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國家衛生健康委面向公眾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
2024年,國家衛健委發布《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你科學減肥!
不同年齡段兒童青少年肥胖判定
體質指數(BMI)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標準。
BMI=體重(kg)/身高(m)2
2~5 歲兒童超重與肥胖以身高別體重或年齡別BMI標準差法進行判定,詳見表 1~3。
6~17 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以BMI 進行判定,凡BMI大于或等于相應性別、年齡組“超重”界值點且小于“肥胖” 界值點者為超重;凡 BMI 大于或等于相應性別、年齡組“肥胖” 界值點者為肥胖,詳見表 4。
7~17 歲兒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通常以腰圍值進行判定, 凡腰圍大于或等于相應性別、年齡組第 75 百分位數(P75)且小于第 90 百分位數(P90)者為正常腰圍高值,或中心型超重;凡腰圍大于或等于相應性別、年齡組第 90 百分位數者為高腰圍,或中心型肥胖,詳見表 5。
肥胖兒童青少年的食物選擇
依據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特點和平衡膳食原則,兒童青少年食物選擇應多樣化,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和色彩搭配;保證魚、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 全谷物和蔬菜攝入的同時,優先選擇能量較低、微量營養素密度較高和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食物。要點如下:
適量性:每日攝入的食物要適量,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及身體活動水平進行適當調整。不同年齡段正常體重兒童青少年每天各類食物建議攝入量及中等強度身體 活動水平的能量需要量見表 6。
可及性:確保食材新鮮和容易獲得。在同類食物 中,優先選擇更新鮮、更經濟的食物。
適宜性:選擇能量較低、微量營養素密度較高和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食物,少吃高油、高鹽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較高的食物,見表 7。
日常食養原則和建議
①小份多樣,保持合理膳食結構
肥胖兒童青少年應控制膳食總能量攝入,做到吃飯八分飽。
控制精白米面的攝入,增加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全谷物和雜豆攝入。
減少高油、高鹽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較高的食物的攝入,如油炸食品、甜點、含糖飲料、糖果等。
②辨證施食,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對肥胖兒童青少年進行中醫辨證,開展系統的膳食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預,要結合兒童青少年體質和身體狀況,從食材選擇到食物應用進行整體膳食管理,優化傳統膳食結構。
③良好飲食行為,促進長期健康
一日三餐應定時定量,用餐時長適宜,強調吃好早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應分別占全天總量的25%~30%、35%~40%、30%~35%。
肥胖兒童青少年進餐時建議先吃蔬菜,然后吃魚禽肉蛋及豆類,最后吃谷薯類。
④積極身體活動,保持身心健康
肥胖兒童青少年的運動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運動處方師等專業人員的安全評估和指導下,結合自身運動能力制訂運動方案,從每天20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開始,逐漸增加到每天20~60分鐘,并養成長期運動習慣。
本期來源: 首都教育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