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文藝輕刊|
縣城作家的社交圈生態
聽說,縣城來了個女作家,很漂亮,縣城的一幫詩人、作家都想見見,認識認識,切磋切磋??蛇@位漂亮的女作家不知道,小小的縣城作家圈,社交關系會如此復雜。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直接上干貨。
一、?以作協為中心的“文學星系”?
縣城作家社交圈的核心是地方作協,其成員形成層級分明的“文學權力網”?。作協主席常掌握刊物發表、出版推薦等核心資源,普通作家需通過定期參加“文學茶話會”“中秋詩會”等活動維系關系,有時甚至需私下拜訪關鍵人物換取發表機會?。某作家為在市文聯刊物發稿,連續三年春節給作協主席送土特產,最終在期刊“讀者來信”欄目獲得豆腐塊大小的版面?。
二、?自費出書與贈書文化?
縣城作家普遍將自費出版視為社交“硬通貨”,常見操作包括:
集資購買系列書號,集體出版《XX縣作家作品精選》?。
新書發布會必邀請本地官員、企業家站臺,現場贈書時在扉頁用紅筆標注“請XX領導雅正”?。
重要節日互贈作品集,縣圖書館每年接收此類贈書超500冊,多數直接送入廢紙回收站?。
三、?人情編織的發表網絡?
在縣城文學圈,作品質量常讓位于人情世故:
詩歌比賽評委多由退休官員擔任,獲獎作品常見“謳歌新農村建設”主題?。
作協內部刊物編輯收稿時,會優先處理附有“某局長推薦”字樣的稿件?。
年輕作者想加入作協,需先在老作家作品研討會上撰寫吹捧文章?。
四、?封閉生態中的權力博弈?
社交圈內形成特殊規則:
信息壟斷?:省級以上征文比賽消息往往在頒獎后才在小范圍傳播?。
身份捆綁?:拒絕參加春節寫春聯活動的作家,會被貼上“脫離群眾”標簽?。
關系可視化?:作家辦公室懸掛的合影照片數量,直接體現其江湖地位。?
五、?逃離者的困境?
少數試圖突破縣域圈層的作家面臨雙重絞殺:
在省級刊物發表作品后,會被本地圈內人嘲諷“作品失去泥土氣息”?。簽約網絡文學平臺的作者,常因更新壓力被迫放棄線下社交活動,逐漸被主流圈子邊緣化?。
轉型成功的作家回鄉簽售時,往往遭遇“場地審批難”“宣傳海報被撕”等隱形抵制?。
文藝輕刊 優質原創作品集散地
總顧問:常智奇(著名文學評論家)
顧 問:
郭 平 冰 泉 王永華 姜 毅
編 委:
程莫深 汀 蘭 阿 靜 鄧立鵬
冰 輪 凌 云 宋希晨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周妍蕉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來稿體裁:原創首發小小說、散文、評論、現代詩。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來稿請用word文檔,文字、標點校對精準。
來稿要求:作品+個人簡介+作者照片+加主編微信:cms_cq26
投稿郵箱:wyqk_26@163.com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資訊
本刊圖片來源于網上
▼要事回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