩座雪上。這一帶的地形非常的復雜,地勢十分險峻,軍隊行軍困難重重。但是毛澤東始終拄著根拐杖和戰士們一起行軍,警衛員為了保證毛澤東的安全,自作主張叫來了擔架隊,想要抬著毛澤東走。
毛澤東見了,把拐杖一扔,忍著腳傷大步往前走,說:“你看,我身體蠻好的,干嘛要我坐擔架?”
雖然毛澤東不愿意坐,但是擔架隊還是一路跟在后面,直到毛澤東看見一個傷病員,才回過頭來對他們說:“抬傷病員和抬我毛澤東一樣,快上去抬著走吧!能多讓一個傷病員恢復健康,我們的革命就多一份力量!去吧,快去抬!”擔架隊只好服從毛澤東的命令。
同年7月,紅軍抵達了黑水、蘆花一帶,正值青稞麥熟的季節,總部命令部隊幫助藏族同胞下地收割。毛澤東也和大家一起,加入了割麥、打麥的行列,還從幾十里地外將幾十斤的麥子運回來。
有一天,毛澤東背著麥子往回走,遇上了一批坐在路邊休息的同志,樣子十分疲憊。他就上前詢問,原來他們是剛來不久的大學生、留學生以及一些知識分子。
毛澤東風趣地鼓勵他們:“年輕人嘛,血氣方剛,怎么你們倒是有點老年氣了?”
他們一聽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后來毛澤東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割麥子的時候腳被麥茬子扎破了,才走不了的。
毛澤東又關心地說:“原來是這樣,那你們少背一點嘛!記住,回去后就找醫生給上點藥,萬不可讓毒水浸了。”
在走出草地的前一天,天色已晚,部隊都收攏準備休息宿營,而毛澤東卻還在往前走。原來,他看見前方有兩個戰士倒在路邊,他趕緊拍醒他們說:“同志,不能倒下呀!”
其中一個戰士虛弱地說:“首長,我們走不動了。我……我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
毛澤東聽了,伸手從自己的干糧袋里拿出幾塊青稞餅,送到戰士的手里說:“再走一天就可以出草地了,無論如何你要走出去!”
兩位戰士望著毛澤東,熱淚盈眶,此時此刻,這幾塊青稞餅就意味著生命。他們知道毛澤東的干糧袋里也已經沒糧食了,說什么都不肯收。
毛澤東堅定地說:“你們一定要吃!不吃,就出不去了!”
他們就這樣含著淚,吃著餅,艱難地站了起來,毛澤東命令警衛員將他們扶回了營地。
總結:
毛主席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愛每一個人民,他愛每一個戰士。無論是誰遇上了困難,他都會盡自己的全力幫助。即使這幫助也會使自己陷入困境,他都在所不惜。
因為他知道,唯有人民幸福,才是他最大的幸福。
唐朝憂國憂民的詩人杜甫曾寫下不朽詩篇:“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想必毛澤東心中始終夢想著天下寒士的歡顏和安如山的盛世,他就是以此為信念,以此為力量,才能帶領中華民族走出近百年的苦難。
唯有心中有人民的人,人民才會支持他!唯有獲得人民的支持,信仰才能得以實現。
毛主席啊,如今的盛世是否就如您曾經的夢想一般,這人民的歡顏和安如山的國家,正是得益于您奠定的基礎啊!
愿您的在天之靈,保佑我中華民族繼續向前!
人民永遠懷念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