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和煦,萬物萌新。3月12日,在第47個中國植樹節到來之際,保定市競秀公園第六期"自然學堂"暨植綠護綠主題活動如期舉行。新秀小學、保定市第十七中學及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百余名師生,通過分級實踐、專業指導的沉浸式體驗,為城市公園注入生態活力。
活動自3月11日啟動,形成"大學生技術養護-中學生科學管護-小學生基礎種植"的階梯式教育體系。在牡丹園內,30名大學生志愿者在園藝師指導下,手持專業修剪工具進行春季修剪。"保留3至5個主枝,側枝保留2至3個芽點。"保定工匠、競秀公園技師王鵬邊示范邊講解,學生們通過實踐掌握了疏剪、短截等專業技術。
3月12日,植樹節當天,保定市第十七中學學生在碧桃園開展返青養護。分組進行枝條修剪、樹穴開挖和灌溉作業,并懸掛精心制作的心愿卡,表達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新秀小學的種植區則充滿童趣,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完成500余株黃楊栽植,給公園增添一抹生機勃勃的春意。
此次活動中,踐行了"公園+科普" 的創新理念,讓大家在親身體驗植綠護綠的同時,深入了解植物特性、生態價值,將綠色行動與知識傳播有機融合。保定市環保志愿者協會、競秀公園“市民園長”孫建新表示,通過建立"理論授課-實踐操作-持續觀察"的完整鏈條,使青少年盡可能的接觸自然,接觸生態,從而讓大家養成一個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的好習慣。
據介紹,競秀公園自然學堂自2023年創建以來,已形成包含“公園+生態、文化、科普、藝術、康養”5大類實踐課程的教學體系。未來將深化"公園科普"常態化機制,持續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更多學生于親身實踐里感悟綠色生態魅力,在趣味互動中收獲科學知識,進而成長為綠色理念的堅定傳播者與生態文明的積極踐行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通過這次植樹節活動,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不僅為競秀公園增添了一抹綠色,更在心中種下了環保的種子。大家深刻地認識到,植綠護綠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共筑美好的春天盛景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顆愛護環境、珍惜自然資源的種子會在大家的心中生根發芽,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到城市園林綠化事業中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