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跟大賣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賈樟柯的片子歐三拿獎,國內有大賣過一次嗎?同理,奉俊昊當年橫掃奧斯卡,不代表他的下一部作品就能再次贏得人心。
《編號17》不具備任何大賣元素,沒有號召力的明星,奉俊昊僅限于迷影圈,路人對他不感興趣,主演嫩牛五方的影響力也有限,這也是《天堂旅行團》這種爛片的排片還能大于他的一大原因。
其次是故事沒意思,男主放棄身材樣貌出眾的白人妹子,選擇喜歡三人游戲的黑妹,這個情節誰看了不喊一聲離譜。
還有明諷川普,讓他在片中被槍擊,當小丑,被民主推翻,最后民主黑妹統領委員會,中國人講究成者為王敗者寇,人建國已經當上總統了,你們還在那異想天開,甚至動用政治正確,除了鐵粉誰會看這種虛假。
至于牛馬共情,不好意思,影片壓根就沒想講這玩意兒,只是以此作為引子,目的還是為了覺醒,反抗川普,宣傳生態保護,抵制科技狂,也就是馬斯克,所以國內宣發主打這一環沒有什么作用,畢竟大家一看片子就知道文不對題。
最后是內地早已對好萊塢和奧斯卡祛魅,這仨字國人已經不感冒,得益于超英和各種正確片,好萊塢幾乎等同于爛片,再加上奧斯卡的鬧劇,小年,即便有此光環也不再管用。
所謂科幻也沒啥意思,設定是早已不新鮮的克隆人,硬不起來也軟不下去,說硬,沒有《星際穿越》硬,雖然用愛拯救世界被詬病,但那些實打實的場景還是讓人震撼,說軟,沒有《月球》軟,最起碼人家真的在探討技術問題,以及獨孤和絕望的人性,《編號17》只是披皮的正確片罷了。
再看全球市場,首周5681萬美元,成本1.18億美元,宣發8000萬美元,補拍1000萬美元,不能說虧到姥姥家了吧,只能說虧的褲衩子都保不住了。
該片賣的最好的地區是北美,而北美的票房分成是遞減的,越往后分成越少,一般都看前兩周,因為分成比例高,很顯然《編號17》頹勢盡顯。
韓國倒是賣的好,怎奈市場太小,根本補不了多少窟窿,歐洲和南美、東南亞市場就不提了,屬于錦上添花型,不可能雪中送炭,強如《復聯4》在英國也才賣了1.15億美元,巴西8567萬美元,印度6267萬美元,《編號17》怎么可能比得過《復聯4》。
再說了,你以為光國內觀眾厭惡好萊塢那一套政治正確嗎?
其實國外也不怎么喜歡,全世界偏右,右翼被送上臺就是很好的證明,極左們搞的那些運動,自己受益,大多數人吃虧,人們也會回過味來,跟著他們鬧的烏煙瘴氣,反而成了別人的棋子,任誰不破防。
人吃飽了,有錢了,才會去考慮道德上的問題,而現在全球經濟下行,大家日子都不好過,誰愿意再去跟你整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連溫飽都快解決不了了,你告訴我支持直升飛機的性別,我不給你個大逼兜,你都得感謝和諧社會。
而《編號17》的劇情呢?從頭到尾都是政治正確,什么lgbt、膚色、政客、權力結構,像套公式一樣往進塞,沒點實際的內容,全是堆概念,好比我說今晚吃什么,你對我說巴黎圣母院被火燒了,先救畫還是先救貓,驢唇不對馬嘴,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國外觀眾也不是沒有審美,他們也想看熱熱鬧鬧,積極向上的好片,如《哪吒2》,看前滿懷期待,看后開開心心。
可是好萊塢一次又一次炮制說教片,剛開始確實有用,觀眾吃這套,時間久了就失效了,大家來電影院是放松心情的,不是來上課的。
最關鍵的是拍了那么多正確片,對現實沒有半點改變,自己還受損了,羊來了的故事在國外也講不了三遍,否則就得逆反。
正如姜文所說:“給人點好東西吃,他會記著你原來對人尊重來著,您天天想著接地氣,掏人兜里的錢,人家也進步,回頭一看,XX,你當時給我拍什么爛電影看。”
你不能老是那么臟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