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fā)布六大平臺
凡發(fā)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fā)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fā)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chuàng)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不久前,我收到了表姐發(fā)來的一封郵件,邀請我參加一場拍賣展。恰巧當時手頭沒有緊要事務,我便決定前往,權當是去湊個熱鬧。
拍賣會上人頭攢動,拍賣的物品琳瑯滿目,但我興致缺缺,僅是隨意瀏覽了一番便將目光移開。然而,隨著拍賣會接近尾聲,工作人員展示的一幅畫作卻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幅月亮圖。淡淡的水墨渲染出濃淡不均的月華,月亮彎如柳葉,懸掛在黝藍的天幕上,幾朵輕盈的云在霧間繚繞,它周圍隱隱透著一絲光亮,那是星星的陪襯。
我隔得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觸摸到畫布上那彎泛著柔光的月亮。
這幅畫的作者是我少年時代的一個玩伴,多年未見,沒想到他在異鄉(xiāng)竟成了一名畫家。
故鄉(xiāng)的月亮是這般地皎潔和清澈啊!透過畫布,我仿佛看到了遙遠的故鄉(xiāng),月亮從東山上升起,清輝灑滿大地,遠山近水、村莊田野都沉浸在一片靜謐和安詳之中。
那時候,我正上小學,他和我是同班的,卻不愛說話。每天放學的路上,都能看到他瘦小的身影,肩上背著個破舊的花布書包,書包的拉鏈都開了條口,只用細麻繩拴著。他總是走得很快,幾乎是奔跑著,書包就在他身后一顛一顛的。有時候我覺得他不愛說話或許是因為他總愛一個人待著,也或許是因為我們之間沒有什么能交流的。
在他的身后,總會有一群同樣背著書包的孩子。但和他不一樣的是,我們嬉笑著追逐,拿著心愛的漂亮玩具,相互間跌跌撞撞,灑下一路歡聲笑語。
玩累了,我們就在村頭的大槐樹下休息,坐在軟綿綿的泥地上,看著朋友新買的小飛機,看著太陽落山,月亮升起,看著大人們從田里干完活慢慢回家,我們才會戀戀不舍地離開。
他家里很窮,穿的衣服很破舊,上面打著補丁,褲子也總是短一截,露出瘦瘦的腳踝。村里的小伙伴們都不愿意和他玩,嫌棄他,說他身上有股怪味兒。大人們也瞧不上他,說他家祖墳沒埋好,才生了這樣一個窮骨頭。
那時候我只知道他父親是個瘸子,一只腳大一只腳小,不能干重活,只能在村里幫人修修補補,勉強糊口。母親是個啞巴,也不大會做事,只會做些簡單的家務活。一家人日子過得很艱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有一次周末,他去山里撿柴火,我沒什么事,也就提議和他一起去,他依然不說話,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
山旁邊有條河,遠遠的我倆就看見河旁邊有一群孩子圍在一起,中間是一個衣著光鮮的孩子,正眉飛色舞地講著什么。走到旁邊就認出了,那個孩子是村主任的兒子,也是我們班的班長。他學習好,長得也壯實,深得老師的喜愛。我們都羨慕他,圍著他討好他,希望他能在老師面前替我們說幾句好話。
村主任的兒子拿著一塊亮晶晶的東西,在我們眼前晃來晃去。我們不知道是什么,都瞪大眼睛盯著看。
“這是我爸從城里給我?guī)Щ貋淼奶牵芎贸缘模銈兌紱]吃過吧?”他得意地說著,剝去了外面的包裝紙,把糖放進嘴里,吧嗒著嘴,一臉的幸福和陶醉。
我們饞得直流口水,紛紛伸出手,希望他也能給我們一塊嘗嘗。他故作大方地掏出幾塊糖,可眨眼的工夫又收了回去。斜睨著我們,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說:“你們這些窮鬼,連飯都吃不飽,還想吃糖?”
瞬間,我們都被激怒了,圍著他推搡,有一個孩子甚至打了他一拳。村主任的兒子疼得齜牙咧嘴,大聲哭喊著,我們見狀不妙,紛紛撒腿逃跑。可村主任的兒子帶著幾個高年級的學生追了上來,我們東躲西藏,卻還是被他們抓住了。
村主任的兒子怒氣沖沖地指著他說:“就是他帶的頭,給我打!”
那幾個高年級的學生便對他拳打腳踢,那時候年紀小,我們都不敢上前阻攔,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被打得鼻青臉腫,嘴角都流出了血。
回到家,他母親看到他臉上的傷,心疼得直流眼淚,比劃著問他這是怎么回事。他搖搖頭,不吭聲,只是默默地坐在灶臺前燒火做飯。他的父親在一旁唉聲嘆氣,拄著拐杖在地上來回走。
我心里很愧疚,因為當時我和他是一起的,他被打,我也有責任。猶豫了一會兒,我決定去找他,代表那些打他的孩子向他道歉。他卻笑了,說:“沒事,他們打我不疼的,我就當是被蚊子咬了一口。”
后來,我偷偷地攢了一些零花錢,去村里的小賣部買了幾塊水果糖,想送給他。沒想到,我剛走到他家門口,就看到他拿著一塊亮晶晶的糖在啃。我心里一愣,想他怎么會有糖吃,莫非他也像村主任的兒子一樣,有個城里的親戚?
我悄悄地走近他,他正出神地望著手里的糖,眼睛里閃爍著光芒。我忍不住問:“你的糖是從哪里來的?”他抬起頭,看見是我,有些慌亂,忙把糖往身后藏。我追上去,搶過他手里的糖,問:“你這糖到底是哪里來的?”
他拗不過我,只好說實話。原來,那糖是他從村主任家扔出來的垃圾堆里撿的,是村主任的兒子吃剩下的。我看著手里的糖,上面沾滿了泥土和污垢,臟兮兮的,嫌棄地把它扔到地上。
他愣住了,眼睛里慢慢地盈滿了淚水。我看著他彎下腰,把那塊被我扔在地上的糖撿起來,小心翼翼地用紙擦干凈,又放進嘴里,吧嗒著嘴,仿佛那是一塊絕世美味。
我驚訝地看著他,不明白他為什么要吃一塊被扔掉的臟糖。他看著我,眼里滿是祈求,說:“其實,糖是甜的,很好吃,你不要嫌棄它,好嗎?”
那一刻,我羞愧難當,為自己的虛榮和勢利感到無地自容。我意識到,我們之間隔著的不只是一塊糖的距離,還有一段無法逾越的鴻溝。
從那以后,我開始疏遠他,不再和他一起玩耍,也不再和他說話。他總是默默地跟在我的身后,看著我和其他孩子一起嬉戲打鬧,眼里滿是羨慕和渴望。
我知道,他渴望能夠融入我們,成為我們中的一員,但他始終無法跨越那道由貧窮和自卑筑成的墻。
再后來,他輟學了,因為家里沒錢供他讀書。他背著破舊的書包,離開了村莊,去了很遠的地方打工。他走后,村莊里似乎少了一道風景,也少了一份熱鬧。
又過了幾年,爸媽在城里買了房,帶著我離開了村莊,我也就一直在城里讀書。村莊在我的記憶里漸漸模糊,而他也在我的世界里漸行漸遠。
直到這次拍賣會結束后,我再次見到了他。他已經不再是那個瘦小、卑微、貧窮的少年,而是一個自信、從容、優(yōu)雅的畫家。他的畫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也寄托了他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和思念。
他說,他這些年走南闖北,打過很多工,也吃過很多苦,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他用畫筆描繪著自己心中的世界,也描繪著那個遙遠而親切的故鄉(xiāng)。
他說,他永遠都忘不了故鄉(xiāng)的月亮,那是他心中最純潔、最明亮的燈。每次看到月亮,都會想起自己的家鄉(xiāng),想起那些和他一起追逐嬉戲的伙伴,想起那些曾經給過他溫暖和關愛的人。
他說,他畫這幅月亮圖,是為了紀念那段逝去的時光,也是為了感謝那些曾經陪伴他走過風雨的人。
我看著他,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他已經不再是那個被人嘲笑和欺凌的窮孩子,而是一個有著自己夢想和追求的畫家。他已經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跨越了那道由貧窮和自卑筑成的墻,成為了一個令人敬佩和羨慕的人。
而我,也在他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些年少時的輕狂和虛榮,那些過往的迷茫和困惑,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遠去。我學會了珍惜和感恩,學會了理解和包容,也學會了用一顆平靜而堅韌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我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的畫很好,我很喜歡。”
他笑了,笑得那么燦爛和溫暖,就像故鄉(xiāng)的月亮一樣。
月光如水,傾瀉而下,透過畫布,灑在我的身上,也灑在他的身上。我們靜靜地站在畫前,仿佛置身于那片遙遠而親切的故鄉(xiāng),聽著山風呼嘯,看著月亮升起,感受著曾經的那份純真和美好。
離開拍賣會場的時候,我買下了那幅月亮圖。我想把它掛在家里,讓它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道風景,也讓我時刻銘記那段關于成長和蛻變的故事。
每次看到它,我都會想起那個瘦小而堅韌的少年,想起我們曾經一起追逐嬉戲的時光,想起那個遙遠而親切的故鄉(xiāng)。那些記憶如同月光一般,柔和而明亮,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溫暖了我內心的世界。
月亮是故鄉(xiāng)的明,也是心靈的燈。它陪伴著我們走過青蔥歲月,見證著我們的成長和蛻變。無論我們走到哪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風雨和坎坷,只要心中有月亮,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就能找到那份純真和美好。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有歡笑,也有淚水,會成功,也會失敗。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善良和堅韌的心,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幸福,就一定能跨越那些看似無法逾越的鴻溝,成為更好的自己。
曾經與我并肩追逐月亮的少年,如今已蛻變?yōu)槿松凶钜鄣囊活w星辰。他的經歷不斷鼓舞我奮勇向前,也讓我堅信,只要內心懷揣夢想,就定能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
作者簡介
楊富艾,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大二在讀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