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之后,有一部分紅軍選擇留守根據地,不久后,他們重建了紅25軍。1934年11月,紅25軍長征,此后原紅28軍政委高敬亭繼續領導剩余的紅軍游擊隊在大別山進行艱苦卓絕的游擊斗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在兩黨第二次合作的背景下,南方八省的游擊紅軍改編為新四軍,中央也派出4位同志前往大別山,與大別山一帶的游擊隊取得聯系。在這之后,大別山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4支隊,并在高敬亭等人的帶領下奔赴皖中地區,投身抗日救國的烽火狼煙當中。
在改編新四軍第4支隊的過程中,前往大別山的4位同志分別是鄭位三、肖望東、張體學以及程啟文。那么,他們4人在建國后都擔任了什么職務呢?
鄭位三是鄂豫皖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土地革命時期,他長期活躍在鄂豫皖根據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鄭位三被派到大別山,參與游擊隊的改編工作。新四軍第4支隊成立后,鄭位三擔任了留守處負責人。
皖南事變后,鄭位三擔任了新四軍第二師政委,領導第二師堅持在淮南等地開展抗日斗爭。解放戰爭時期,鄭位三參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圍,不過,因為長期的戰斗,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建國后,鄭位三主要以治病休養為主,于1975年因病去世。
新四軍第4支隊成立之后,肖望東擔任了第4支隊政治部主任,此后他參加了八路軍第四縱隊的改編工作。皖南事變后,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肖望東繼續擔任政治部主任。1942年,肖望東調任新四軍第二師政治部主任,率部參加了淮南根據地的創建與鞏固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肖望東擔任了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職務,參加了華東戰場的主要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后,肖望東被授予中將軍銜,擔任了南京軍區副政委、第二政委、文化部副部長、部長以及濟南軍區政委等職務,于1989年因病去世。
新四軍第4支隊成立之后,張體學擔任了留守處警衛排政治指導員,此后他積極開展統戰工作,做了大量有利于兩黨第二次合作的事宜。同時,張體學也發動軍民與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皖南事變后,新四軍軍部重建,張體學進入新四軍第五師,擔任了十四旅政委,后續他挺進鄂皖邊區,領導新四軍第五師進行反頑斗爭。新中國成立之后,張體學長期在湖北工作,擔任了湖北省省長、湖北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等職務,為湖北的經濟恢復與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73年,張體學因病去世,享年58歲。
新四軍第4支隊成立后,程啟文擔任了支隊政治部總務科科長,在皖中作戰一段時間后,他調到新四軍第5支隊,參加了淮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工作。皖南事變后,程啟文擔任了新四軍第四旅第十團團長以及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警衛大隊長等職務,繼續在我黨的領導下投身抗日斗爭。
解放戰爭期間,程啟文主要活躍在東北,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以及解放廣西的作戰,轉戰大半個中國,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新中國成立后從,程啟文擔任了55軍副軍長以及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并在1961年晉升為少將。1994年,程啟文在廣州因病去世,享年79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