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事法院于2025年3月8日正式對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發布逮捕令,指控其在任內推動“禁毒戰爭”時涉嫌“反人類罪”和“發動戰爭罪”。3月11日,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在馬尼拉機場被拘捕。
鑒于上篇短文《杜特爾特的今天,一半是自己“作”出來的,一半源于輕視了小馬科斯》已對菲律賓國內的權斗說了不少,本篇不再討論,單說有多少人因在禁毒戰爭中丟了性命。
我們注意到,國際刑事法院指控杜特爾特“反人類罪”的時間段,是杜特爾特總統任期內(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事實上,杜特爾特的“犯罪”記錄可比這早的多,可以追溯到1988年。
這一年,杜特爾特憑借家族背景,當選達沃市長,開啟對該市長達22年的統治,江湖人稱“達沃屠夫”,連黑幫都尊稱他一聲“杜爺”。在此期間,杜特爾特公開放話:“毒販敢來?我親自拿槍突突!”同時,杜特爾特組建私人武裝“達沃敢死隊”,通過法外處決清除毒販與反對者。據菲律賓人權委員會統計,1988~2015年間,達沃市至少發生1424起法外處決,其中多數案件與市長辦公室直接相關。
也就是說,杜特爾特的"惡"并非大權獨攬時才開始,早在小權在握時已在作惡。無非是他坐上總統寶座后,得以把在達沃市以暴制暴的治理模式推廣到菲律賓全國。
2016年,當選菲律賓總統伊始,杜特爾特便簽署行政令,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賦予了“行刑隊”直接開槍擊斃毒販的權力。
那么,杜特爾特的“行刑隊”在禁毒戰爭中殺了多少人?這一數據是有爭議的,菲律賓官方數據稱,在杜特爾特總統任期內,禁毒行動導致6181人被擊斃。但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對此并不認同,該機構調查認為,實際死亡人數超過3萬,其中絕大多數并非毒販,只是普通吸毒人員,還有許多被腐敗軍警滅門的無辜民眾。
引起國際組織關注的是,杜特爾特“禁毒戰爭”呈現顯著的系統性特征:警方常偽造“拒捕”證據,在無搜查令情況下破門而入;法醫記錄顯示多數死者遭受近距離射擊,傷口集中于軀干要害;部分案件出現全家滅門的慘劇。2023年海牙檢察官卡里姆·汗公布的證據顯示,部分行動中存在“系統性處決”模式,例如2017年布拉干省一夜之間32名嫌犯“巧合性”死亡。
顯然,杜特爾特政府也意識到賦予軍警無限開火權,有被追責的可能,開始設置障礙:司法部明確指示檢察官拒絕對警方提起謀殺訴訟。這種制度性包庇使加害者完全免于追責。
杜特爾特政府為了將“禁毒戰爭”推廣下去,設立了“禁毒英雄榜”,將擊斃毒販數量作為警察晉升標準。更令人發指的是,他們居然設立了"殺人獎金"——每擊斃一名毒販可獲得約200美元獎勵。正是無限制的開火權,以及不會被追責的保障,再加上這種制度性激勵直接導致暴力失控。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禁毒戰爭的暴力狂潮中,菲律賓的華商自然不免招禍,據稱有部分華商因商業糾紛被誣告為毒梟;基層警員利用禁毒名義實施敲詐勒索;更有無數起華裔平民因語言障礙無法自證清白而遭射殺。
至于有多少華商為此斷送了性命,沒有正式的官方報告。但有兩份來自菲律賓的數據可以作為旁證。一份來自菲國家警察內部文件,該文件顯示2016~2019年期間,至少24起華裔家族因禁毒行動遭殺害。另一份數據,來自菲律賓華僑義山公墓:2016~2020年,13%的華裔死者標注“警方行動中死亡”,部分案件涉及勒索后滅口。可以肯定的是,真實的數據遠不止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