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總結:
-新加坡“99對1”房產交易被嚴查,現在還遠未結束,已有人被判坐牢
-“99對1”交易曾是很多無良房產中介力推的購房方式,卻讓一些不知情的買房者至今仍承受苦果
-“99對1”交易頻出也和買房稅調高息息相關,多輪房屋降溫政策讓一些人為了省錢鋌而走險
新加坡第一期“99對1”的交易看似在上個月末(2月28日)落下帷幕,56歲的母親黃女士和26歲的兒子陳先生因在房產購買中,使用“99對1”的方式逃稅,并向當局提供假信息進行誤導,而最終判刑,兩人雙雙被判坐牢兩周。
圖源:早報
但實際上,案件的余波遠未結束。
在“99對1”房產交易發酵之時,一家負責房地產交易的律師事務所近期也深陷官司泥淖。
而將律師事務所告上法庭的,并不是新加坡首例“99對1”案件的母子,而是另一位43歲的商人Melvin李先生!
他聲稱自己從服兵役開始就認識的房產中介向他透露過,律所和銀行都知曉這一筆“99對1”的交易!而且還向他保證此前的操作都沒有出現過問題,所以他才會聽從了建議。
可最終他卻被新加坡國內稅務局IRAS告知需要承擔全額的ABSD以及相應的附加費,為此他被索賠了120萬新幣!
這讓他大為震怒,一腔真情錯付,于是一怒之下直接起訴律所,成為首宗購房者因“99對1”交易,將房產經紀和律師所告上法庭的案件。
不過,律所方面最近否認指控,表示他們僅為這起房產交易轉讓提供過協助。
但不管如何,隨著新加坡當局對這類交易審查越來越嚴,似乎更多人和機構都被牽涉進來了......
來源:Business Times
“99對1”,一個灰色地帶的交易
獨成立前的
!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實況實況政府雖然多
在新加坡的各社交媒體中,討論“99對1”的內容下方回復和討論的積極性一直都相當高!不僅是因為IRAS從去年開始針對“99對1”這一行為進行的廣泛調查……
其實更是因為……嗯……那個……
大部分購買過本地房產的人,其實或多或少、即便不被“強烈建議”,也一定聽說過“99對1”的操作。
什么是“99對1”交易法?“99對1”或“100賣1”交易法,是指首次購房者在執行選購權書(OTP)后,將1%的權益轉讓給近親,以規避高額稅費(主要是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
圖源:網絡
這曾經一度被認為相對安全的灰色地帶,因此才會讓很多人在這波IRAS展開調查后心有余悸!有些人擔心自己是中招的那一個,有人則對“99對1”的操作避如蛇蝎!
其實家庭成員共同購房,其中一個占99%,另一個占1%本身的技術操作,并不違反新加坡的法律,因為根據新加坡的規定,如果A不擁有房產、且不受ABSD的約束。
而B作為A的家人,受到ABSD的約束。
兩人想要通過99%和1%的方式共同購買房產,則將基于買家背景的最高ABSD利率來繳稅。
也就是說,只要A和B共同購買,不管誰是1%,都要按照最高的那個人的稅收來繳。
但慢慢地,市場根據這類規定發展出了另一套逃避稅收的詭異操作,即首先讓不受ABSD約束的A買下100%的房產,不久之后再將1%的房產賣給B,此時其實產生了兩筆交易,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共同購買”,那么B只需要支付1%房產價值的ABSD。
而如今新加坡稅務局IRAS真正要抓的就是后者這種故意規避稅收繳納的違法操作。
因此各位已經擁有了房產,或者關注這一行業的椰友不用恐慌,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本地首例判刑的這對母子就知道,他們不僅在”99對1”的房產交易中明知故犯,還做了相當多令守法公民們匪夷所思的行徑!
圖源:見水印
在上面案件中,兒子陳先生想要在2021年9月24日購買一套公寓,價值111.3萬新幣。
但當時他失業了,根本沒有辦法獲得貸款,唯一的方法就是和自己的母親共同購買這套房子,然后以母親的資格去申請貸款。
但此時問題來了,雖然兒子陳先生名下沒有房產,所以無需繳納ABSD,但母親卻是受ABSD約束者,名下擁有另一處房產。
這意味著如果他們為了獲得貸款而共同購買,則需要繳納全額的ABSD。
于是他采取了“99對1”的方式,在2021年9月27日以11130新幣的價格將房產的1%份額賣給了自己的母親。
之后IRAS的官員查到了這一筆交易記錄,要求兒子提供他和母親之間的貸款銀行、房地產經紀人和其他相關方的通信記錄。
但在官方已經調查到頭上的時候,陳先生選了繼續撒謊、抵賴和抵抗。
他和母親先模擬進行了多個對自己有利的回復對話,然后將洗白的偽造聊天記錄發給了IRAS官員。
圖源:網絡示意圖
除了偽造自己和母親之間的對話,掩蓋自己早就有逃稅的意圖知法犯法外,他還提交了一份他們與銀行經理的WhatsApp對話記錄,但其實里面的聊天副本根本不完整!
因為陳先生已經提前刪除了109條Whatsapp上有關“99對1”逃稅計劃的信息!
但這些小動作顯然沒有逃過IRAS的法眼,他們多次要求陳先生提供完整的聊天記錄,對方則裝死拒不配合。
之后IRAS又質問對方,為什么聊天記錄中都沒有包括購房細節的討論,他又撒謊說這些關鍵對話是通過電話的方式溝通,沒有留下信息記錄。
最終IRAS認定母子二人應補繳130770新幣的ABSD以及支付額外的50%的附加罰款,即65389新幣!
而且這對兩人頑強抵賴、拒不配合當局的調查、還故意偽造證據誤導官方的惡劣行為,在2月份的庭審中判處了兩周的監禁!
“99對1”帶來了無盡麻煩
獨成立前的
!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實況實況政府雖然多
這對母子縱然有錯,但外行人又如何知道“99對1”操作的細節?
退一萬步來說,在這其中提供咨詢信息服務的房屋中介、進行法律文件工作的律師事務所、甚至提供貸款的銀行,就真的一點都沒錯么?
和文章開頭母子二人知法犯法不同,另一起案件的原告李先生就覺得自己真的老無辜了!純純是被中介商、律師事務所給帶進了溝里!
李先生在很早之前,曾經找這位認識很久的房屋房屋經紀人出售了自己父母的有地房產,之后購買了一套半獨立的住宅。
但因為這套房子在李先生的哥哥和嫂子名下,后來父母說希望自己名下也能擁有房產,這樣才能經濟安全。
李先生就找到之前的房屋經紀人咨詢方案,而對方建議他購買新的公寓項目。
當時在李先生在意識到父母年紀大了且已經退休的情況下無法獲得銀行貸款,就想著要放棄,但房屋經紀人還繼續勸說他購買,并 建議李先生從父母手中將兩處房產各買1%的股份,以李先生的名義貸款,還只需要繳納1%的ABSD。
因為對方言之鑿鑿地表示,自己的建議是合法的!而且也組成了包括被告律所在內的法務團隊和一家銀行團隊來共同完成這筆交易,所有人都知道并曾經參加過“99對1”的案例。 這才讓李先生聽信了對方的話,購買下了兩套房產。
但當李先生知道新加坡國內稅務局正在對“99對1”的交易進行調查,他趕快主動寫信給稅務人員向官方積極澄清了這些交易的合法性。
而新加坡稅務局在2024年10月通知李先生,交易違反了《印花稅法》,他必須承擔全額ABSD和以下附加費:
某公寓的343521新幣ABSD
該公寓的額外附加費17176新幣
某公寓的786856 新幣 ABSD
以及該公寓的額外附加費39342新幣
總計接近120萬新幣!
李先生認為就是因為房屋經紀和律所法律團隊給了自己錯誤的建議,本來明明不用買的房子——買了;結果被忽悠著買了兩套,補繳了25%的三套房產ABSD。
簡直被忽悠瘸了?。嵟?!
于是一氣之下將自己的房屋經紀、代理商和律所都告上了法庭!
沒有法外之地,鉆漏洞需謹慎
獨成立前的
!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實況實況政府雖然多
從2023年開始,新加坡國內稅務局開始對“99對1”交易進行嚴查!
根據統計,從2018年到2021年之間,新加坡本地一共有479個私宅交易涉及了“99對1”的手法,占到了總體交易量的0.5%!
在2023年4月26日,IRAS表示舉報者如果提供信息和文件,讓國家可以追回稅款,則將其中追回款項的15%作為獎金,獎賞給舉報者。
上限為10萬新幣!
圖源:早報
2024年,稅務局通過調查發現,截止當年4月,有166宗私人住宅交易利用了“99對1”的手法,如果當局全部追回,印花稅和附加費可高達6000萬新幣!
但是,新加坡近年來”99對1”的手法比例增加主要還是和快速上漲的房價、與政府為了降溫房市不斷上調的印花稅有關。
2021年12月16日發布的降溫措施:
新加坡公民
第一套房地產免征ABSD
第二套房產的稅率從12%提高到17%
第三套及以上的房產,稅率從15%提高到了25%
永久居民
第一套房產:稅率從5%提高至15%。
第二套房產:稅率從15%提高至25%。
第三套及以上房產:稅率從15%提高至25%。
外國買家:
所有房產:稅率從20%提高至30%。
之后在2023年4月27日繼續進行調整:
新加坡公民:
第二套房產:稅率從17%提高至20%。
第三套及以上房產:稅率從25%提高至30%。
新加坡永久居民:
第二套房產:稅率從25%提高至30%。
第三套及以上房產:稅率從25%提高至35%。
外國買家:
所有房產:稅率從30%提高至60%。
快速變化上漲的ABSD是市場買家鋌而走險的根本原因,因此也引發IRAS的關注和嚴查!
有網友總結得很好:
當一個不懂法律知識的買家,碰到了一個貪婪的經紀人和法律顧問團隊,人性貪小便宜的心就會誘使他們走進真正的陷阱。
新加坡的每一條法律其實都經過了嚴密的考量和制訂,而僅存不多的漏洞是絕不可觸碰的灰色地帶。
鋌而走險伴隨的是更大的風險暴露與損失!
在相關帖子的評論中,一位網友給出了最誠懇的忠告:永遠不要欺騙稅務官!這是讓人最慘痛的教訓!
圖源:reddi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