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萬家燈火如常
護一方百姓健康
一名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感悟
作者: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鹿獐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吳雙
“醫者,生人之術也,醫而無術,則不足生人。”這句古訓,從我踏入醫學院校的第一天起,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如今,作為一名家庭醫生,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不僅是對醫者職業素養的要求,更是對家庭醫生這份神圣職責的詮釋。
模式轉變——“連心橋”上的“破冰”之旅
從傳統的“坐堂行醫”到“主動服務”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這一跨越性的轉變不僅是對醫療服務模式的深刻革新,更是在醫患之間搭建了一座堅不可摧的“連心橋”,讓醫療服務從冷冰冰的診室延伸到了溫暖的家庭之中。
回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剛啟動的那段日子,這項新生事物在不少居民心中投下了疑惑與不解的陰影。在他們眼中,這似乎只是政府又一次“走過場”的例行公事,或者是為了“搞形式”而出臺的一項政策,難以觸及他們的實際需求。我們的團隊,盡管懷揣著滿腔的熱情與堅定的決心,但在最初敲開一扇扇緊閉的大門時,迎接我們的往往是居民的冷漠與拒絕。“我們不需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我血壓好得很。”這樣的話語透露出對服務的抵觸情緒;“誰知道你們是真的還是假的服務,肯定是騙子。”“什么惠民政策,天上哪有掉餡餅的好事。”這樣的質疑反映出居民對陌生事物的不信任及對國家政策的不了解。
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的團隊沒有選擇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要用實際行動打破隔閡、贏得居民信任的決心。我們借助社區網格的力量、組織團體的影響力,毅然踏上了走街串巷、入戶走訪的征程。我們耐心地敲開每一扇門,無論面對的是冷漠的拒絕還是質疑的目光,都始終保持微笑與耐心,用真誠的態度和專業的知識去解答居民的每一個疑問,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傾聽他們的需求與訴求。我們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個性化的健康評估和指導,幫助他們制定科學合理的健康管理計劃。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主動服務”逐漸得到了居民的認可與肯定。從最初的冷漠與拒絕,到后來的接納與歡迎,如今,當我們再次敲開居民的家門時,迎接我們的是熱情的微笑與真摯的感謝。這一變化不僅見證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成效,更深刻體現了醫患之間情感紐帶的建立。正是日常一次次的溝通與互動,讓醫患之間的“連心橋”變得越來越堅固,越來越溫暖。
從“疾病治療”到“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織密居民健康“防護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僅僅是看病開藥,更重要的是對居民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記得有一位簽約居民胡爹爹,子女日常不在身邊,患有高血壓多年,但一直不重視,服藥也不規律。在一次隨訪中,我發現他的血壓控制得很不理想,便耐心地向他講解高血壓的危害,并指導他如何正確服藥、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胡爹爹的血壓終于控制在了正常范圍,他感激地對我說:“多虧吳醫生,我現在感覺身體輕松多了,真是太感謝您了!”他也把家庭醫生關心他的事情告訴女兒,他女兒打來電話表示感謝我們做了她們子女顧及不到的工作。后來,他們家庭有健康問題都會電話向我咨詢。
然而,并非所有的慢病管理都如此圓滿。有一位年輕的簽約居民張先生,同樣患有高血壓,但由于工作繁忙,經常熬夜、應酬,對我的健康建議置若罔聞。最后一次門診接診他時血壓220/130mmHg,立即幫他聯系上級醫聯體轉診。再次碰到家屬來開藥時,被告知由于患者不聽從醫囑,最終,不幸突發腦卒中,導致半身不遂,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這件事讓我深感痛心和自責,也讓我更加意識到,家庭醫生不僅要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更要做好居民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聚星成火——團隊協作下的健康守護新生態
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協作”,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凝聚守護健康“強大合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協同配合。我們積極與社區、社會團體、上級醫院等建立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例如,配合社會團體組織開展文化活動時進行義診,開展家庭醫生簽約;向社區志愿者助力,特邀社區內的楷模人物加入家庭醫生團隊,一同服務居民。與社區居委會合作開展健康宣傳活動,提高居民參與度;與疾控中心共享數據信息,及時掌握轄區居民健康狀況;與上級醫院建立雙向轉診機制,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記得第一次踏入社區講堂,為居民朋友們開展健康講座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充滿了緊張與忐忑。面對著座下眾多面孔,有的好奇、有的期待,但更多的似乎是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注意力并不集中。我嘗試著用自認為清晰明了的語言講解健康知識,卻發現自己的講課方式過于生硬,缺乏吸引力。講臺上,我努力地講述著,而臺下,偶爾能見到幾位奶奶級的聽眾因不感興趣而微微打瞌睡,這情景讓我心里五味雜陳。然而,正是這些不太理想的開始,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我意識到,要想讓健康知識真正深入人心,單憑書本上的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講座變得生動有趣,能夠引起聽眾的共鳴。于是,我開始反思并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嘗試引入更多互動環節,用生動的案例、有趣的比喻,甚至是現場示范,來激發大家的興趣。
經過這些年的不斷歷練與學習,我的課堂逐漸變得生動而富有感染力。我開始學會如何捕捉聽眾的眼神,如何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大家思考,甚至設計了一些小游戲,讓居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健康知識。每一次講座結束后,不再是沉默與離散,而是居民朋友們主動圍上來,與我熱烈討論,分享他們的心得,甚至迫不及待地商量起下次想學習的內容。
這樣的變化,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我的講課能力,更讓健康講座的效果有了質的飛躍。看到居民們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求知,那份成就感與滿足感是任何語言都難以言喻的。這段經歷教會了我,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觸碰與共鳴,每一次真誠的交流與互動,都是通往成功教學不可或缺的橋梁。
守護萬家燈火,做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我一直在路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創新。未來,我將繼續加強學習,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努力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我也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醫務工作者加入家庭醫生的隊伍中來,共同為守護居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我堅信,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基層,服務百姓,就一定能夠當好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為萬家燈火守護健康,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編輯:朱紅劍
校審:鄭艷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