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真相:裝修超支的三大套路
上海消保委最新數據顯示,超六成業主裝修時遭遇過這些坑:
低價陷阱:報價10萬,結賬變15萬(水電增項、墻面加固是重災區)
材料調包:合同寫“某品牌瓷磚”,實際用低價尾貨冒充
工隊轉包:簽約時是專業團隊,施工時換成馬路游擊隊
“開工前說得天花亂墜,后期增項多到懷疑人生!”(閔行區劉女士吐槽)
二、三步選對公司不被坑
1. 查公司:三個細節看透實力
看年頭:選在上海干過10年以上的老牌公司(新公司容易跑路)
查口碑:在網上搜“增項”“轉包”等關鍵詞的真實評價
2. 簽合同:四條鐵律防套路
① 鏟墻標準:必須寫“鏟到見紅磚/水泥層”(別信“鏟至基層”這種鬼話)
② 水電條款:“總價包干,超量不收費”(警惕“按實際結算”)
③ 材料清單:寫清品牌+具體型號(如:多樂士抗甲醛5合1,型號A8907)
④ 違約條款:“工隊轉包賠20%”“非業主增項企業全擔”
3. 盯材料:三招防偷梁換柱
對品牌:進場材料外包裝品牌、型號與合同一字不差
拆樣驗:隨機拆兩包瓷磚,核對品牌是否一致
三、上海業主真實翻車案例
案例1:文字游戲坑慘人
“合同寫‘鏟至堅實基層’,工人鏟完膩子就要加錢鏟水泥層。幸虧我開工前拍了墻面照片,硬是讓公司免費返工!”(虹口張先生,省下8000元)
案例2:工隊轉包現形記
“簽約時說都是老師傅,結果水電工連電線型號都分不清。查合同發現工隊和備案照片不是一撥人,直接索賠成功!”(普陀李阿姨,獲賠1.5萬)
四、小白必備防坑工具包
1. 合同自檢清單
水電改造是總價包干嗎?
材料型號是否寫清字母+數字?
延期賠償每天賠多少錢?
2. 維權證據包
材料進場時拍照片
所有溝通記錄文字留存
五、老師傅的忠告
1. 三不原則
不簽“按實際結算”合同
不放任工隊私自買材料
不輕信“全市最低價”
2. 避坑口訣
“年限要查、合同要狠、材料要驗、證據要留!”
結語:裝修不是開盲盒
真正靠譜的公司會:
? 把“不轉包不增項”寫進合同
? 敢承諾問題24小時內解決
記住這些細節,輕松避開上海裝修市場九成深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