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勢(參數丨圖片)Z9 GT這臺車我去拍過,也體驗過,感覺就一個字:炸裂。
無論是設計、配置、性能還是參數,這臺車的表現都超出了我對比亞迪造車實力的理解,但有意思的是,騰勢Z9 GT的單月銷量只有千余臺左右。
騰勢Z9是一個系列,有Z9三廂版和GT運動版,以及EV和DM兩種動力組合,嚴格意義上來說屬于4款車型,2月份累計銷量600多臺。
一款高端新車需要動用大量的精力和供應商體系,尤其是銷售渠道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但目前總體來說騰勢Z9并沒有成功賦能。
理由只有一個,我們之前的解釋是“價格超過價值”。
如何評定,要從整個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如果有比較高的銷量表現,就是“價值超過價格”,反之則是“價格超過價值”,俗稱賣貴了。
所以我認為騰勢Z9非常可惜,因為它一身好東西,有希望能夠做出自己的基本盤,如果市場調研精準、市場定位合適,可以解決目前騰勢無法順利To C的問題。
沒錯兒,目前騰勢最大的問題是只能靠一臺D9走量,D9的用戶群體較大占比是To B,也就是租賃、公司用群體,私人用戶購買D9的占比,并不大。
這會為品牌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因為公務市場遠沒有個人市場龐大。
D9之后的N7、N8銷量不好,全新的Z9也不太成功,核心的根本就是騰勢品牌還沒有真正的在C端(個人市場)創造出價值。
說白了,就是大家在買車的時候不會考慮騰勢,或者說想不到騰勢,其賣點是什么,標簽是什么,這些都不夠鮮明。
全新曝光的騰勢N9,有屬于自己的競爭力。
比如說巨大的尺寸、方方正正的設計,魁梧感極其到位,另外天神之眼B、三電機、CDC懸架等等,這些配置不可謂不豪華。
從賣點上來看,騰勢N9是不缺的。
但當下的預售價是45萬-55萬,我在網上能看到的爭議比較大,主要是集中在價格偏高上,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信號。
因為就在前幾天,AITO發布了全新的M8以及改款M9,短短三天訂單量就突破了7萬臺,挖掘的就是40萬以上的用戶市場。
這里需要知道的是,M8雖然預售價在36萬左右,但其實AITO車型有大量的選裝配置,大多數被吸引的用戶都會進行選裝,裸車價格基本上都在40萬以上,而M9已經驗證過的,成為50萬以上新能源SUV的領跑者。
這也就意味著,市場幾乎形成了統一的認知,就是騰勢N9的定價較高,在AITO雙車型發布之后,騰勢再一次遇到了挑戰。
把新車價格上升到50萬量級,就意味著把一個還沒有完美、順利、全面To C的品牌、車型,放在一個巨大的斗獸場中,和已經成功的AITO、BBA正面廝殺。
這對于需要一個完美口碑建立的騰勢來說,不是一個好的策略。
所以,騰勢N9作為一臺產品力夠強的車型,需要提防一件事兒,那就是在產品力強勢、沒有短板的基礎上,切勿讓高定價卷入到和騰勢Z9系列一樣的漩渦中。
2025年的市場中,40萬以上的產品都必須要有足夠大的聲量、全面布局的品牌規劃、明顯的標簽以及正向的口碑。
目前來看,騰勢僅僅靠一臺成功的D9,還不足以立足40萬以上市場。
網友的一句評論非常經典:“既然車沒法改了,那就改定價吧。定價也不能改的話,那就月銷三五百吧”。
雖然是調侃,但已經折射出來市場的態度,對于預售45萬-55萬的騰勢N9來說,高端市場是一個巨大的蛋糕,但想要走之前的高定價策略很難行得通。
其必須要重新調整傳播、定價策略,且用較長周期,在個人用戶市場做出認可度之后,才能在高端市場獲得話語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