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標星的朋友們有時可能會錯過【通航圈】的推送或是看不到部分推送文章的封面,歡迎新老朋友給【通航圈】點個星標,以便及時收到最新推文、避免錯過更多精彩*
加星標方法:戳關注,右上菜單欄“···”鍵,設為星標
兩會訪談 | 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
——訪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 伍愛群
編者按:繼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圍繞這一主題,求是網記者對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伍愛群進行了專訪。
求是網記者: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經濟正快速崛起,成長為萬億級產業新賽道。請您介紹一下背后的原因。
伍愛群委員:
短短幾年時間,我國低空經濟從概念走向現實、從區域探索走向全國布局,發展速度很快,發展勢頭強勁。截至2024年11月,我國通用航空企業達到744家,無人機運營企業近1.9萬家,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超5.7萬家。以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研發應用為代表的新能源、智能化通航產業成為低空經濟主導產業,有望很快達到萬億級市場規模。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背后,是政策、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等多重因素疊加驅動的結果。
一是?政策支持與制度創新力度不斷加大。低空經濟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以及加快推進?空域管理改革?、統籌規劃低空經濟發展、推動空域分類管理和試點開放、簡化通用航空飛行審批流程等一系列舉措推進實施,為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和制度保障。
二是?技術突破驅動應用場景持續擴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無人機蜂群技術、5G-A通信等核心技術的突破是推動低空飛行器智能化、規?;瘧玫那疤?。我國在電動系統領域起步早,2015年由楊鳳田院士擔任總設計師的銳翔電動固定翼載人飛機就已經取證,比歐洲同類產品早了5年。并且隨著無人化、綠色化、智能化趨勢愈發明顯,純電驅動成為短途運輸機型的主流技術方向,通用航空業有望像新能源汽車行業一樣,迎來“換道超車”的重大機遇。
三是?產業鏈協同與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低空經濟涵蓋飛行器制造、運營服務、保障體系等各領域,聯動電池、新材料、通信等上下游產業,近年來隨著各地加快通用機場、無人機起降場、充換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空天地一體化”服務保障體系正逐步建立,相關企業運營成本明顯降低。
四是?社會需求與資本關注雙向增長。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升物流效率等需求不斷驅動低空經濟商業化過程提速,人們對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新業態接受度顯著提高,從“小眾技術”向“萬億產業”的轉變正在成為現實?。與低空經濟相關的資本市場持續火熱,產業基金、風險投資涌入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無人機等領域,地方政府聯合社會資本成立專項基金,多家初創企業完成億元級融資?,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鏈整合?進程加快,技術與資本的正向循環已經形成?。
求是網記者: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您是怎么看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這個問題的?
伍愛群委員:
首先要全面系統地把握低空經濟的內涵和要求,規避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要注重“?軟硬結合”?。在飛行器研發制造等硬件持續投入的基礎上,同步加強低空交通管理軟件系統、數據服務平臺、相關?政策法規等“軟基建”的建設?。盡快完善低空經濟立法,明確責任主體和風險分擔機制,才能有效促進商業化進程?。比如,要注重可持續發展與行業生態建設。一方面要加大?產業基金引導,通過專項債、產業基金等方式支持關鍵技術研發、產品迭代;另一方面要同時建立健全市場化退出機制,防止資源浪費、資本無序擴張?。再比如,要注重?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引導各地區根據資源稟賦、交通區位找準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一線城市可以更多聚焦技術創新和城市空中交通等領域,一些中西部省份可以在農業、旅游等領域落地低空植保、旅游觀光、災害監測等應用場景?。
其次,發展低空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要著重把握幾個重要環節。
一是?應用場景的梯度化培育。?短期看,隨著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法規逐漸完善、基礎設施的持續建設,低空觀光等應用場景正逐漸形成規模、產生經濟效益,將率先實現商業化破冰。例如,深圳、上海等地已開通城市空中游覽航線,張家界、黃山等景區通過無人機編隊表演實現文旅融合升級。?中期看,無人機物流配送、應急救援、農林植保等剛性需求場景進一步深化。例如,云南貴州一些山區利用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可以使成本降低60%左右?。?長期看,隨著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技術的成熟,城市“打飛的”通勤、跨城低空客運將成為可能。例如,上海至南通低空載客航線試運行,將3小時車程縮短至30分鐘?。此類場景的實現需要加快解決空域精細化管理、適航認證等系統性難題,一旦落地將極大改變城市空間利用效率?。
二是?技術迭代與成本革命。隨著關鍵核心技術的不斷研發與應用,有望改變傳統的燃油成本結構。據測算,成熟的新型電動航空器成本僅為傳統固定翼燃油飛機的1/2、直升機的1/5左右,同時還具有低碳、低噪音、高安全性等優勢。此外,隨著5G-A通信、北斗高精度導航等技術的協同支撐,低空飛行器可在現有成本上實現厘米級定位與實時避障。例如,大疆無人機搭載的人工智能避障系統誤判率現已低于0.001%?。又如,隨著數字孿生技術應用于低空交通管理系統,可模擬復雜空域環境下的流量調度,能夠提前預判風險并優化航線規劃,空域利用效率可提高30%以上?。未來,隨著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還將有望實現?電動飛行器500公里級城市間點對點的低成本運輸,激活低空交通網絡?。
三是?區域差異化布局。要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可以聚焦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研發和城市空中交通試點,構建“研發—制造—運營”一體化生態,通過政策先行(如專項產業基金、空域開放試點)和技術外溢形成輻射全國的標桿效應?。廣大鄉村和中小城鎮,尤其是地形地貌復雜、經濟欠發達地區,受到凈空條件和空域條件限制更小,可優先發展農林植保、災害監測等應用場景。例如,廣西等地利用無人機巡檢喀斯特地貌區地質災害,響應速度提升4倍左右。要注重?政策協同和基礎設施下沉,引導資金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支持低空起降場、通信基站等“普惠型”基礎設施建設?。
求是網記者:
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
來源:求是網 原標題《兩會訪談 | 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
記者:郭斐然
需要進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關注本公眾號后,
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關鍵詞:入群。
免責聲明:本文及本公眾號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交流探討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公眾號作者也不負有更新以往文章觀點之責任,一切以最新文章為準。用戶根據本文及本公眾號任何其他觀點進行投資,須風險自擔,責任自負。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部分圖文源于網絡,僅用于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通航圈:一個行業的跌宕起伏
郵箱:publicvoice@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