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王賁率軍殺向臨淄,齊王建不戰而降,至此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不過,此時仍然有一個小國沒有被秦國滅掉,直到秦二世的時候才被吞并。那么,這個諸侯國堪稱是周朝最另類的封國,雖然國力弱小,但卻人才輩出,深刻影響了戰國的局勢,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封邦建國
話說周文王姬昌與妻子太姒有十個兒子,王位由次子姬發繼承,也就是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領大軍滅掉了商朝。為鞏固周朝的統治,周武王實行了分封制,將土地分給功臣、同姓以及先代貴族。當時,周文王的第九子也得到了一塊封地,即康國,位于今天的河南禹州,因此人們稱其為“康叔封”。
周武王死后,因其子周成王年紀尚幼,所以由周公旦來攝政。此事引起了管叔鮮、蔡叔度等人不滿,他們發動了叛亂。之后,周公旦率軍平定了管蔡之亂,并誅殺了一同作亂的紂王之子武庚。出于加強對殷商故地統治,周公旦決定派一位既有威望,又有能力的來這里。結果,康叔封被選中,于是他改封到了衛國(今河南鶴壁),史稱“衛叔封”。
二、國小力弱
康叔封很有才能,不僅將衛國治理地井井有條,還得到了周天子的青睞,被封為司寇,負責掌管刑獄、訴訟等事務。此時的衛國占有重要地位,是西周的主要封國之一。到了西周后期,犬戎殺死了周幽王,衛武公聞訊率軍勤王,得到了周平王的贊許。衛武公在位五十五年,人稱賢君,而衛國的國力也達到了頂峰。
然而進入春秋時期后,衛國迅速衰落了。衛宣公在位時期,與父親衛莊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了兩個兒子,之后他又強娶了太子伋的未婚妻,從而引發了衛國的內亂。后來喜好養鶴的衛懿公引發國人的不滿,結果衛國一度被狄人滅掉。衛文公在位時,衛國的國力一度恢復,但他又得罪了重耳,結果衛國又遭到晉國的打擊。到了戰國初期,衛國淪為魏國的附庸。
三、人才輩出
別看衛國國小力弱,但卻是個出人才的地方。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就是衛國人。進入戰國時期后,衛國“貢獻”的人才就更多了。衛人李悝被魏文侯任命為國相,在魏國變法,史稱“李悝變法”。之后,衛國的吳起又崛起了,他是衛國左氏人,由于沒有在衛國謀到差事,于是周游各國,最終在楚國得到重用,并且主持變法活動。
比吳起影響更大的改革家當屬商鞅,他不僅是衛國人,而且出身衛國公室,“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商鞅在衛國也沒有得到任用,他先來到了魏國,之后又去了秦國,通過變法,讓秦國強大了起來。另外,衛國還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呂不韋。衛國一直茍延殘喘,最后只剩下了一個縣。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才徹底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