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堅持選擇回國,剛下飛機就被警方逮捕,小馬科斯政府終于迎來清算機會。那么,杜特爾特明知會被逮捕,為何還要選擇回國?被捕后的杜特爾特,會面臨哪些結局?現任總統小馬科斯是否會利用這一事件,進一步削弱杜特爾特家族的影響力?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從杜特爾特被拘留這一話題說起,為你進行分析。
3月10日,國際刑警組織對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發出紅色通緝令,菲國內的警察等部門也進入高度戒備狀態,菲律賓政府部署了至少7000名警察展開逮捕行動。11日當天,等杜特爾特從中國返回后,剛抵達馬尼拉機場就被警方拘留了。
第一個問題:明知會被逮捕,杜特爾特為何還要選擇回國?
圖為杜特爾特之女莎拉
首先,穩固家族政治基本盤是其核心目標。菲律賓中期選舉將于5月12日舉行,參議院12個席位的爭奪結果直接關系到其女莎拉的彈劾案走向。莎拉若被罷免副總統職位,將失去2028年競選總統的資格,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生命可能就此崩盤。杜特爾特此時回國,意在通過公開露面凝聚支持者,向選民傳遞“家族未倒”的信號,為莎拉拉票造勢。
其次,杜特爾特試圖以個人犧牲激發民眾同情。盡管國際社會對其“禁毒戰爭”的合法性存在爭議,但菲律賓國內仍有大量民眾認可其打擊犯罪的成效。杜特爾特在任期間的支持率長期保持在70%以上,其“硬漢”形象深入人心。此次回國,他顯然希望通過直面司法程序,塑造“問心無愧”的公眾形象,將自身塑造成“政治迫害的受害者”,從而動搖小馬科斯政府的合法性基礎。
圖為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
最后,更深層的動機,則是向小馬科斯發起反擊。杜特爾特近期公開指控小馬科斯可能效仿其父老馬科斯實施“緊急戒嚴”,并試圖通過修憲擴大權力。回國被捕的戲劇性場面,恰好為杜特爾特提供了揭露對手“威權傾向”的契機。若能將輿論焦點轉向小馬科斯的統治危機,甚至引發民眾對馬科斯家族歷史獨裁陰影的恐懼,杜特爾特家族或能借機扭轉中期選舉的被動局面。
第二個問題:被捕后的杜特爾特,會面臨哪些結局?
第一種可能是“軟禁式司法僵局”。菲律賓憲法賦予前總統一定豁免權,且國內司法系統效率低下。小馬科斯雖掌控眾議院,但參議院仍存在親杜特爾特勢力。若中期選舉后參議院未能形成壓倒性多數,杜特爾特或將被限制自由但免于引渡,類似蘇丹前總統巴希爾的長期軟禁。
圖為肯尼亞前總統肯雅塔
第二種可能是“肯尼亞模式”的司法潰敗。2013年,肯尼亞前總統肯雅塔因選舉暴力被ICC起訴,但因關鍵證人失蹤、證據鏈斷裂,案件最終撤訴。杜特爾特的支持者可能通過施壓證人、質疑死亡人數統計差異,比如,利用菲律賓官方統計的6000人和人權組織調查的3萬人制造數據差異,削弱指控可信度。此外,菲律賓已于2019年退出ICC,法律上并無配合義務,小馬科斯若迫于民意壓力放緩追責,案件或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第三種可能是政治交易的“體面退場”。若中期選舉后杜特爾特家族保住參議院關鍵席位,雙方或達成秘密協議:杜特爾特接受有限懲罰,換取莎拉免受彈劾及2028年參選資格,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在東南亞家族政治中并不罕見。
第三個問題:現任總統小馬科斯是否會利用這一事件,進一步削弱杜特爾特家族的影響力?
小馬科斯政府逮捕杜特爾特,絕非單純的司法行動,而是精心策劃的政治清算。其一,自2023年兩大家族決裂以來,小馬科斯通過眾議院發起對莎拉的彈劾、削減其預算、罷免盟友職務等手段步步緊逼。逮捕杜特爾特既能瓦解其核心支持者士氣,也為中期選舉營造“反禁毒戰爭清算”氛圍。
其二,向美國遞交“投名狀”。小馬科斯上臺后迅速轉向“親美”路線,不僅恢復美菲聯合軍演,還在南海問題上不斷挑釁,彰顯出自己的活躍度。因此,打擊被視為“親華象征”的杜特爾特,可向美國證明其地緣戰略價值,換取更多軍事與經濟支持,恰恰迎合了美國亞太地區戰略的長遠目標。
圖為特朗普
但實際上,特朗普上臺以來沒少“背刺”盟友,比如對接壤國加拿大加征關稅,以及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菲律賓的立場還有待慎重考慮。
其三,杜特爾特的政治勢力主要集中在南部棉蘭老島,尤其是達沃市。其家族目前仍掌握數十名國會議員和約1000名地方官員的支持網絡,在基層動員能力上不容小覷。小馬科斯拘留杜特爾特后,可能通過司法調查、輿論攻勢等手段削弱其地方影響力,甚至以“反毒戰爭清算”名義替換親杜特爾特的地方官員,逐步瓦解其票倉。
圖為菲律賓國會會議
與此同時,小馬科斯正加速布局家族權力傳承——長子桑德羅已進入眾議院,其姐伊梅被列入參議員候選人名單。這種“內外夾擊”的策略,既為家族長期掌權鋪路,也試圖將馬科斯家族的政治基因深植于菲律賓權力體系。
總而言之,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在國際刑事法院發布逮捕令后,毅然選擇回國,這一決定背后是復雜的政治考量與家族榮譽的捍衛。即便小馬科斯政府會動用資源,先發制人,動搖杜特爾特家族在棉蘭老島等地區的選票基礎,以實現自身政治野心,鞏固其在菲律賓政壇的統治地位。這一系列政治博弈,不僅關乎菲律賓國內政治格局的走向,也反映了菲律賓政治生態的復雜性與家族政治的激烈斗爭。
作者:常有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號立場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