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萬物生,植樹添綠正當時。為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3月12日植樹節當天,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與閩清縣人民法院聯合開展“植此青綠 榕法同行”活動,通過植樹護綠、實地調研等形式,為生態司法注入新動能。福建高院生態庭副庭長鄭唯、福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杰、閩清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林玫參加活動。
共筑“法官林”
播撒法治綠蔭
在閩清縣梅溪鎮鐘石村,三級法院干警共同栽種“法官林”。揭牌儀式上,與會領導共同為“法官林”標識牌落地覆土。干警們揮鍬鏟土、扶苗澆水,種下樹苗。一棵棵玉蘭新苗扎根土地,如同法治精神在生態保護中的扎根生長。
巡查母親河
守護水生態
在閩江流域雄江段,干警們登上雄江鎮漂浮公園觀景臺,實地查看水資源保護成效與養殖網箱清退進展。雄江鎮通過謀劃部署網箱清退、幫扶漁民轉產上岸等工作,使庫區的“美麗蝶變”,撬動了“美麗經濟”。
現場,干警們還參觀了庫區移民文化博物館,深入了解水域治理與移民安置的協同實踐。閩清法院院長林玫強調:“漂浮公園的創意實踐啟示我們,司法不僅要定紛止爭,更要為生態治理提供可持續的‘法治方案’,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百姓的‘幸福靠山’。”
依托融合中心
促兩岸綠色發展
活動最后,干警們走進閩清(雄江)閩臺融合法律中心,該中心通過鄉建鄉創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打造鄉村振興 “閩臺鄉建鄉創示范區”,引來臺企入駐,為新老村民創造在地創生條件。閩清法院也將繼續發揮司法職能,為生態保護、兩岸融合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促進兩岸綠色發展經驗共享。
此次活動,充分展現了黨員干警牢固樹立和踐行“植綠護綠、生態優先”的環保理念,團結一心的精神面貌。在履行黨員職責、辦好案的同時,積極投身到植樹這一利國利民的公益事業當中。親手栽種的“法官林”,成為了法院文化建設的鮮活載體,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努力鍛造出一支能吃苦、敢擔當、作風硬的高素質法院隊伍,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黨員力量。
下一步
閩清法院將致力于迭代福建雄江黃楮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司法保護工作,守護好閩江“母親河”。
供稿 |陳 濤
編輯 |陳 雅
核稿 |季臺贈
審核 |林燕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