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以來已經取得了驚人的票房成績,不僅創下149億的票房奇跡,還超過了《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躍居全球影史票房第6位!
《哪吒2》導演餃子和“光線”作為兩大出品方,更是憑借這部佳作賺到盆滿缽滿!
據悉,《哪吒2》的盈利至少在40億以上,這意味著餃子和“光線”按照五五分賬的話,各自都能獲得20億以上的盈利。
如今《哪吒2》已大獲成功,而對比《哪吒1》的出品方分布來看,有一個人必定腸子都悔青了,這個人便是曾成功導演《大圣歸來》和《深海》的田曉鵬。
1、《哪吒2》背后資本巨變
在拍攝《哪吒1》的時候,根據出品方的分布不難發現,除了餃子導演的“可可豆動畫影視”和“光線”之外,另一個占據主要位置的便是“十月傳媒”,而這家公司就是田曉鵬所有。
值得一提的是,這5家出品方當中,第一位是“光線”,第二位則是“彩條”,其次是“可可豆”,最后便是“十月傳媒”。
而實際上,“十月傳媒”和“光線”的關系十分緊密,而且《哪吒1》上映后的票房是50.35億,“十月傳媒”自然取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不出意外的話,是不可能放棄《哪吒2》這塊“蛋糕”的。
但到了《哪吒2》,雖然出品方依然還是5家,但“十月傳媒”明顯已經被“踢出局”。
這一點確實令人有些意外,畢竟憑借“十月傳媒”和“光線”的關系,以及曾參與制作《哪吒1》,無論如何都應該繼續參與《哪吒2》的制作團隊。
但最終結果卻是,“十月傳媒”只是參與了《哪吒2》的前期測試,卻沒有參與制作。
2、選擇錯誤?
實際上,將時間線往前推就不難發現,其實并非“十月傳媒”對《哪吒2》毫無興趣,而是當時已經做出了其他選擇。
這個選擇便是《三體》,對于“十月傳媒”來說,《三體》當時是作為公司首部真人電影進行傾力打造的。
而且這個項目是從2020年6月開始,而《哪吒2》前后一共制作了5年時間,從中不難發現,“十月傳媒”當時并非放棄了《哪吒2》,而是選擇了《三體》。
可結果卻是,《三體》最終被“截胡”,雖然中間的過程沒有對外開放,但眾所周知,2024年6月,張藝謀導演已經被確定負責該項目。
這意味著,田曉鵬連同他的“十月傳媒”再次被“踢出局”。
3、《大圣歸來》成為過去
田曉鵬的“十月傳媒”在前后4年時間里,由于決策錯誤,以及拓寬業務失敗,最終導致錯過了《哪吒2》,現在想想真是腸子都悔青了。
回想《大圣歸來》上映時,曾創造了9.54億的票房成績,這表示,“十月傳媒”實力不容小覷,雖然《大圣歸來》所取得的票房早已被《哪吒2》碾壓。
但相信在《哪吒2》的帶動下,國漫將來必定會大放異彩,也期待田曉鵬的“十月傳媒”在將來制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