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時間過得真快呀,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要到了,清明節被稱為“踏青節”,“行清節”,它不僅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自然的節氣點,其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
有首詩是這么說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話畫的大概意思就是說人們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看著那淅淅瀝瀝的細雨,心里想著過逝的親人,滿是悲傷和思念。有句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所以除了祭奠逝去的親人,還有一樣很重要,就是吃一些傳統美食。
可能因各地的習俗不一樣,所以吃的也不一樣,但是這6種美食記得吃,順應老傳統,寓意是平安健康,幸福團圓,下面一起跟我看看吧!
清明節,不管有錢沒錢,這6種美食記得吃,順應老傳統,幸福團圓
1、青團
清明節前后氣溫上升,細雨細潤了大地,這時長得最快的要數艾草了,它可是做青團最好的食材了,艾草的營養價值很高,適當的食用還有去濕的作用,另外古人還認為艾草可以驅毒除邪,所以在清明節時,人們會用艾草做食物,而青團就是最受歡迎的。
青團的顏色是碧綠的,吃上一口軟糯筋道,不甜不膩,淡淡的艾草清香,因為它的外表是圓的,所以它的寓意就是團圓,同時人們也希望以后的日子,團團圓圓,生活越來越好。
2、馓子
青團是南方人比較愛吃的美食,而馓子則是北方人喜歡的,馓子是油炸的,吃起來香酥可口,越嚼越香,有人喜歡直接吃,也有人喜歡泡在豆漿里,或者是泡在粥里吃,這個馓子做起來也是很簡單的,也很耐儲存。
那清明節這天為什么要吃馓子呢?因為馓子的外形是細又長的,所以寓意是紅紅火火,并且還有長壽安康的寓意,同時也意味著家族開枝散葉,多子多福,人丁興旺,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吧!所以清明節記得吃馓子,為家人祈福!
3、清明蛋
在清明節這天吃雞蛋,被稱為“節蛋”,在以前人們會把雞蛋煮好,然后在圖上五顏六色,再把蛋投入河的上游,接著人們就會去河的下游去撈蛋然后再食用,那這個習俗有時什么寓意呢?因為這蛋它象征家庭圓滿,又象征孕育生命,所以在清明節這天吃蛋,其具有早生貴子的寓意。
4、薄餅
因為各地的習俗不一樣,所以清明節這天吃的也不一樣,這個薄餅是廈門清明節喜歡吃的美食,他其實和春餅差不多,吃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放一些土豆絲、青菜、烤腸之類的,也是團圓的象征。
5、棗糕
在清明節這天北方也有吃棗糕的習俗,棗糕也被人們稱為“子推糕”、“子推餅”,是人們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忠誠介子推而命名的。又因為這個“糕”與“高”是諧音,所有又有步步高升之意,從而也表現出人們對生活、事業的美好期盼。
6、烤乳豬
這個烤乳豬是廣東人必吃的美食,更有人在清明節這天,到這烤乳豬去祭祖,因為這個乳豬的皮烤出來是金紅的,所以有:“鴻運當頭”的寓意。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你家那清明節吃什么美食?記得留言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