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廊坊的朋友死活也不明白北京的房價為什么這么高?他經常說,北京菜市口中信城將近16w一平,他在廊坊市中心住的小區才8K1一平,但感覺比中信城還好還舒服。
北京的收入高,廊坊的收入低,北京的收入能是廊坊的20倍嗎?
這位朋友在油田系統工作,年收入大概在26萬左右。北京那邊同事同是油田系統的員工頂多也就一年高個兩三萬塊錢。但房價卻相差太大了?
有人說北京的房子都是高收入人群買的,但實際上也不是這回事。北京一年六七萬套的新房銷量,然后再加上二三十萬套的二手房成交量。將近30萬的交易量,不會說都是高收入群體買的。
倒底是什么樣的力量在推動北京的房價維持在這么高的一個水平?
北京,這座承載著2200萬常住人口的超級城市,在2025年2月迎來新一輪房價數據的發布。核心城區令人瞠目的房價數據,再次引發全民熱議:西城區15萬元/平方米、東城區12萬元/平方米、海淀區9.8萬元/平方米、朝陽區9.2萬元/平方米,即便外圍的豐臺、石景山也達到7萬元以上。全市新房均價48000元/平方米的背后,折射出這座城市的生存法則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在東西城的天價背后,是教育資源與政治中心的疊加效應。西城區集中了北京四中、實驗二小等頂尖教育資源,金融街更是匯聚了"一行兩會"監管機構及53家世界500強總部。數據顯示,重點學區房溢價率達40%-60%,金融街商圈的寫字樓空置率長期低于5%,這些數據揭示著核心地段的價值密碼。
海淀區的高房價則印證著科技創新的經濟價值。中關村科技園聚集了2.1萬家科技企業,區域內從業者平均年薪達28.7萬元,高收入群體支撐起獨特的房價體系。朝陽區CBD商圈每平方米日租金突破20元,國貿三期入駐企業年納稅額超過200億元,這些數字都在為區域房價提供注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