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來,我一個也不要”,能讓飽含柔情的母親變得絕情,甚至能說出放棄孩子的話,只怕背后所承擔起的艱難困苦,已經超出一個人所能承受的極限。
對一位母親來講,孩子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當一個家庭被“重男輕女”這種觀念荼毒,便只剩下“生兒育女”四個字。
而這位飽含風霜,備受“重男輕女”觀念荼毒的母親名叫王翠英,和丈夫繳寶存結婚三年,才懷上第一胎。
好不容易懷上寶寶,夫妻倆對這一胎非常重視,希望能一舉得男,否則在村里會被人瞧不起,可誰知一朝分娩,生下的是一個女娃子。
這讓夫妻倆非常郁悶,為什么不是一個兒子呢?但是女兒也是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王翠英夫妻倆也不曾苛待。
在撫養大女兒長大過程中,王翠英和繳寶存積極備孕,希望第二胎能生出一個兒子,也不知道是第一胎生育留下的后遺癥,還是調理方法不對,沒等到懷孕,卻等到王翠英生病的消息。
這一次生病,王翠英好像對子嗣問題看開了,不在執著二胎,可能正是心態放平,王翠英很快懷上第二胎。
當得知這個消息時,王翠英和繳寶存還很激動,期盼懷孕時沒懷上,但沒想到的是,一懷上就是極其罕見的五胞胎。
醫生看到王翠英的B超單既興奮又愁悶,興奮地是積極備孕的夫妻倆終于盼來二胎,愁悶的是五胞胎對母體來講,是極大的負擔。
考慮到王翠英的年紀和身體狀況,醫生建議兩人減胎,希望仔細考慮,然而當王翠英拿起B超單,不知道是不是母體激素影響,還是再度掀起生孩子的執念。
夫妻倆居然決定不減胎,王翠英甚至認為,如果孩子撐不到足月而中途流產,就說明與世界無緣,如果孩子能撐到出生那一刻,便是和這個世界有緣,那么王翠英一定會生下他們。
小家伙們比醫生想象的頑強,即便母體承受如此大的壓力,都沒任何流產跡象,等到五胞胎七個月后,醫生發現王翠英子宮壁非常薄,這一刻孩子再不出來,很可能喪命。
在醫生的建議下,王翠英和繳寶存決定接受剖宮產,2002年3月4日,五個寶寶相繼出生,由于早產,五個孩子很快就被送到相關科室悉心照料。
即便醫護人員對五個孩子照顧非常細致,但是保溫箱替代不了子宮對孩子的溫養,因此孩子出生沒多久,便接二連三出事。
老二先是生病需要手術介入,之后老三又患上黃疸,老四心臟出現問題,當王翠英和繳寶存的親朋好友得知孩子出現各種問題后,都先后建議兩人再好好考慮,放棄一個沒什么的。
對王翠英來講,這五個孩子是她拼命爭來的,自然不愿意輕易放棄,更狠不下心說不給孩子們治療,夫妻倆只能逼自己一把,到處借錢,才將孩子們從鬼門關拉回來。
王翠英熬過生產第一關,又熬過孩子們生病的那一關,可接下來的養育那一關,讓王翠英和繳寶存,只剩下嘆氣。
養一個孩子都足夠分走王翠英全部精力,更別說五個孩子,再加上家里比較清貧,繳寶存在家鄉這邊工地上賺的錢,賺的錢還不夠花的。
賺不到錢,孩子就得不到健康成長,繳寶存內心合計一番,和王翠英商量決定去廣東打工,來到廣州后不久,繳寶存積極投入到工作中。
說是工作不過是農民常干的力氣活,每天起早貪黑的拼命工作,但是所掙來的錢,還是不夠家庭開銷。
家里孩子眾多,王翠英明白不能指望繳寶存一個人的工資,她決定帶五個孩子遠赴北京去找工作。
在北京,王翠英和丈夫繳寶存一樣,起早貪黑,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是孩子工作,孩子工作。
這種日子對成年人來說就是暗無天日的深淵,但對夫妻倆來講,孩子就是精神支柱,等到孩子長大成人那一刻,他們的任務就全部完成了。
等到任務完成,夫妻倆就等著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子欲養而親不待,2017年,勞累多年的繳寶存離開人世。
繳寶存離世,本該悲傷的王翠英,連哭泣的時間都沒有,每天一睜眼還是孩子和工作,甚至為節省支出,平日里飯食都是饅頭就咸菜。
好在五胞胎一個比一個爭氣,從上學后幾乎沒讓夫妻倆操過心,高考成績一個比一個喜人,在上學期間,五個孩子還會幫助父母節省開支,出去賺生活費。
這讓王翠英身上的重擔一點一點被卸下,王翠英心疼孩子們的懂事,但是一想到丈夫,王翠英心中又有點疙瘩,如果當初沒有五個孩子,只有一個女兒,或許兩人會輕松很多。
但是事已至此,如今已經苦盡甘來,孩子孝順爭氣,王翠英也不用像之前一樣拼命掙錢,與其回想過去的遺憾與心酸,不如過好當下,相信只要心中存在愛,這個家庭就能共擔風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