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三回中,林黛玉進賈府,脂硯齋大贊曹雪芹寫貴族生活,并講了個反面笑話:
近聞一俗笑語云:一莊農人進京回家,眾人問曰:“你進京可見些個世面否?”莊人曰:“連皇帝老爺都見了。”眾罕然問曰:“皇帝如何景況?”莊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寶,右手拿一銀元寶,馬上稍著一口袋人參,行動人參不離口。一時要屙屎了,連擦屁股都用的是鵝黃緞子,所以京中掏茅廁的人都富貴無比。
將紅樓和水滸合而觀之,不就是這則笑話中的農人嗎?
將推廣轉基因技術的原因與“資本”瞎聯想的人,也是如此——見識不到廬山真面目,只憑短淺的眼界瞎扯淡。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轉基因技術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但隨之而來的,是民間人士的各種誤解和質疑,其中“資本操控論”甚囂塵上,仿佛全球對轉基因技術的支持是資本幕后推動的結果。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需要撥開迷霧,深入探尋背后的真相。
一、全球科學界的廣泛認可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轉基因技術經過了長期的理論探索與實踐驗證。自上世紀70年代轉基因技術誕生以來,全球范圍內開展了數以萬計的研究項目,涉及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環境影響、營養價值等多個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僅關于轉基因安全性的SCI論文就已超過100000篇 ,科學家們耗費了數以千億計的研究經費 ,卻未發現轉基因不安全的確鑿科學證據。
眾多權威科學組織和機構紛紛發聲,力證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可獲得的轉基因食品已通過風險評估,并且可能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危險” ;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明確表示,轉基因食品可以像傳統食品一樣安全食用 ;歐盟食品安全局歷經25年,涉及500個獨立研究組、130個課題,耗費3億歐元對轉基因技術安全性進行評估,最終得出轉基因育種與傳統作物育種一樣安全的結論 。此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法國科學院、日本厚生勞動省、英國皇家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眾多權威機構,都對轉基因安全性發表了聲明,認可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具有同等安全性。這種科學界的廣泛共識,絕不是資本可以輕易左右的,而是建立在嚴謹的科學實驗和數據基礎之上。
支持轉基因技術的陶黎納醫生
二、各國政府基于國家利益的戰略考量
許多國家之所以支持轉基因技術,是出于對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等多方面的戰略考慮。
在糧食安全方面,隨著全球人口的持續增長,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突破100億 ,糧食供應面臨巨大壓力。轉基因技術能夠培育出抗蟲、抗病、耐除草劑和耐極端環境的作物品種,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減少因病蟲害和惡劣環境導致的糧食減產。例如,抗蟲轉基因玉米可使玉米螟等害蟲的侵害大幅減少,保障了玉米的產量穩定,為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農業發展角度來看,轉基因技術有助于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轉基因作物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保護生態平衡。以轉基因抗蟲棉為例,其種植過程中農藥使用量顯著降低,不僅減少了對土壤、水源和非靶標生物的危害,還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同時,轉基因技術還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節省人力和時間成本,使農業生產更加高效、便捷。
在國際競爭層面,轉基因技術已成為全球農業科技競爭的制高點。那些在轉基因技術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的國家,能夠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例如美國,憑借其在轉基因技術方面的強大研發實力和廣泛應用,在全球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其他國家為了提升自身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也紛紛加大對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力度。這種基于國家利益的戰略選擇,是各國政府從宏觀層面出發做出的決策,與資本并無直接關聯。
三、資本在轉基因技術發展中的角色分析
不可否認,所謂的資本在轉基因技術的發展進程里扮演了一定角色。在科研環節,不管是公共科研機構,還是私人企業,開展轉基因技術研究都離不開資金投入。像孟山都(現拜耳作物科學)這類大型農業生物技術企業,在轉基因技術研發上投入了巨額資金,推動了技術的創新與進步。不過,這絕不意味著資本掌控了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方向,更不能將全球對轉基因技術的支持歸結為資本的操控。
從決策權力歸屬來看,政府在轉基因技術相關事務中擁有絕對決策權。在技術研發階段,雖然資本能為科研提供資金支持,但政府通過科研項目規劃、經費撥款等方式,引導科研方向契合國家戰略需求。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的科研資助機構,像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美國農業部(USDA),會依據國家在糧食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需求,制定轉基因技術研究重點和優先領域。這些政府資金支持的科研項目不以企業的短期商業利益為導向,而是從國家長遠發展出發,研究成果也會被廣泛應用于公共領域,促進整個社會的技術進步。
在產品審批環節,政府的決策權體現得更為明顯。以中國為例,轉基因產品想要進入市場,必須歷經嚴格的安全評價流程。從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到申請安全證書,每個階段都要接受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查。只有各項指標都符合安全標準,獲得安全證書后,才有可能進入商業化生產和銷售環節 。歐盟同樣如此,歐盟食品安全局負責對轉基因產品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只有通過評估的產品才被允許在歐盟市場流通 。這種嚴格的審批制度下,資本無法憑借自身力量讓不安全或未經許可的轉基因產品進入市場,決策權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
在市場監管層面,政府也發揮著關鍵作用。一旦轉基因產品進入市場,政府會持續監管,確保其符合相關法規和安全標準。比如,政府會對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進行抽檢,檢查標簽是否規范、產品成分是否與申報一致等。若企業存在違規行為,如虛假標注、違規銷售未獲批轉基因產品等,政府會依法予以嚴厲處罰。2018年,中國就查處了多起轉基因種子違規案件,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 。這種監管力度使得資本不敢肆意妄為,必須在政府劃定的規則內運作。
資本在轉基因技術發展中只是提供資金支持的一個次要因素,而政府憑借在研發引導、產品審批和市場監管等方面的絕對決策權,保障了轉基因技術沿著符合公眾利益和社會發展需求的方向前進,充分表明全球對轉基因技術的支持并非資本操控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