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悟有個女性朋友陳老板,在臺州有個生產塑料家具的工廠,這幾天她有些焦慮。
2月12日,陳老板收到了大客戶沃爾瑪的一封郵件。陳老板的工廠成為沃爾瑪的供應商已經6年了,年均成交額1400萬美刀。
在郵件中,沃爾瑪表示,由于懂王上臺,關稅被提高,沃爾瑪方面希望多出來的關稅:
由供應商承擔。
乃悟解釋一下,懂王第一個任期內,美國已經對60%的中國產品加征了懲罰性關稅,當時沒有額外加征關稅的產品大多是老百姓日用消費品。這次懂王王者歸來,立刻把關稅重點放在了上次放過的領域。過去一個月,他已經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了兩輪關稅,累計20%。
沃爾瑪的口號是“天天低價”,他們全球采購的商品,有6成來自中國。
你們家生養的懂王搞了這一套,憑啥讓我們承擔?!所以陳老板當然不答應。
她告訴乃悟,這幾年外貿已經很難了,承擔關稅會直接把她的利潤全部吞掉。于是她回復沃爾瑪,希望能商量著來,至少也要各自承擔一半:
沃爾瑪并沒有回復這封郵件。
這讓陳老板更著急了,因為沃爾瑪OA的賬期是90天,上一次發貨的錢還沒收到呢。萬一沃爾瑪從貨款里直接扣怎么辦?
陳老板這個行業還算好的,國內紡織行業的供應商們也收到了來自沃爾瑪的郵件,要求降價10%。
開啥玩笑,本來就面臨南亞的廉價競爭,外貿紡織企業利潤有個5%就不錯了,咋的,還想讓我們賠錢給你供貨嗎?乃悟看到一些上游供應商號召聯合起來,堅決拒絕超過3%的降價。
昨天,因為要求供應商降價,商務部約談了沃爾瑪。
乃悟記得,上一次沃爾瑪大規模壓中國供應商的價,是懂王上臺前的2015年。當時的原因是沃爾瑪給供應商結款用的是美元,而當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了,所以供應商們必須讓利2%到6%。
當年為啥沒鬧大呢,乃悟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沃爾瑪和供應商面對面談,沒有留下白紙黑字的證據,這樣有輿論可以說是臨時工干的。
不是乃悟說沃爾瑪,看過《我愛我家》嘛?壓供應商價這種敏感的事情,老傅明老人是怎么教育志國的:“怎么能讓文字的東西落到人家手里呢,以后再有這種事,要當面鑼對面鼓!”動不動就發郵件:
你當自己是迪子呢?
媒體們報道,商務部門的約談主要透露4點。第一是沃爾瑪的行為損害了中美消費者的利益,第二是這種臨時要求降價違背了商業合同,三是面對懂王的加關稅政策,中美企業應該攜手應對,第四是如果沃爾瑪執意如此:
就不只是約談了。
過去一個財年,沃爾瑪中國市場四個季度的同店銷售分別同比增長12.5%、13.8%、15%、23.1%,遠高于其美國市場增速。
別問沃爾瑪怕不怕,它肯定怕。
沃爾瑪采購部門的朋友告訴乃悟,他們也很無奈。如果是少量的關稅,比如10%,他們還能拉著供應商談一談,大家一起承擔,然后沃爾瑪漲漲價,轉嫁給消費者就完事兒。去年沃爾瑪CFO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不排除未來漲價的可能。
可現在沒法轉嫁給消費者了,美國消費者從懂王上個任期的關稅戰開始,奄奄一息到現在。而且美國那邊估計懂王可能還要再加關稅,種種因素疊加下來,讓沃爾瑪認為商業談判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讓沃爾瑪自己扛下關稅乃悟覺得不太可能。那么接下來沃爾瑪大概有兩種解決方式,第一種是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大不了更換供應商,但先不說誰會愿意承擔這么高的關稅費用,光是更換供應商帶來的時間成本、風險等等,都很麻煩。
第二種就是要求供應商盡量把工廠遷去海外,避開關稅。去年接受采訪時,沃爾瑪CFO就表示,他們銷售的商品:
三分之二都在美國生產、種植和組裝。
這本質上都是一些騰挪措施罷了。做外貿的朋友告訴乃悟,她前不久收到了美國客戶的郵件。客戶稱對20%的關稅實在吃不消,希望將20%的關稅拆分成4份,其中客戶承擔8%,供應商承擔8%,貨代承擔2%,驗貨的公司再承擔2%。這樣大家還都把生意繼續維持下去。
對此蘇東坡他爹蘇洵早有評論:“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你沃爾瑪騰挪半天,懂王要是突然說再加三成怎么辦?要讓乃悟說,換供應商治標不治本,還不如換個懂永不加賦的。
關注星球視頻號,熟知寰宇人間事
加乃悟微信:yangnw0705 備注公司-職業
給我一個在看,我能撬動整個星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