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
小單位亦是大江湖,不懂點潛規則,難免會走很多彎路。
日常閑聊,工作交接,樣樣都是技術活,件件都暗藏玄機。
有時候,你三言兩語就會引人不快,甚至結交仇敵,而不自知。
在職場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明白什么事一定不能做,知道什么話一定不能說。
想要保全自己,就要懂點為人處事之道,最起碼,這15條職場紅線不能觸碰。
01
關于人際
1. 打工而已,不要隨便和人翻臉。
有一個人際關系定律:無論你走到哪個圈子,遇到討厭的人的概率都是相同的。
在單位,亦是這個道理。
總有不可理喻的人讓我們大動肝火,總有刻薄的同事讓我們心生厭惡。
但若因此就和他們翻臉,影響的就是自己的工作。
要明白,我們上班是為了服務于生活,而不是給生活添堵。
永遠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和人翻臉,因為不值,不智,不該。
2. 自曝隱私就是把傷害自己的利器主動交給別人。
人們常說,職場如戰場。
在單位這個小社會,我們難免面臨暗藏玄機的人際考驗、微妙善變的權力游戲。
今天,你和同事關系很好;明天,你們可能就會因為一個晉升機會成為競爭對手。
就像電視劇《繁花》中的汪小姐和梅萍。
平時兩人親如姐妹,無話不談,親密無間。
碰上辦公室推選科長,梅萍瞬間就變了臉,把汪小姐的隱私報告給領導。
在職場這個理應合作又充滿競爭的環境里,人與人的關系是復雜多變的。
少透露自己的隱私、傷疤,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3. 不做職場老好人,當別人習慣了你的付出,一次拒絕,便會成為“罪人”。
古語有云:升米恩,斗米仇。
當你好心幫助同事,第一次幫他時,他會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第三次,他便覺得理所應當……
習慣成自然,若是某次你沒有幫助他,他就會對你不滿甚至心存怨恨。
4. 不要試圖教育同事,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準則。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路易斯曾發現這樣一個規律:
一個人養成一種習慣需要90天;
形成一種思維模式需要180天;
而價值觀的形成,則需要14年的時間。
每個成年人的價值觀,都是自帶體系的。
他的原生環境、接受的教育、所處的境遇都在促使他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當你試圖教育改變同事,只會引發雞飛狗跳的鬧劇。
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難以改變的習慣和秉性。
與其在別人的生活里指手畫腳,不如先想辦法改變自己。
5. 關系再好,也別借錢。
日本有一句諺語:借錢賠笑臉,還錢似閻羅。
有的時候,借錢就是給自己買敵人。
任何關系,摻雜上金錢,就變了味。
欠債不還的人總有千萬種理由躲著你,好心借錢的人卻變得里外不是人。
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借錢給別人,尤其是同事。
不然最后狼狽的是自己,掏心掏肺對別人,最后心累到悔不當初。
02
關于工作
1. 別把平臺的實力,當成傲慢的本錢。
平臺是個人能力的放大器,大部分人離開平臺很難有大的成就。
很多人常常拎不清,誤把平臺的成功都歸功于自己的本事。
傲慢自大,目中無人,最終只能自食惡果,被人厭棄。
西班牙有句諺語:“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
不要炫耀自己,擺正心態,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2. 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別放縱善變的情緒。
職場最忌諱的一種人——本事不大,脾氣不小。
領導幾乎批評,就立馬emo,客戶稍有挑剔,就撂挑子不干。
但是到頭來,一地雞毛沒法收拾,只能厚著臉皮讓周圍人看笑話。
何炅說過:“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能夠不將負面情緒帶給他人,才是真正的修養。”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是你在職場最大的加分項。
3. 不要試圖在職場走捷徑,好走的路都不是坦途。
很多人把搞關系當成職場晉升的捷徑。
但是才不配位,必有災殃。
如果能力不行,爬得越高,摔得越慘。
與其削尖了腦袋耍小聰明,不如先練就無堅不摧的真本事。
無可挑剔的工作能力,過硬的專業素質,才是一個人在職場中屹立不倒的盔甲。
4. 職場不相信眼淚,不要總是為自己找理由。
職場只有功勞,沒有苦勞。
要么用成果解釋,要么勇敢為錯誤買單,借口越多,越顯得自己不靠譜。
就算你拼死拼活為公司做事,每天加班到十二點甚至熬紅了眼睛。
可如果沒有亮出成績,一切都是白談。
因為別人只關心你有沒有本事,拿出了什么結果。
創造不出價值,老板不辭退你就算你走運。
5. 不要工作一有不順心就想著辭職,世界沒了你照樣轉,但你沒了工作連生活都成問題。
有句話這樣說:生活里80%的痛苦都來自上班。
但如果不上班,就會有100%的痛苦來自沒錢。
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其實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
比起整日怨天尤人,動不動拿辭職說事,能踏踏實實把工作做好才是成年人該有的成熟。
03
關于說話
1. 人在職場,話不能說得太滿。某檔求職節目,曾來過一個空談公益家。
他一上臺便吹噓自己的能力,炫耀自己的成績,可經過主持人的層層盤問,大家才發現他所說的根本經不起推敲:
他吹噓自己正在跟某位院士做項目,卻連院士的名字也說不上來……
職場中我們也曾遇到過這樣的人:漂亮話一套一套,可一旦落實到行動,卻完全經不起推敲。
裝得了一時,裝不了一世,無法兌現的承諾只會讓領導覺得你不靠譜,讓同事覺得你信譽低。
2. 性格豪爽,不代表說話可以直來直去,別把口無遮攔當心直口快。
你有沒有發現,職場中很多爭吵和誤解,都是嘴快惹的禍。
明明沒有惡意,卻因為說話不經思考,得罪了人。
本來一片好心,卻由于不會表達,反倒落人埋怨。
蘇格拉底說得很對,講話之前,先過篩子。
三思而后言,才不會傷人而不自知。
3. 少說自己工作上的成就,你以為是分享,別人覺得是顯擺。
馮驥才曾在書中這樣寫道:
“低調,是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調,是為了生活在別人的生活里。”
在職場,我們也總會遇到喜歡到處顯擺的人。
顯擺自己的成就、顯擺自己的工資、顯擺自己的能力……
但過度地炫耀,只會引人不快。
卡耐基說過:“懂得收斂自己的光芒,避免刺傷別人和樹敵。”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做人溫潤如水,和光同塵,關系才能細水長流。
4. 不要和同事抬杠。
職場中,總有些人三言兩語,就能噎得人無話可說:
你說吸煙有害健康,他反駁:有人抽了一輩子,照樣活到八九十。
你說趁年輕要努力,他嘲諷:呵呵,沒有背景再努力也沒用。
不管別人說什么,這幫人總是習慣性唱反調。
他們自以為伶牙俐齒,頗有見解,但在別人眼中除了刻薄,就是戾氣。
抬杠的人總想在關系里爭個高下,這樣很容易輸掉了長久的關系。
誰都有自己的立場和三觀,抬杠只會讓關系怨懟叢生,讓自己心力交瘁。
正如企業家尹明善曾說:但凡遇到點事,都要辯個輸贏,你不苦,誰苦?
事事反駁,處處抬杠,長遠來看,就是在自絕后路。
5. 先傾聽,再表達,不要總是打斷別人。
孩童問:為何寺院里佛像的耳朵都很大,嘴巴卻很小?
智者答:因為佛家人懂得,傾聽比表達更為重要。
細品確實如此。
當你給到別人更多時間去表達他們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時,你就已經獲得了別人的好感。
一旦別人覺得跟你相處很舒服,許多事情,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
在職場中,有些規則是明明白白寫在員工手冊里的,比如不能遲到早退、不能泄露公司機密等。
但更多的規則是隱形的,沒人會明確告訴你,卻深深影響著你的職業發展。
職場是人生最大的試煉場,職場規則亦是現代人的生存法則。
悟透這十五條職場紅線,你就能保全自己、成就自己。
點個贊吧,在工作上不斷精進,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