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載16人貨船3次爆炸后沉沒,大批武器沉入海底,意外還是恐襲?2024年12月23日,俄羅斯籍貨船"大熊星座"號在地中海航行途中遭遇嚴重事故,再次引發國際水域的地緣政治緊張。該中型貨船在平靜航行中突然右舷船尾接連發生三次劇烈爆炸,爆炸聲數海里外可聞,周邊海域籠罩在濃煙中。
事發后,國際海上搜救力量迅速集結救援。記錄顯示,船只爆炸后持續進水,船體傾斜,經過近十小時,最終于次日凌晨沉入深海。船上16名俄羅斯籍船員中,14人被附近商船救起,2人失蹤,搜救仍在繼續。
航運記錄顯示,"大熊星座"號于12月11日從俄羅斯波羅的海港口圣彼得堡起航,目的地為遠東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該船舶最大載重能力達9500噸,事發時實際載貨量為806噸,未滿載。該航線經過多個戰略要點,包括波羅的海、北海、大西洋及地中海等水域,航程漫長復雜。
海事數據庫記錄顯示,"大熊星座"號為2016年建造的多用途干貨船,船齡較新,技術狀況良好。該貨船隸屬于俄羅斯國防物流公司,主要承擔軍民兩用物資運輸任務。船只沉沒位置處于公海區域,水深超過2000米,打撈難度極大,船上載運物資或將長期沉睡海底。
事故現場無明顯惡劣天氣或航行障礙,海況平穩,能見度良好,事故原因不明。爆炸發生在深夜,多數船員休息,傷亡較低。船只為何在平靜航行中突然爆炸,成為國際海事界關注焦點。
俄羅斯國防物流公司于12月25日發表聲明,指控這是一起"有針對性的恐怖襲擊"。該公司認為,爆炸時間、位置及方式顯示出精心策劃特征,并非普通海難。該言論迅速引發反響,地緣政治陰影籠罩該海難。
調查發現,"大熊星座"號所屬俄羅斯國防物流公司與俄羅斯國防部關系密切,早在2022年便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制裁名單。該公司長期為俄軍提供戰略物資運輸服務,被視為俄羅斯軍事行動的重要后勤支撐。這一背景為事故增添政治色彩。
事發前數月,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曾指認"大熊星座"號參與向俄軍位于敘利亞塔爾圖斯的海軍基地運送補給物資。該基地是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唯一的永久性海外軍事設施,戰略價值顯著。烏方情報部門曾將該船列入"特別關注目標"清單,情況敏感。
地中海東部水域是多方勢力角逐區域。近年來,中東及東歐局勢緊張,該水域戰略重要性日增。"大熊星座"號在敏感水域遭遇爆炸,時機和地點都引人深思。
過去兩年,與俄羅斯軍方相關的民用船只在國際水域遭遇不明襲擊的案例增多,但很少有如此公開且破壞力強的事件。這些事件往往被低調處理。此次事件的公開化程度及破壞規模,傳遞出信號。
多國情報部門已開始調查此事,但尚無組織或個人宣稱對此襲擊負責。在國際關系緊張背景下,這種"無聲襲擊"更具威懾力,也更難追責。事件發生后,各方反應謹慎,避免直接指責。
盡管恐怖襲擊說法引人注目,此次事件也可能存在意外因素。
盡管"大熊星座"號船齡僅八年,且據俄方信息,該船曾于2024年春季大修,技術狀態良好。然而,船舶動力推進系統的操作可能存在違反安全規定的情況。長途航行過程中,船員疲勞、維護不當、操作失誤等可能導致設備故障。
船舶動力系統的燃油管路故障也是常見海難原因。高壓燃油系統泄漏,遇到高溫部件或電氣火花,可能引發爆炸。老舊設備或維護不當的情況下,這類風險會增加。但考慮到該船剛完成大修,且船齡較新,此類故障可能性較低。
貨物自燃或危險品管理不當也可能導致爆炸。官方貨運清單顯示該船裝載常規物資,但實際裝載情況無法確認。如果船上裝載易燃易爆物品,在管理不當的情況下,存在自燃或化學反應導致爆炸的可能。
航行中的電氣系統故障也不可忽視。船舶電氣系統復雜,長途航行過程中,電纜老化、短路等問題時有發生。潮濕的海洋環境中,電氣故障引發火災并導致爆炸的案例并不少見。
尚無確鑿證據表明上述任何一種常規意外因素存在。考慮到爆炸的集中性和破壞力,技術故障難以解釋如此有針對性的破壞模式。船舶意外事故通常表現為隨機性損壞,而非精準的連續三次爆炸。
技術分析還指出,燃油系統或電氣系統故障引發的爆炸,通常會先出現火災征兆,隨后爆炸。但獲救船員描述,爆炸前船上一切正常,無任何異常警報或征兆,降低技術性意外的可能性。
爆炸現場留下的物理線索是判斷事件性質的關鍵。獲救船員的報告及初步檢查結果顯示,爆炸后船體水線上方出現直徑約50厘米的破洞,邊緣撕裂狀,向內凹陷,甲板上散落金屬碎片。這些特征為分析爆炸性質提供依據。
三次爆炸全部集中在船只右舷船尾區域,爆炸位置分布蹊蹺。如果是船內燃油系統或電氣系統故障引發的爆炸,通常會沿著系統分布路徑呈現隨機性,而非集中在同一區域。這種集中模式更接近有預謀的攻擊特征。
爆炸威力來看,短時間內造成直徑50厘米的穿透性破洞,并導致9500噸級船只沉沒,破壞力遠超一般機械故障或小規模事故所能造成的損害。這種破壞力接近于軍用級爆炸裝置或先進水下武器所造成的效果。
破洞邊緣向內凹陷的特征也提供線索。這表明爆炸力來源于船體外部,而非內部設備故障。外部爆炸,特別是水下或水面爆炸,會產生向內的沖擊波,形成內凹破洞。內部爆炸通常產生向外擴散的破壞模式。
海洋打撈專家指出,查明事故原因,最好是打撈沉船并進行專業檢測。但沉船位置水深超過2000米,加之國際水域法律地位復雜,打撈工作面臨挑戰。即使啟動打撈,也需耗費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現代海戰技術已發展出多種可能造成類似破壞的武器系統。從水雷到無人潛航器,再到精確制導的潛射魚雷,都有可能造成類似的破壞效果。在當前無人系統迅猛發展背景下,小型化、智能化的水下攻擊手段已成為現實,這些新型武器往往具有較高的隱蔽性和精確性。俄載16人貨船3次爆炸后沉沒,大批武器沉入海底,意外還是恐襲?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