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試圖通過跨界,用“零食+咖啡”的消費場景觸達更廣泛的消費人群。
作者|小遙
編輯|付饒
對于大多數消費公司來說,頻繁跨界、做一行成一行的小米,正成為他們追逐和模仿的對象。它從手機起家,成功打進家電和汽車賽道,成為近年來最經典的跨界樣本。
于是,“xx界的小米”逐漸成為外界對于跨界并發展多品類業務公司的代稱。比如以涼皮起家的魏家涼皮,其業務發展到了湘菜、日料、西餐等菜系,甚至還涉足咖啡、便利店、足咖、中醫館,就被消費者賦予“餐飲界小米”稱號。
三只松鼠,也在朝著“零食界小米”的目標躍躍欲試。
01 跨界咖啡
3月3日,三只松鼠發布公告稱將發展咖啡品牌“第二大腦”,并成立全資子公司,正式宣布進軍咖啡賽道。
就在公告宣布的第二天,第二大腦咖啡(魯港店)正式落地在三只松鼠蕪湖總部。目前,該門店已上線外賣。據外賣平臺顯示,該品牌產品目前包括美式、拿鐵、濃縮等咖啡產品,一款橙汁和一款熱可可,SKU共20個,單品售價在8.9-20.9元之間不等。
就目前來看,第二大腦前期的SKU和銷售渠道并不算多,但據三只松鼠對外表示,后期將持續開發掛耳咖啡、咖啡豆等產品。銷售的渠道也不只局限于咖啡門店和外賣,還將通過結合線上電商、短視頻,線下分銷、便利店同步進行,最主要的場景便是在三只松鼠零食門店設置店中店的形式進行售賣,目前也在6家門店進行試水。
“第二大腦”并非是三只松鼠首次跨界咖啡賽道。
2018年,三只松鼠推出的“第二大腦”堅果飲料里,就嘗試過融入咖啡萃取液。2024年,三只松鼠也推出過美式黑咖啡為重點的速溶咖啡產品。
根據三只松鼠的說法,咖啡品類是其“全品類”戰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跨界是早就想好的策略。縱觀整個行業,開拓新領域、跨界找增量的動作,似乎成了各大公司的共同選擇。比如良品鋪子在2023年就進軍了咖啡賽道,牽手Tims咖啡推出“良咖”品牌;湖南零食品牌愛零食在去年高調宣布進軍便利店。
究其原因,隨著初期的火熱逐漸褪去,休閑零食賽道玩家們的日子并不好過。
三只松鼠從2019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后,營收連年下滑,并在2022年被良品鋪子超越,失去行業第一的地位。
最困難的時期,創始人章燎原公開自嘲“三只松鼠還剩半只松鼠”。盡管三只松鼠在2024年的營收預計重回百億,仍不被資本看好,有兩大資本股東在去年年底退出持股5%以上重要股東之列。
而老對手良品鋪子,面子不錯,里子卻不好過。
從2019年到2023年,其營收從77.15億元增長至94.4億元,看上去始終保持增長,但真正賺到手里的錢越來越少,2024財年虧損數額在2500萬元到4000萬元,凈利率從2019年巔峰時期的4.4%滑落到2024年的-0.28%,從2020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
頭部玩家們的業績都不好,更不用說區域玩家愛零食。去年8月宣布進軍便利店之后,它并沒有實際的動作和水花,在10月底就被三只松鼠收購。
在零食巨頭們連年虧損的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三只松鼠跨界咖啡的背后,并非想和咖啡品牌搶生意,更像是通過不同領域,打通多個消費場景,觸及更多的消費人群。
02 子品牌的撬動
對于跨界經營,三只松鼠似乎總在趕晚集。
2019年1月,三只松鼠跨界飲料行業,推出“第二大腦”混合堅果飲料系列,并將其定位為滿足補腦需求的功能性飲料,與雀巢、紅牛、六個核桃等品牌對標。
彼時的飲料市場,因為生活節奏加快和“反牛奶思潮”,功能性飲料成為增長速度較快的品類,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
作為賽道的頭部玩家,紅牛因陷入商標爭議在KA渠道大幅下架。三只松鼠看準時機,跨界推出“第二大腦”系列功能飲料。新品在三只松鼠天貓旗艦店上線當天,銷量達到了7萬瓶,三個月后總銷量為30萬瓶。
可以說,這是一次不錯的跨界嘗試,但終究沒能持續。
一方面,因為產品的性價比不高——每瓶規格300ml,定價9.9元,而一罐250ml的紅牛價格不會超過6元;另一方面,飲料尤其是功能性飲料的購買主要以線下為主,而第二大腦的銷售渠道只有線上。
不久后,這款跨界產品以下架告終。
從三只松鼠這幾年發展來看,進入不同的領域,發展細分賽道,是其一貫的作風。
在第二大腦之前,即2020年下半年開始,三只松鼠在兒童零食、健康輕食、寵物食品等多個細分食品領域進行嘗試,并相應成立養了個毛孩、蜻蜓教練、巧可果等9個子品牌。
不過,這些子品牌在當年的發展規模有限,沒能直接提振三只松鼠的業績。高度依賴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渠道的三只松鼠,線上營收連年下降。
2022年,三只松鼠的營收被保持增長的競爭對手良品鋪子超過,失去了行業內第一的地位。同時,隨著原材料、營銷獲客等營業成本的變化,公司的毛利率極其不穩定,最高曾在2021年達到29.38%,但2023年回落至23.33%。
好在,主品牌業務低迷期間,子品牌小鹿藍藍的營收實現了快速增長,從2019年的5494.93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4.91億元,且在2021年12月接近盈虧平衡。
這也讓三只松鼠下定了決心,發展多品類子品牌,來降低對主品牌的依賴,從而保持整體業績的穩定。2022年4月,三只松鼠曾發布公告稱要全面推進戰略轉型升級,其中一個重要舉措便是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轉型。
近兩年,三只松鼠多品牌的舉措成效顯著。尤其在2024年,三只松鼠重回百億營收,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對于全品類和多品牌的商業布局。其中提到小鹿藍藍在2024年銷售近10億元并實現較好盈利。
截至目前,發展多品牌的三只松鼠已經布局了兒童零食、預制菜、寵物食品等10個細分領域,拓寬了消費場景以及消費人群,從而增加了營收,這讓三只松鼠看見了更多品牌營收的可能性。
而如今跨界咖啡的三只松鼠,無疑是想在另外一個新的賽道下注,復制“小鹿藍藍”的成功。但國內咖啡市場接近飽和,星巴克、瑞幸、庫迪等搶占消費者心智已久,“第二大腦”的前景并不明朗。
03 增量的可能性
跨界從來都是難事,就連小米也曾在家電踩過坑。
想做零食界小米的三只松鼠,跨界咖啡的決心和潛力究竟有多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第二大腦要包攬即飲、速溶和現磨三類咖啡,與雀巢、COSTA,以及星巴克、瑞幸等頭部玩家進行直接競爭。
可想而知,想要突破先發者筑起的壁壘并取得成功,難度很大。
咖啡行業中一家品牌的護城河往往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品牌、供應鏈、研發、規模。這也是后來競爭者的主要突破點。
在品牌和供應鏈上,后來者很難超越現有玩家的積累。
對于第二大腦來說,在建立品牌認知上,借力本是已有品牌影響力的公司的最佳選擇。但由于三只松鼠的品牌心智與咖啡相差較遠,第二大腦很難借力。即使三只松鼠的品牌力對嘗鮮拉新能夠產生一定幫助,之后客戶的維持與復購依然需要憑借第二大腦自身。
供應鏈方面,由于三只松鼠推出的咖啡產品有限,對采購與生產資源的積累主要在于其他品類。
盡管三只松鼠從2022年開始自建工廠,但工廠的生產范圍只有四大核心堅果品類,2024年投資建設集約基地后生產品類也僅僅拓寬至零食;而公司去年10月收購的飲品生產加工公司致養并未推出過咖啡產品。因此,三只松鼠對咖啡產品的大規模生產能力還要打一個問號。
如果選擇采購,與星巴克、雀巢等知名跨國公司相比,三只松鼠的采購規模較小,議價能力就更加不明顯。
這意味著, 第二大腦的突破點在研發與規模上。
三只松鼠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第二大腦當下主要聚焦在兩個方向:低價和產品研發。以當前市場品項作口味和配方升級,同時價格做到競品的6-8折,另一邊會同步作咖啡品項創新,比如新奇特口味或自研配方。
低價的基礎是低成本,這背后需要強大的供應鏈做支撐。以成本通常更高的現磨咖啡為例,其中的低價代表瑞幸、庫迪、幸運咖,能夠把價格打下來,靠的是規模優勢和供應鏈布局。
而對于三只松鼠來說,供應鏈沒有優勢,低價策略的可持續性就要更大地依賴于第二大腦的銷量,提升銷量最快的方式便是推出一款具有辨識度的爆品。
三只松鼠有打造爆品的能力和經驗。據財報顯示,旗下子品牌小鹿藍藍有超過10款單品年銷量達到千萬元級別,同時期推出的“養了個毛孩”日銷售額曾突破百萬。
打造爆品需要對市場有極敏銳的洞察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對于眼下的三只松鼠來說,這兩個方面或許還有待加強。在2024年推出的5個子品牌,各自的天貓旗艦店內產品銷量幾乎都在萬件以下。
這或許與研發費用的變化有關:2019~2021年,三只松鼠的研發費用連續增加,2019年的漲幅一度達到47.21%,2022年后,三只松鼠的研發費用連續下降。從公開信息來看,第二大腦與其他子品牌一樣,并不是公司重點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只是一項拓寬品類、增加營收的業務。
最后來看規模。
線上電商方面,三只松鼠會在為子品牌設置單獨旗艦店的同時,在主品牌官方旗艦店上線相關產品。
而從目前的消息可知,第二大腦的線下銷售也會通過三只松鼠現有的渠道進行。三只松鼠還向媒體透露,將先開展店中店的數據測試再開設獨立咖啡門店。
這使得三只松鼠的線下渠道,尤其是自有門店,尤為重要。
2023年由于戰略調整重構線下門店體系后,三只松鼠在2024年上半年擁有209家自有品牌社區零食店和116家原有店型(原本包括直營與加盟兩種模式,但目前可能僅剩加盟店)。前者位于社區,面積更大、SKU更多,后者則多在商圈布局,面積更小,三只松鼠曾表示,后者將逐步向前者升級。
除了與鳴鳴很忙、好特賣等量販零食店合作,三只松鼠還在2024年收購了量販零食公司“愛零食”和社區折扣超市“愛折扣”,前者門店數量超過1800家,后者門店數量不到一百家。
由此看來,三只松鼠的線下渠道更偏向社區定位,消費場景偏向日常家庭且密度不大,這與咖啡品牌的辦公消費場景和門店覆蓋的范圍并不相符。
此外,零食品牌該如何用咖啡破圈,將“零食+咖啡”的消費場景觸達更廣泛的消費人群,至今沒有解答。
在零食界已經上演過的跨界故事中,來伊份曾于2021年在門店推出現磨的“來伊份咖啡”,并在2023年將其升級為“來咖 laicup coffee”,以店中店形式在超400家來伊份門店鋪開,還曾設想在兩年內推出獨立外賣窗口乃至獨立門店,目前這些均未實現。
而如何擺脫類似的結局,還需要三只松鼠不斷探索。
這就意味著,做“零食界小米”,三只松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頭圖來源|AI制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