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能夠清除體內的廢物和維持水分平衡。如果腎臟出現損傷,我們是比較難發現的,但要是發展為腎衰竭,則說明腎臟的受損程度非常炎癥了。腎衰竭作為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在我們身邊并不罕見,很多人還有很多不良的習慣,這無形中“掏空”了我們的腎臟,不利于腎臟健康,并且拉近了與腎衰竭的距離。
了解腎虛的一些信號,對于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非常關鍵的,也是維護腎臟健康的重中之重。以下6個行為對腎臟的傷害非常大,大家要敬而遠之。
1、用藥不當
用藥不當是導致腎衰竭的原因之一。現如今買藥很方便,在網絡上都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藥物,因此有些人生病之后可能自行購買藥物。但是藥三分毒,即使是非處方藥也是一樣,盲目用藥不僅耽誤病情,如果盲目使用具有腎毒性的藥物,或者聯合用藥不合理,都可能導致出現藥物性腎損害的情況。建議大家用藥應該嚴格遵照醫囑,切勿盲目用藥。
2、不良的生活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腎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熬夜、酗酒、抽煙等,這些行為會在無形中給腎臟帶來壓力,時間久了就可能帶來腎臟問題,引發腎衰竭。熬夜會增加免疫紊亂的可能性,進而造成腎臟內的炎癥反應。很多人為了能更好的入睡,都有睡前喝酒的習慣,但這樣做卻讓腎臟負擔重重,酒精不僅傷肝,對腎臟也有負面影響。酒精的熱量較高,容易導致腹部肥胖、尿酸和血壓升高,這些因素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出現慢性腎損傷。
3、憋尿
相信很多人都有憋尿的習慣,很多人不以為意但實際上憋尿是一個危害較多的壞習慣。憋尿會造成膀胱內的壓力增加,可能會造成尿液反向流向輸尿管和腎臟。尿液倒流會增加腎臟的壓力或者造成細菌感染,嚴重可導致腎積水。
4、過量攝入鹽分
鹽是腎臟負擔的一個主要來源,目前我國的飲食習慣偏咸,長期攝取過多的鹽會導致血壓升高,鹽分超標還會導致尿蛋白排泄增加,還容易造成水鈉潴留,從而對腎臟造成壓力。建議每日攝入的鹽分不超過6克。
5、缺乏足夠的飲水
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是能夠幫助腎臟清除廢物和毒素。排尿也是一個排毒的過程,但如果長時間缺水,排尿減少,身體的毒素排不出去,則會導致腎臟負擔加重,導致腎功能衰退。建議大家每日至少飲用1000ml的水。
6、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是一種不好的飲食習慣,會導致體內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增加腎臟的負擔。過度進食也會導致腹部脂肪堆砌,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所以建議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正常飲食,保持七分飽即可。
保護腎臟,預防腎衰的方法是有很多的,需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入手,如果有傷害腎臟的習慣的話,需要盡早糾正。此外,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腎臟問題,也可以保護腎臟健康。
參考來源:
李瑞祥."遠離七大傷腎行為."保健與生活 .(2019):2.Prin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