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薦書”是經新華社領導批準,在中國出版協會、韜奮基金會指導下,由新華出版社聯合新華每日電訊、半月談、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參考消息、瞭望、經濟參考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新華網、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搜索、中國圖片社和新華書店總店等共同發起的社會性公益文化活動。
目前,“新華薦書”已發布26期,向社會大眾推薦優秀圖書266種,并開發了“青春書單”“山水閱讀書單”“澎湃中國紅書單”等垂直情境類閱讀書單,推薦范圍涵蓋了國內主要出版機構。每期推薦圖書通過新華社媒體矩陣發布,被大量轉載,有效擴大了優質圖書在主流媒體的覆蓋面,已成為知名薦書品牌和新華社服務全民閱讀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是國內全民閱讀的權威平臺。
此次參與投票的圖書為“新華薦書”2024年度推薦的優秀圖書(排序按照第23-26期發布時間,點擊查看入選好書),投票時間為2025年3月11日13:00——3月17日23:59(每人最多可投10本)。由社科文獻出版的《國寶有故事:文物保護那些事兒》進入初選。
社科文獻入初選圖書
(點擊封面跳轉至小程序購買)
國寶有故事:文物保護那些事兒
劉爽 著
2024年5月出版/定價79.00元
ISBN 978-7-5228-2567-0
內容簡介
經歷滄海桑田,什么還能讓你看看曾經的樣子——文物
文物最終會消亡,如何能夠讓它們更長久地留存——保護
文物何其珍貴 保護多么重要
一本小書承載不了太多珍貴的文物
但它用100個主題,讓我們搞清楚文物如何保護
以及國寶背后的故事
閱讀本書,你會了解——
文物會生什么病?
青銅器會生銹、玻璃會流淚、壁畫會黑臉、紙張會自毀、油畫會生癌
國寶背后有哪些故事?
何尊的秘密、滄州鐵獅子的風霜、圓明園的傷痛、天一閣的滄桑
文物怎么樣保護才能更長久?
現場保護、博物館保護、創新技術保護、建立制度保護
作者簡介
劉爽,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物保護理論與實踐、科技考古、文物與博物館學教學實踐;主要教授課程為文物保護概論、文物檢測分析、博物館實踐。近年來,在文物保護、科技考古、文物與博物館實踐研究等領域發表各類成果40余項;出版專著5部;參與并主持教育部項目等各類項目20余項。
本書目錄
一 問診國寶
- 1 - 文物常見病害
- 2 - 文物病害的全面分析
- 3 - 水下文物常見病害
- 4 - 青銅病
- 5 - 黑(綠、灰)漆古
- 6 - 錫疫
- 7 - 流淚的玻璃
- 8 - 秦始皇兵馬俑表面彩繪褪色的原因
- 9 - 壁畫為什么會“黑臉”
- 10 - 皮革文物的紅粉病
- 11 - 金屬文物腐蝕
- 12 - 解釋金屬質地文物腐蝕現象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 13 - 青銅器“何尊”的秘密
- 14 - 作冊般黿保護的技術進步
- 15 - 滄州鐵獅子的保護經歷
- 16 - 漢陽陵外藏坑展示廳實現的“三贏”
- 17 - 馬王堆一號漢墓“千年古尸”不腐之謎
- 18 - 甲骨類文物的日常養護
- 19 - 古代木構建筑文物如何保護?
二 收藏家看文物
- 20 - 品相
- 21 - 皮殼
- 22 - 包漿
- 23 - 返霜
- 24 - 雞骨白
- 25 - 玉及玉沁
三 丹青問道
- 26 -“萬年紅”紙為什么能夠相對長久保存?
- 27 - 古代的黃紙和椒紙為什么能防蛀?
- 28 - 油畫及油畫癌
- 29 - 紙張為什么會“自毀”?
- 30 -“書磚”是如何形成的?
- 31 - 狐斑
- 32 - 古代常用的驅蟲避蠹中草藥
- 33 - 書畫裝裱中膠礬水的作用
- 34 - 古籍書畫常用的保護裝幀方式
- 35 - 中國古代書畫裝裱技術的發展
四 當文物遇見科技
- 36 - 常用的文物檢測分析技術
- 37 - 統領文物檢測分析技術的基本理論
- 38 - 文物檢測分析提取信息的目的
- 39 - 科技考古和文物保護選擇樣本有什么差異?
- 40 - 檢測文物樣本時需要注意什么?
- 41 - 顯微分析中照明光源與分辨率的“死胡同”
- 42 - 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文物保護研究的貢獻
- 43 - 紅外線成像技術讓文物更清晰
- 44 - 從“山洞囚徒”的故事出發看文物檢測技術
- 45 - 文物“萬能保護劑”Paraloid B-72
- 46 -EDTA 二鈉鹽在文物保護中的作用
- 47 - 納米材料在鐵質文物保護中的應用前景
- 48 - 讓科技來保護文物
五 把文物接回家
- 49 -“圓明園之殤”引發的思考和教訓
- 50 - 百年歷史建筑“查公館”平移的啟示
- 51 - 天一閣藏書樓經歷的啟示
- 52 - 一件珍貴文物的最佳歸宿
- 53 - 在考古發掘現場要注意什么?
- 54 - 在考古發掘現場如何起取文物?
- 55 - 文物的預防性保護
- 56 - 文物整理操作基本規范
- 57 - 遺跡遺物相對長久保存的特殊情境
- 58 - 博物館環境控制的重大意義
- 59 - 博物館環境中最重要的指標
- 60 - 保持博物館環境潔凈的方法
- 61 - 如何做好博物館文物防震保護?
六 文物保護工作者指南
- 62 - 文物保護從業者最重要的職業素養
- 63 - 文物保護的科研工作
- 64 - 文物保護修復方案的制訂
- 65 - 文物保護的方法及特點
- 66 - 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
- 67 - 為什么有機質地文物比無機質地文物更脆弱、更難以保存?
- 68 - 文物保護中有“點石成金”術嗎?
- 69 - 中國文物保護學科建設的重要事件
- 70 - 中國文物保護科研工作的主要成果
- 71 - 重要不可移動文物的維修與保護工程
- 72 - 中國水下文物保護大事件
七 他山之石
- 73 - 國際組織對文物保護的定義
- 74 -2022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的新定義
- 75 - 全球文物保護的發展歷程
- 76 - 拉奧孔雕像為什么進行二次修復?
- 77 - 在戰爭中被炸毀的莫斯塔爾古橋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條標準
- 78 - 日本美秀博物館做對了什么?
- 79 -“野馬戰斗機悖論”的啟示
- 80 - 用文物保護理論破解“忒修斯之船悖論”
- 81 - 法國拉斯科洞窟巖畫的悲慘遭遇
八 文明的“金色名片”
- 82 - 文物保護,誰來做?
- 83 - 文物保護,到底保護什么?
- 84 - 文物保護領域對文物的理解與考古學、博物館學一樣嗎?
- 85 - 文物有哪些重要價值?
- 86 - 文物保護能提高文物的價值嗎?
- 87 - 如何正確理解文化與自然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OUV)?
- 88 - 文物的特性
- 89 - 文物的分類
- 90 - 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
- 91 - 文物保護的一般定律
- 92 - 中國的文物保護制度
- 93 - 文物保護的“七字真經”
- 94 - 文物的始狀、原狀、現狀
- 95 - 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
- 96 - 文物古跡保護的“國七條”
- 97 - 文物保護的“四項原則”
- 98 - 文物修復保護的退讓原則
- 99 - 新時代的文物保護理念
- 100 - 新時代的文物工作方針
( 上下滑動瀏覽 )
投票鏈接
為我們投上寶貴的一票吧~
策劃:張思瑩
編輯:張思瑩
審校:柳 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