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初,陳萌曾經對自己發過誓,“要是做不起來,我‘陳萌’倆字倒著寫”。雖然是藝術生,但她孤注一擲地做起了外貿,花300元報了最便宜的線下課程,每天縮在男友的電動車后座對著紅綠燈許愿。
這位零基礎的外貿“小白”一路踩過很多坑,但始終沒向父母伸過手。
從做足球服無人問津,到靈光乍現押注拉拉隊服爆單;從生產失誤中賠款重制,到用“靠譜”二字逆襲成“拳王”信賴的伙伴;從被“00后”員工“整頓”,深夜獨扛直播,到借AI工具重構效率,她的身上,裂痕與光芒始終并行。
這幾年,她從一個樣板間出發,帶出了一個敏捷的外貿團隊,用AI工具實現千萬元銷售額的逆襲。
電動車上的愿望
上大學時,陳萌才知道她家里條件“其實還不錯”。她陪父母去銀行存錢,在柜臺前,父親指揮她:“去那邊玩手機。”
從銀行出來后,母親挽著她的手臂,安慰道:“爸爸不讓你看,是擔心你將來不想奮斗了。”
在陳萌的眼里,父親這個詞一直是和嚴厲劃上等號的。她的父親是國家電網的高級工程師,從小就在思想和人格層面將她推向高標準,父女倆連證書和獎狀都是彼此較著勁拿的。
母親則是典型的“智慧調解員”,每當父女因理念爭執時,她總會柔聲細語地讓女兒看到父親的良苦用心。父親從未溺愛過她,但她從所有親人的表述里,都感受到了父愛。
這種“嚴父慈母”的組合,讓陳萌形成了外柔內剛的性格——表面溫和謙遜,骨子里卻始終繃著一根“不能輸”的弦。
她大學念的是湖北大學的藝術專業,研究生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深造,但她花了很多時間考各種證書,就是為了將來能有更多選擇。
畢業后,陳萌在深圳找工作,每次到面試的最后,她都會反問面試官:“公司對我的職業成長規劃是什么?”大部分面試官都被她問懵了,“他們只是想招一顆‘螺絲釘’”。
意識到這一點后,陳萌索性自己做老板,“雖然沒有經驗,但我不想給自己設限”。
她借錢開了一間阿里巴巴國際站店鋪,開始從零學起,“花300元報名了一個最便宜的線下課程,啥都不會,每天回家時坐在男朋友的電動車后座,對著紅綠燈許愿,一定要成功。”
第一批貨,陳萌選的是足球服。當時正值東京奧運會前,體育經濟大火。專業的運動服雖然流量高,但作為外貿“小白”的她和其他有工廠、有客戶的商家相比,實在微不足道,自然也等不來訂單。
有一次,一個客戶問她能不能做拉拉隊服。陳萌為了留住客戶,立馬回復:“可以!”
思路打開了,“打比賽的人多,看比賽的人更多呀!”拉拉隊服系列成了她的第一個爆款,第一個月,一款衣服的詢盤量就達到了四五百個。
在這些零散訂單的支撐下,陳萌置辦了一間90平方米的樣板間,有縫紉機也有裁床,基本的小訂單都能搞定。
拿下“拳王”
2021年,一個叫安迪的客戶托陳萌打樣一批拳擊手的衣服。合作成功后,她才知道安迪是“拳王”泰森的工作人員,負責幫他做服裝生產方面的工作。
除了泰森自己品牌的衣服外,陳萌還幫他生產俱樂部拳擊手的隊服。一般拳擊比賽中,拳擊手的衣服都是一次性的,因此需求量也非常大。訂單往來中,陳萌和安迪成為了朋友。安迪會時不時給她發來生活中的小碎片,還會對她開玩笑:“我的訂單會讓你開上蘭博基尼。”
在取得安迪信任的路上,陳萌也經歷過一些摩擦。拳擊隊的戰袍上一般會印上比賽贊助商的LOGO,有一次,工人不小心將LOGO印反了。但所有人都沒有發現,包括安迪。
直到貨送到對方的倉庫,才被質檢人員發現。安迪大發雷霆,在社交軟件上給陳萌一連發了幾十條消息。
為了彌補這次的失誤,陳萌迅速在腦子里總結出“一二三四”,先是向安迪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真誠地道歉,同時給出解決方案,最后表態未來一定會避免這類過失。
受父親的影響,陳萌養成了“不怕事兒”的性格,她不會逃避自己的問題,也有足夠的理智和頭腦去解決困難。她向泰森公司賠了整批貨,然后加班加點趕制出一批新成衣。
LOGO事件沒有影響陳萌與“拳王”公司的合作。安迪看到了她的認真,也給她安上了“靠譜”的標簽。
“靠譜”的行事風格給陳萌帶來了很多忠實客戶。她的樣板間從90平方米擴大到200平方米,又從200平方米搬到600平方米的作坊,如今換成了1200平方米的小廠房。
什么是硬實力
創業一兩年后,陳萌陸續招了七八個員工。她自己沒上過班,更是第一次做生意,根本不懂怎么做管理。
即便是手把手地傳授業務經驗,但團隊里的應屆生們,還是將陳萌這間小公司狠狠地“整頓”了一番。
每天下午5點55,辦公室就會響起鬧鐘的聲音,幾個小姑娘站起來拿著杯子到水房清洗,洗完了剛好下班。“但我們是做外貿的,雖然不強制加班,但也得稍微迎合一下國外客戶的作息吧。”
當時陳萌正好想在阿里巴巴國際站開直播,直播時間是晚上7點—9點,沒人愿意干這種活,所以運營只能她自己上。招的一個模特兒是本地人,播了一段時間后,覺得直播耽誤了她打麻將,拿著掙到的錢出去開了一間麻將館。
就這樣,陳萌沒能留住員工,最難的一陣子里,辦公室只剩她和另一個業務員。而當時,她們累積的客戶快3萬個。就算他們不同時找過來,兩個人也完全接待不過來。
最崩潰的時候,陳萌到杭州游學。幾天的學習時間里,她見到了各種外貿“大神”,聽了一堆“天方夜譚”的課程。“什么叫商業模式,怎樣定戰略規劃,如何做企業文化,這些東西,我當時覺得離我太遠了。”
這次游學只是個開始。她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管理和運營,然后實踐在新員工身上。從績效到薪酬結構,從運營到推廣,全都沉淀出一系列詳細的方法。硬實力做好了,員工自然愿意跟著她闖。
淬煉后的獨一無二
也是在精于管理的那段時間,陳萌將AI工具用了起來。
“客服用‘豆包’,運營用‘kimi’。”最開始,他們將客訴問題扔給“豆包”,用“kimi”做客戶分析和廣告文案。后來又使用阿里巴巴國際站的“AI生意助手”,從客戶接待到運營推廣等功能一應俱全。
做外貿生意會經常面臨一個狀況——即便是為客戶做了付款鏈接,對方也不一定會下單——可能在觀望,或者在貨比三家,甚至有時候會忘了還有這筆訂單未支付。
而業務員這邊,因為有太多付款鏈接未付款,他們也常常會忽略某一個訂單。但AI不會忘。
有一次,AI生意助手提醒陳萌的業務員:“買家剛剛上線,請盡快聯系。”并附上了一個待付款鏈接。業務員一看,這個客戶之前已經有下單意向,但在付款鏈接做好后,就“失聯”了好幾天。
她嘗試著給客戶打了聲招呼:“HELLO。”客戶已讀后,業務員立刻就收到了“已付款”的消息。“如果不是AI提醒業務員,我們都不知道買家已經上線了。”
漸漸地,AI滲透到公司業務的方方面面。比如回復郵件,一個“00后”美國客戶拿到了家人支持的創業基金,找陳萌下一單300萬元的服裝生產訂單。但他又希望縮減生產周期。
陳萌從“OKKI(小滿)”那里得到了一個情商和智商兼具的中英雙語方案。1,給客戶展示生產時間改進計劃,提醒客戶,這是為他量身定制的。2.向客戶說明,這次是加快處理訂單的特別服務,讓客戶感覺到被重視,得到情緒價值。3.向客戶同步生產流程,增加客戶對訂單的參與感。
如果是業務員自己回復,恐怕只能回一個“OK”。后來,這位“00后”客戶在中國的所有采購,都交給了陳萌。
對陳萌這家小公司來說,AI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們的人手不夠,業務員自己充當美工,有時候要花一下午時間做圖,如今交給AI只需要幾分鐘。
過去,他們需要人工作表,手動做客戶管理和分類。現在,這些都能讓AI實時完成,節省了一大部分時間。留下來的時間,都能去做客戶開發和訂單追蹤。
某種程度上,AI工具的成熟運用,直接讓陳萌的公司上了新臺階。去年,她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了1000多萬元。
她也不再是那個坐在電動車后座許愿的女孩,當初在游學課堂上聽不懂的課程,如今都已經運用得當。苦是吃了不少,但好在苦盡甘來。
回望創業路,陳萌總覺得像在景德鎮燒制青花瓷的過程——高溫淬煉時總覺得要碎了,但打開窯爐那刻,裂紋都成了獨一無二的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