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老帥白濤辭任廣發銀行董事長,這并不令人意外,如果按銀行高管60歲卸任的慣例,白濤已經到齡了。
白濤的繼任者會是誰?會是已經年近59歲的國壽新任董事長蔡希良嗎?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帥白濤在任的這將近3年,對廣發銀行而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低谷期。
說廣發銀行“人到中年”也好,戰略迷失也好,甚至是“最危險時刻”也罷,總之,當下的廣發銀行,處境頗不樂觀。
據廣發銀行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最新披露的一組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2024年廣發銀行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僅分別為688億、180億、150億。
如果從2022年連續看下來,廣發銀行的營收和利潤總額都已經是連續兩年下降。
而2023年約158億的凈利潤,看起來是給廣發銀行挽回了稍許“顏面” ,避免了凈利潤也連續兩年下降的尷尬。
但2023年158億凈利潤的取得,還得歸功于以下兩點:
一是2023年廣發銀行所得稅大幅減少,從35.61億元減少到了27.73億元。少交了很多稅,才挽回了部分凈利潤,使該年度的凈利潤不至于負增長。
二是2023年廣發銀行計提減值準備有較大幅度減少。當年廣發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26.64億元,比2022年少計提了大約60億,從而使當年利潤得以增厚。
也就是說,如果刨開上述兩大因素,廣發銀行2023年的凈利潤,很可能達不到157.92億,甚至可能低于2022年的153.38億,最后使凈利潤也落得個連續兩年下降的下場。
但是,通過人為調節撥備來控制利潤釋放畢竟是一把雙刃劍。2023年廣發銀行撥備覆蓋率只有160.91%,已經是2019年以來的最低值,2024年的撥備覆蓋率也只有165.58%。
這樣的撥備率水平,意味著廣發銀行的利潤“蓄水池”里幾乎已經沒藏下啥“肉”了,今后也沒有了明顯的撥備釋放空間。
對白濤的繼任者而言,也意味著日后可供“備荒的糧草”不多了,再想挖潛的話,恐怕需要另想它法了。
當下,廣發銀行面臨的幾大困局或者說吐槽點,總結起來無非是:
1,營收和凈利潤持續下滑;
2,資產質量壓力較大,尤其是房地產不良率居高不下;
3,廣發銀行長期以來倚重的信用卡業務,尤其是發卡量見頂;
4,凈息差持續走低,信貸成本偏高,盈利能力弱于同行。
這其中,第1個問題和第4個問題可以看成是一個問題。息差走低主要還是商業銀行當下面臨的大環境造成的,也是銀行業普遍面臨的共性問題。
我認為,廣發銀行未來新帥能做的,一是通過禁止高息攬儲和手工補息等手段大力壓降負債成本,二是以價補量,加大貸款發放力度,擴大收入規模。
但加大貸款力度,廣發銀行還面臨著資本補充的難題。
截至2023年底,廣發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11%,而同時期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為10.54%,這意味著廣發銀行還需要依賴從外部渠道輸血。
而且,加大放貸力度看起來簡單,但如何挖掘優質客戶,控制信貸風險,不要形成新的壞賬,這不僅涉及到貸款結構的調整,還涉及到如何控制新的放貸風險,非常考驗繼任者的功力。
我查了一下廣發銀行2023年的年報,廣發銀行對房地產的倚重確實太高了。
2022、2023連續兩年,廣發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都在10%以上,2023年的房地產貸款余額還有1060億元,而且房地產不良率連續兩年都在6%以上。
這說明廣發銀行被房地產傷害的不輕,必須把房地產貸款占比和不良降下來。
但從眼下看,出清房地產的不良仍然需要時間。畢竟,廣發銀行的房地產不良貸款,從2021年以后才開始暴露,徹底出清顯然還需要時間。
這兩年,廣發銀行在大力甩賣不良資產。僅在去年,廣發銀行共進行了11次不良資產收益權的轉讓,涉及原始不良資產總額高達327億。
但效果如何,還要拿數據和結果說話,等2024年的年報披露后,就可以窺得一二了。
但也有一個好跡象。
我在網上查到一個公開數據,截至2024年4月末,廣發銀行科技信貸余額是2245億元,這個規模大概是房地產貸款規模的兩倍,而廣發銀行2023年全年貸款規模大概是9768億,這表明科技信貸的占比大概已經占到了23%。
當然,這更表明,廣發銀行在新的經濟周期和新的時代,正朝著調整貸款結構,大力尋找新賽道、新方向在努力。
再說說信用卡業務這個硬傷。 廣發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現在面臨的是兩大瓶頸:發卡量大概率見頂,而且信用卡額度使用率下降。
信用卡的困擾其實也算各家銀行面臨的共性問題,但由于跟其它銀行相比,廣發銀行對信用卡業務的倚重突出的高,所以這個問題,對廣發銀行而言就是個不小的問題了。
數據顯示,2024年末廣發銀行信用卡持卡客戶數量為1.18億,大概是平均每12個中國人,就有1人在使用廣發的信用卡,這個市占率,確實牛。但是呢,2024年的這個持卡量,跟2023年末基本持平,不增長了。
而且呢,信用卡的透支余額在持續下降。
2023年末,廣發信用卡透支余額大概是4249億,比2022年末下降了3.37%,占到了廣發銀行個人貸款比例的48%。 然后2024年,廣發信用卡的透支余額占比居然陡降到了20.49%,占比幾乎是腰斬了。
2019年,廣發信用卡額度使用率接近42%,而4年后的2023年,降到了大約33%。
如果越來越多的都選擇不刷廣發的信用卡了,那廣發銀行信用卡賺誰的錢去?
如何把低迷的信用卡透支額搞起來?如果搞不起來,短時期內又如何找新的賺錢業務來彌補這塊的損失?這確實是個撓頭的問題。
至于廣發銀行IPO的問題,有人說廣發銀行和國壽的高層最近這一兩年似乎不怎么提及IPO的事了,我倒覺得這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畢竟在現階段,如何盡快扭轉頹勢,切切實實把廣發的業績搞上來,才是務實之舉。不解決業績問題,IPO永遠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眼下,廣發銀行跟同歲的興業、招行已經不敢比了,甚至是曾經并肩的華夏銀行,現在營收也遠遠把廣發銀行甩在了后面。掉隊的廣發銀行,急需要一場趕超,來證明自己作為股份行“老前輩”的江湖地位。
總之,在老帥白濤辭任后,壓力傳導到了新帥,考驗繼任者的時候到了。
你對白濤的繼任者和廣發銀行未來怎么看?歡迎與優財一號交流互動。
免責申明:
本文數據及觀點均基于公開信息所作個人分析,均不構成對投資的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