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在日常的每一個夜晚,燈光照亮了億萬個家庭,雖然在漆黑的夜里帶來了明亮和溫暖,但照明行業近兩年卻深陷寒冬。1月下旬,移動照明“老兵”久量股份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因固定資產折舊攤銷費用增加,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1600萬元至2400萬元。
受行業需求疲軟,歐普照明、三雄極光等各大上市照明公司去年營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虧損的也不在少數。這樣看來久量股份業績“變臉”合乎情理,然而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去年7月,久量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中達匯享,十堰市人民政府國資委成為新實際控制人。背靠地方國資平臺,久量股份未來發展無疑有了一份保障。只是如今照明行業進入存量時代,久量股份的前景仍充滿著不確定性。
上市即巔峰,創始人脫身
二級市場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大舞臺。至于怎么舞出精彩,讓投資者滿意,考驗的是公司運籌帷幄能力。當然也有很多企業剛站上舞臺就崴了腳,久量股份就是其中的一員。
2019年11月,久量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沒想到自此以后就走向了下坡路。2023年營收4.76億元,歸母凈利潤4133萬元,和2019年相比分別下滑了45.9%和47.77%。
用江河日下來形容上市后的久量股份一點不為過。持續低迷的走勢也延續到了2024年。去年前三季度,營收3.17億元,同比下滑17.72%,歸母凈利潤更是出現了1567萬元的虧損。
對于業績萎靡不振,久量股份表示受市場需求疲軟、成本激增等因素影響。事實上,近幾年照明行業因房地產市場下行,整體走勢大幅放緩。雪上加霜的是,三年疫情又讓PVC、銅、硅膠等原材料價格瘋狂上漲,進一步擠壓了照明企業的生存空間。
據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3600余家規模以上照明企業中,虧損企業數量同比增長約13%。行業下行帶給久量股份的影響顯而易見。2019—2023年,LED家居照明業務由2.22億元減少至7945萬元,毛利率也由23.92%下滑至17.51%。
其實在上市之前,久量股份就已經有些疲軟乏力。2016—2018年其營收分別為8.94億元、8.64億元和8.68億元,營收復合增速進入了負增長。
眼見業績不佳,創始人卓楚光、郭少燕夫婦在原始股期滿三年解禁后開始減持。2023年11月卓楚光夫婦基于家庭財產分配原因,將二人持有的15.22%股權協議轉讓給兩個兒子,轉讓總價款合計3.03億元。
此后卓楚光夫婦對股權的分割并未停止。去年5月,久量股份發布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卓楚光及一致行動人郭少燕、卓奕凱、卓奕浩和中達匯享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后者擬受讓卓楚光夫婦持有的11.42%股權。與此同時卓楚光一家還放棄了所持剩余股份的表決權。
至此中達匯享成為久量股份控股股東。不過此次股權轉讓也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對于中達匯享是否有經營管理上市公司的能力、四人放棄表決權相應的股份是否可以轉讓等問題展開追問。
隨后久量股份作出回復,此次交易合法合規,并指出中達匯享實際控制人為十堰市國資委,具有豐富的資產管理和投資經驗。在股權交易風波告一段落后,同年8月卓楚光辭去董事長職務,完美隱退。
起大早趕晚集,缺乏核心競爭力
創業就像生孩子,養公司如同養子女。久量股份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歷史,卓楚光決意抽身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一般來講,公司創始人主動離場不外乎一個原因:生意沒有前景不好做了。
結合久量股份的業績也確實符合這一情況。當然一家企業會出現困境,一個巴掌肯定拍不響。誠然這幾年LED照明市場遇冷,但久量股份業績變臉也在于資本化道路和產業布局過于緩慢。
LED的出現對于傳統照明市場來說是一場技術革新也是新一輪競賽的開始。2014年國內LED照明市場迎來爆發,很多企業快馬加鞭沖擊資本市場,準備搶跑。
例如成立于1999年的金萊特也就是現在的小崧股份,早在2014年就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長方集團也于同年進行重組,以5.28億元收購了康銘盛60%股權。順舟智能、三峰智能等照明企業在2015年后扎堆在新三板掛牌。
反觀久量股份2018年才遞交招股書,落后了四年時間。沒有資本力量的加持,自然沒有能力去擴產增能、大力搶占市場。而金萊特、康銘盛兩家公司2017年的營收已經觸摸到10億元門檻。
正所謂一步差,步步差。等久量股份終于擁抱資本時早已為時已晚。更何況生產手電筒、臺燈、LED球泡燈的照明企業眾多,賽道同質化嚴重,競爭十分殘酷,僅靠產能優勢早已換不回增速。
而且想要在移動和家居照明這兩大賽道站穩,還需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2016—2018年久量股份研發費用每年還在3000萬元以上。上市后不增反降,2023年研發費用僅為1943.4萬元,而小崧股份2023年這一數據為4975萬元。
換言之,在照明賽道久量股份缺乏創新,還在吃老本。雪上加霜的是,其照明燈具曾多次在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中被列為不合格產品。例如2023年久量股份生產的讀寫臺燈因照度及照度均勻度未達標被陜西省市場監管局通報。
實際上產品質量一直是久量股份的老大難問題。在招股書中久量股份就主動披露,其生產的部分小夜燈采用電源插座及噴涂卡通圖案,可能被兒童玩弄從而引發觸電風險,涉及產品38萬個。
產品質量把控不嚴格說明久量股份在管理上存在嚴重缺失。其實在IPO期間,久量股份身上就貼滿了“關聯”標簽,其多家供應商均是管理層關系密切的親屬控制公司。也就是說久量股份有著濃厚的家族企業文化,這也給后續發展制造了隱憂。
國資入主迎新變革有挑戰
近兩年地方國資投資熱情高漲,以股權協議轉讓、重整拍賣等多種方式拿下了A股大批上市公司。地方國資下場的目的無非是創建集群效應,推動地方經濟轉型。那么十堰國資委的入主會給久量股份帶來生機嗎?
去年8月,現任十堰城市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賈毅被選舉為久量股份新一屆董事長,董事會成員也煥然一新。易主之后高層換血意料之中,不過新一任領導班子雖然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但大多不是LED照明行業出身。這也會讓投資者產生“外行指導內行”的質疑。
在去年9月舉行的投資者集體接待日活動中,有投資者提問湖北十堰注資,對公司未來業績是否有影響?以及公司未來業務發展重點在哪?久量股份給出的回答為將繼續聚焦主業,并根據市場趨勢調整產品結構,尋求產業鏈整合機會。
從戰略部署來看,十堰國資委對久量股份更多是進行產業框架優化調整。先將主營業務整合進全資子公司廣州久量科技,然后把白沙工業園土地使用權轉至旗下的小家電公司。
由此可見久量股份的重點方向還是移動照明和家居小電器市場。繼續深耕老本行雖然戰略發展比較穩妥,但關鍵是拿什么搶下更多的市場份額呢?
近些年隨著消費升級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照明市場正在朝著多元化、智能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例如在露營徒步、野外探險的熱潮下,移動戶外照明迎來新機遇;智能家居的普及,讓氛圍燈、小夜燈成為熱賣單品。
只要能夠在垂直細分領域精準地迎合消費者需求,小小的手電筒也可以做出數十億元的大生意。就目前久量股份的產品內容來看,走的是“大而全”路線,產品涉及應急燈、手電筒、露營燈、頭燈、臺燈等多個品類。
豐富的產品線盡管能夠彰顯企業的實力,但也會失去了聚焦力,令發展沒有了方向。所以久量股份想要在移動照明市場扳回一城,還需集中火力尋找細分市場。
至于家居小電器,可以說是久量股份的一大亮點,也是其三大產業中唯一保持正向增長的業務。近兩年小電器收入規模在1.2億元左右,貢獻了四分之一的營收。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場景需求激增,電蚊拍、電風扇等小家電還會有一個增長期。不過在這個領域,小崧股份、雅格、康銘盛等企業同樣在布局,久量股份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結語
LED照明市場規模雖然龐大,但早已是紅海一片,久量股份所在的移動照明賽道更是如此。想要解決業績難題,要么提高研發營銷水平,聚焦垂直領域;要么跨界轉型,開辟全新賽道。
近期久量股份與歐克科技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將在大消費、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領域展開投資活動。可見尋找新增長點依舊是久量股份的當務之急。不過轉型成功與否,還要考驗十堰國資委的管理和運營功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