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互聯網大廠客服,
干嘛要打電話耗話費?
大廠客服打電話,你怎么接?
回一句,后臺發私信,可還行?
媒體報道,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媽媽接到“抖音客服”電話,指導她關閉抖音月付功能,最終被冒充客服的騙子轉走80萬元。
相關媒體記者調查發現,類似受害者不止一人,并且受騙平臺遍布抖音、京東、微信、淘寶、支付寶、航空公司售票平臺等互聯網企業或平臺,詐騙套路均為冒充“大廠客服”。
例如,有媒體報道,近日,江門市公安局禮樂派出所接反詐中心預警后,成功對正在受騙的李女士進行勸阻,及時止損20多萬元。
據介紹,2025年2月某天,李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抖音客服人員”的電話。
對方稱劉女士此前在抖音開通了一項業務,目前可以免費取消。
隨后,李女士根據對方提示,下載軟件進行操作,同時手機也不斷收到銀行的驗證碼信息。
此時,詐騙分子已經遠程操控李女士手機借貸近20萬元,卡內超20萬元余額隨時準備轉出。
與此同時,江海反詐中心研判出李女士存在大額轉賬風險,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第一時間發出了反詐預警指令,同步啟動反詐應急處置機制。
大廠客服的套路,顯然成為了新的詐騙方式,且有越演越烈之勢。
媒體發現,遭遇過同樣“抖音月付”騙局的人不在少數,有警惕性高的用戶能及時發現并終止騙局,但也有人被騙錢財。
此外,不少評論提到,類似冒充“大廠客服”的電信詐騙還普遍存在于“京東金融客服”“微信客服”“淘寶客服”“拼多多客服”“航空公司客服”等,幾乎遍布民眾使用的各大網購與服務類互聯網平臺。
媒體搜索某社交平臺發現:
“冒充淘寶客服詐騙案例”“微信客服詐騙案例”“冒充拼多多客服詐騙套路”均有超2萬篇案例。
“支付寶詐騙轉賬怎么追回”有超1萬篇案例。
“冒充京東客服”“抖音客服詐騙案例”“客服詐騙套路”等均有幾千篇案例。
“冒充航空公司取消航班”更是有多達34萬篇筆記。
大廠雖然也無辜,但為何就是無可奈何,大廠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呢?
或者消費者如何去識別防范?
對此,上游新聞記者劉登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互聯網大廠干嘛要打電話,后臺私信更便宜,想通這一點,就能防得住。
互聯網平臺如果要使用客服,大可以直接在平臺后臺直接私信用戶,而不用電話通知,這是基本常識。
此前也有通過快遞方式發放所謂電商平臺優惠券的騙局。
然而這種優惠或服務,何需平臺花錢借用其他渠道,只要一個后臺指令就可零成本觸發活躍用戶。
用這樣的辨別方法,很容易想通并識別拙劣騙局。
事實上,騙術往往經不起細琢磨,大多數人往往也只是一笑了之。
只是在騙子廣撒網下,平臺用戶基數以億計,總有人偶爾中招的。
加強案例宣傳,恰恰是真正大廠客服們應該趕緊后臺私信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