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銷量持續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戰略失誤。這家曾經的行業標桿,從 2022 年開始增速放緩,2024 年全球銷量 178.9 萬輛,同比下滑 1.1%,終結了 13 年增長神話。進入 2025 年,其頹勢進一步加?。褐袊袌銮皟稍陆桓读客缺┑?29%,歐洲市場跌幅超 60%,美國連續四月負增長,澳大利亞單月銷量驟降 72%。這種全面潰敗源于多重因素:產品迭代滯后(Model Y 自 2020 年未換代)導致市場審美疲勞,供應鏈成本上升壓縮利潤空間,更致命的是在智能化賽道被中國車企彎道超車。數據顯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份額已從峰值的 16% 跌至 3.9%,其引以為傲的 Autopilot 系統在城市 NOA 功能上已落后于小鵬 XNGP 等本土方案。
反觀小鵬汽車,其股價飆升背后是銷量的爆發式增長。這家新勢力企業 2024 年銷量突破 19 萬輛,同比激增 34.2%,2025 年前兩月更是交出累計 6.1 萬輛的成績單,同比增幅高達 375%。這種增長源于精準的市場卡位:MONA M03 以 15 萬元級智能電動車定位開辟新賽道,上市四個月累計交付超 6 萬輛;P7 + 通過智能座艙升級鞏固中高端市場。渠道變革同樣關鍵,直營門店數量同比增加 80%,配合電池租賃方案降低用戶門檻。技術層面,城市 NGP 功能覆蓋城市超 200 個,用戶滲透率達 78%,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行業數據顯示,2025 年 1-2 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52%,插混車型增速達 51.3%,這為小鵬等本土品牌提供了戰略機遇。而特斯拉固守純電路線,在混動市場毫無建樹,錯失增長紅利。這種戰略分歧導致兩家企業命運迥異:當特斯拉還在依賴上海工廠降價清庫存時,小鵬已建成肇慶、廣州、武漢三大生產基地,產能利用率提升至 92%。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反映出投資者對智能化賽道的重新估值 —— 小鵬研發投入占比達 22%,遠超特斯拉的 15%,這種技術導向的發展路徑正獲得市場認可。
這場新老勢力的對決揭示出行業深層變革:當電動車從奢侈品轉向大眾消費品,持續創新能力成為生存法則。特斯拉的困境警示后來者,僅憑品牌溢價難以維系市場地位;小鵬的逆襲則證明,精準的產品定位、快速的技術迭代和靈活的渠道策略,才是破局之道。隨著智能電動化進入下半場,這場較量注定更加精彩紛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