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檔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任務,徹底激活了沉寂多時的電影市場,不僅擴大了盤子還提振了整個行業的信心,但可惜的是,在《哪吒之魔童鬧海》現象級的虹吸效應之下,其它影片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能真正笑出來的演員恐怕不多,特別是一直以來在圈內外被熱情探討的“電影小生”,無論你是“流量天花板”還是“紫微星新人”,都難逃折戟沉沙的結局。
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下近年來電影小生們的大銀幕成績,幾番“暗換座次”之后,目前呈現出了一種怎樣的格局生態?
朱一龍“85后”第一人,“90后”尚需努力
眾所周知,電影這個“大舞臺”的中流砥柱一直是演技精湛、國民度極高的中年男演員,沈騰、吳京、黃渤、張譯、王寶強這“五大中生”吃下了市場中絕大多數的“蛋糕”,留給年輕人耕耘、發揮的空間寥寥無幾。且不同于“中生”們已經處在“穩坐釣魚臺”的職業階段,電影小生大部分可替代性極高,格局很難固化,有人絕地逆襲,也有人在無奈中下落。
縱觀最近幾年的電影市場,真正拿出了相對漂亮的成績單的電影小生,只有85后的朱一龍、王傳君,90后的張藝興、彭昱暢,95后的劉昊然、王一博、于適和00后的易烊千璽。
85后電影小生中,朱一龍屬于發力較晚的,在不少同年齡段演員都已經頻頻和大導合作時,他的資源主要還集中在電視劇領域,不過,一部聚焦邊緣小人物,主打“溫情好哭”的《人生大事》讓他順利榮膺金雞獎影帝,資源也迎來了三級跳,后續作品《消失的她》《河邊的錯誤》與市場中的同類型項目相比都有著不錯的成績,目前,朱一龍可以說已經是名副其實的85后第一人。
同樣是異軍突起,王傳君的“路線”則與朱一龍完全不同,他先以《我不是藥神》《孤注一擲》中表演空間比較大的配角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再一步步升級做到《默殺》中“一番”男主,他的優勢是個人風格鮮明,在犯罪、懸疑這個主流電影賽道中有著其他演員望塵莫及的市場認知度。
有人上桌,就有人flop,之前在“85后”里位次靠前的黃軒和井柏然近兩年頹勢明顯,馬上就要掉出頭部領軍的行列,這可能與他們的戲路以文藝青年見長有關,近幾年,自我表達重于大眾共情的文藝片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很難收獲不錯的成績,也連帶著影響了他們在市場中的資源續航。黃軒倒是及時做出了“轉型”的嘗試,但就《蛟龍行動》目前的成績來看,他飾演的“硬漢”市場接受度并不算高。
90后電影小生中,張藝興是流量演員中憑借精準“選本”拿下市場認可的代表性人物,《一出好戲》里,黃渤為他量身打造的小興一角,讓他避開了當時“流量演電影必然‘滑鐵盧’”的困境,2023年大爆的《孤注一擲》又讓他成為了90后單片一番票房TOP1演員。
彭昱暢則多年來穩扎穩打,是娛樂圈中“青年演技派”的代表,路人緣良好是他最大的武器,樣貌不算出挑的他擅長飾演掙扎在生活浪潮中的“小人物”,例如,《云邊有個小賣部》中迷失自我的普通青年劉十三,以及《我們一起搖太陽》中身患重癥依然樂觀的呂途,后者還讓他拿下了金鹿獎影帝和金雞獎最佳男主的提名。
此外,肖戰也是盤點90后電影小生時不得不提的一位,誠然,電影不是電視劇,它面向的是全圈層,《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說明,即使死忠粉體量龐大,對電影票房的作用也僅僅在沖預售上,難以撼動最終成績。《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被觀眾詬病的點主要集中在電影本身,而非肖戰的演技,他仍然手握正午陽光出品的電影《得閑謹制》這一頭部資源,在電影市場站穩腳跟還是中道崩殂,或許還要等該項目上映才能揭曉。
“95后”劉昊然領銜,“00后”易烊千璽一枝獨秀
95后電影小生中的“領頭羊”角色非劉昊然莫屬,春節檔過后,他主演的電影累計票房突破200億,在中國影史排名第六,在同年齡段的演員中更是一騎絕塵。和其他競爭對手相比,他最幸運的就是和“產品經理”陳思誠深度綁定,對于目前的國產電影市場來說,“唐探”系列是難得的品控穩定,且愈戰愈勇的大IP,能成為該系列的重要主創,說是“躺贏”也毫不夸張。
不過風光之下,亦有隱憂,一直以來,清澈、干凈的“少年感”都是他得以俘獲粉絲的“殺手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獨家的“少年感”能保持多久誰也不知道,他個人想必也有此焦慮,所以才頻頻嘗試轉型,文藝片《燃冬》中他蓄須扮起了糙漢,《解密》中他更是徹底顛覆形象,以地中海禿頂的扮相示人,可是從這兩部電影的口碑來看,他轉型的市場接受度并不是很高,如何突破對“唐探”系列的依賴,找對自己轉型后的戲路?如果他希望未來職業生涯再度進階,這是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和張藝興一樣,王一博開始在電影圈打拼后,并沒有被流量藝人的身份嚴重“拖后腿”,反而融入的還不錯。單純從演技來說,王一博在同年段的演員中算不上優勢巨大,但他勝在在項目選擇上非常懂得揚長避短,體現自身的特點。例如《無名》中冷峻孤獨,為了信念忍辱負重的葉先生一角就非常貼合他本人的性格與氣質,《熱烈》中熱愛街舞的陳爍一角更是像為他量身訂做的一樣,將舞蹈與表演有機的融為一體,也得到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的肯定。
比起其他電影小生先靠爆款電視劇站穩腳跟,再一步步打入電影市場的奮斗路徑,于適的成名之路相對比較特殊,是近兩年內娛難得一見的“純血電影流量”。2023年,《封神》第一部締造了口碑逆襲的神話,于適也從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演員搖身一變成為頂流新星,在“封神訓練營”中練就的騎馬、射箭等個人技藝,以及極具荷爾蒙的獨特氣質,讓他在市場上千篇一律的“古偶男星”中看起來很有核心競爭力。
但一夜爆紅之后,他接下來的進階之路卻沒有想象中順利,《歡迎來到我身邊》沒有在市場中砸出水花還可以說是題材所限,《封神2》《蛟龍行動》這兩部春節檔大片同時折戟,確實是給他的星途狠狠潑了一盆涼水,不過和肖戰一樣,他手中仍然握有業內頂級資源,與吳京、謝霆鋒、李連杰合作的《鏢人》,也許能讓他在未來扳回一城。
00后電影小生中,易烊千璽仍舊是一枝獨秀、斷層領先,他主演的電影累計票房已經突破197億,中國影史排名第八,在一眾“小生”中僅次于劉昊然。國家話劇院考編事件后,易烊千璽低調了近兩年,演藝生涯也進入了調整期,去年,沉淀過后的他帶來了新作《小小的我》,飾演不向命運低頭的腦癱少年劉春和,無論是在臺詞還是在肢體動作方面,處理難度都極大,易烊千璽通過精準、細膩的演繹收獲了不少觀眾的好評。目前,他手上的電影存貨還有畢贛導演的《狂野時代》和婁燁導演的《三個字》,以文藝片為主,奔著拿獎去的意思十分強烈,當然,商業價值不足也是這類項目的“雙刃劍”,能否對易烊千璽的職業生涯產生加持,還要等作品上映后再看。
另外,胡先煦也是早就被業內押寶的00后,表演松弛有靈性是他的特色,但近幾年他雖然上線了好幾部作品,卻都未取得太好的成績,沒有找到一個穩定的合適自己的戲路是胡先煦目前最大的問題,好在他年紀尚小,還有機會與市場繼續磨合。
風口變幻,如何選擇賽道才能無往不勝?
近幾年,國產電影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生態更迭與重構,有些賽道從欣欣向榮步入了頹勢漸顯的階段,有些賽道則正在默默崛起。“電影小生”們該如何通過精準選擇類型賽道,實現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贏?這是一個復雜難解的問題。但是,通過上文中的盤點,我們還是可以簡單總結出一些電影小生的“選本指南”。
第一,主旋律軍事大片已經走過最高點,進入下滑期。從2018年的《紅海行動》開始,“博納”系軍事題材工業大片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口碑與票房雙豐收,賺得盆滿缽滿,《長津湖》更是讓該賽道走向了巔峰,至今仍停留在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的第二位,可誰也想不到這竟然是最后的輝煌,《蛟龍行動》在春節檔的慘敗把該類型的不再流行首次擺到了臺面上。過往,這類作品還可以主打民族自信來引發共情,但在當下,內娛用戶可以從多維度體會到我國國力的日益增強,為國家感到由衷自豪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對這種還在延續過往套路的軍事工業大片,他們必然會感到審美疲勞。
和主旋律軍事大片同樣歷經浮沉的還有黃景瑜、歐豪這樣的硬漢專業戶,隨著賽道退潮,他們只能逐漸讓出頭部電影小生的位置,黃景瑜選擇把事業中心轉回到電視劇領域繼續“服兵役”,未來想要涉足這一賽道的電影小生也需要“三思”。
第二,不要迷信大導、大男主、大制作。我們經常說,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盲目迷信大導、大男主、大制作,未必就能順理成章的收獲成功。
當下市場中所謂的“大導”,大部分都是第五、第六代導演和跟他們同年齡段的一些港臺“大佬”,這些人的事業巔峰期早已經被留在了昨天,近年來創作能力肉眼可見的衰退,對于新一代觀眾審美的把握能力甚至不如郭帆、餃子等這些成長于新媒體時代的年輕導演,徐克執導的《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在內容上無法掩飾的“過時感”,就印證了這一問題。
同樣的,對于電影小生來說,“大男主”更是豪賭和冒險的代名詞,如果電影成功,做一番男主自然可以收割全部紅利,但是失敗也需要風險自擔,不如穩扎穩打,選擇做“雙男主”中的二番被中生“帶飛”,例如《無名》中梁朝偉和王一博,《唐人街探案》中的王寶強和劉昊然等等,有觀眾緣和市場認可度更高的演員沖在前面,能為作品降低太多的風險。
當然,一直做綠葉,勢必會限制自己的表演空間,想要進階做絕對主角,可以考慮布局一些“小而美”的項目,這類作品的優勢除了可以為電影小生量身打造適合的角色人設,最大程度上展現出他們的業務能力,還“船小好調頭”,失敗了也不會對口碑造成太大的傷害。
第三,“作者性”太強的文藝片可能是“毒餅”,塑造高共情“小人物”利于拿獎。市場僧多粥少,電影小生想要升咖,得到主流獎項認可是一個重要途徑,商業大片于票房上有巨大優勢,獎項上卻未必,“小而美”項目一般包括文藝片和劇情片,除了上文中的一些特點,在“沖獎”方面也很容易成為意想不到的“黑馬”。
但在文藝片這一賽道,電影小生一定要謹慎選擇,這類作品中往往有導演太多的自我表達,有時候可能會出現自我陶醉、不接地氣的現象,影響了影片的成色,到最后落入票房和口碑雙失的境地,劉昊然的《燃冬》和朱一龍的《負負得正》都是沉痛的教訓。
所以,在布局小制作電影方面,最好選擇一些內容不懸浮且強共情的作品,特別是出演“邊緣小人物”,可是近年來電影小生眼中的“香餑餑”,角色跌宕起伏的命運能夠為演員提供充分的表演空間,堪稱“沖獎必備”,從《人生大事》《我們一起搖太陽》到《小小的我》,案例比比皆是,甚至不久后張藝興也將攜《不說話的愛》加入這一大軍。
總而言之,在當下的電影市場中,能夠給到年輕演員的賽道選擇其實并不算多,女性主義作品和虛擬IP的崛起,也在不斷蠶食著電影小生們的發展空間,想要在競爭激烈的氛圍中站穩腳跟,除了要看準風口,切忌逆勢而行,還需持續輸出優質作品,以專業為錨構筑生存根基,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