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印度海軍,大家都很習慣他們的操作,最經典就是維修潛艇的時候潛艇開火,將自己擊沉在港內,頗有引刀成一快,不復做馬牛的豪情,而且一次性的,二戰后潛艇擊沉潛艇,潛艇被潛艇擊沉,兩個冠軍都被印度拿了。所以印度出什么事,大家都覺得這才是天道。
從3月6日開始,互聯網上又有一段視頻,說是印度海軍蘭維爾號驅逐艦,試射一枚新研發的“超級巴拉克”反艦導彈,導彈剛飛出去就直奔驅逐艦上層建筑。
大家照例,可以在很多平臺上,比如微博,各個短視頻平臺,找這個消息,大把大把的。
任何人,如果關注全球海軍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其實都不難看出來,視頻畫面上的艦艇,基本就是美國海軍伯克級的樣子,印度可沒有伯克級,蘭維爾印度向蘇聯訂購的6艘61型驅逐艦的第4艘,1986年服役的老船了。看著畫面上的伯克級,讓我相信這是蘇聯61型,實在有點難為我了。
再說超級巴拉克導彈,印度海軍的巴拉克導彈是印度從以色列引進的防空導彈,最早用的是巴拉克1型,后來和印度和以色列聯合研制巴拉克II型,巴拉克8型,都是瘦瘦小小的牙簽一樣的中近程防空導彈。結果在鳳凰網環球軍情雜談轉賬的文章里,巴拉克變成了反艦導彈,并且編了故事,說其核心技術,比如如導引頭部件,仍依賴俄羅斯。拜托,巴拉克8雖然號稱是印度以色列聯合研制的,但是絕大多數研制工作是在以色列完成的,美國海軍LCS也考慮使用這種導彈,美國海軍敢用俄羅斯導引頭么?
然后說原理概念,如果發射一枚魚雷,魚雷掉頭回來把自己艦艇打了,這不奇怪。因為很多反潛魚雷射程不是很大,發射出去后,魚雷上的主被動聲吶導引頭開機搜索水下潛艇,如果沒有發現目標,它會進入轉圈搜索模式,有可能轉了半圈后正好看見自己的潛艇,因為沒走出去多遠,解放軍當年試驗反潛魚雷的時候,就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魚雷回頭把自己核潛艇打了,好在研制過程中,魚雷不裝戰雷頭,沒有戰斗部,就是在潛艇上撞了一下。
但是反艦導彈做不到啊,反艦導彈沒有短距離掉頭的本身,因為氣動外形就做不到。而且反艦導彈發射后,是在發射平臺控制下,或者依靠慣性導航飛到目標區附近,彈上雷達或者紅外導引頭才開機搜索目標。從導彈控制制導原理過程講,這個視頻就和漫威的神劇差不多了。
最后,什么軍事裝備知識都不需要的情況下,看視頻畫面也能分別,這段視頻照例還是武裝突襲3游戲視頻。俗話說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國內各路詐騙精英,憑著一個武裝突襲3游戲,在過去一年里,應該也騙了幾十億人次了吧?有道是賊不走空,永遠是能讓90%以上的網民上當。
上面說的這些,都不是最離譜的。畢竟國內的國防科普教育這么多年來都是以口號為主,沒什么含金量,所以絕大多數人確實不懂,沒有分辨真假的技術基礎,容易誤傳誤信,這不奇怪。
但是我問了一個熟人,我說你怎么也信這個。他說這也是假的?他是聽一個著名空軍少將說的。我一看,又是寫《超限戰》,主張放棄臺灣和南海那個空軍少將。部隊的榮譽和臉面,又被各軍兵種里的這類人打了。
這下可好,在犯傻丟人這條賽道上,我們的高端資深選手,已經追上臺灣的土房哥和印度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