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莞韶教育精準幫扶行動,推動韶關市教育研究工作高質量發展,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和教研隊伍,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于2025年3月4-6日開展了走進粵東西北(韶關)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研幫扶活動。本次省心理教研幫扶活動歷時三天,活動分為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專家講座、教研座談等內容,活動內容豐富,過程務實,幫扶實效顯著。
同課異構,精彩紛呈
3月4日下午,由省心理健康教研員徐航航老師帶領的東莞心理幫扶專家團隊教師與韶關市同課異構的授課教師及其團隊碰面,按學段情況分別在活動承辦學校韶關市湞江區執信小學、韶關市第一中學初中和高中部,開展集體備課和試課工作,為第二天的同課異構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小學篇
2025年3月5日上午,在韶關市湞江區執信小學,來自東莞市東莞外國語學校的心理老師周琦帶來了一場主題新穎、內容生動的心理健康課——《誰是顏值主考官》。周琦老師以“顏值”為切入點,通過趣味互動游戲、小組分享等形式,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美好與長處。課堂上,她巧妙設置“相互夸夸”的環節,讓學生以第三人稱視角書寫同伴的優勢,鼓勵學生挖掘自身內在價值。本堂課聚焦青少年成長中的“顏值焦慮”現象,深化了學生對“美”的理性認知,引導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接納自己,展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性與實效性。
接著,韶關市曲江區城南小學的心理老師龔育華帶來了《掌握自我》這一別出心裁的課程。龔育華老師以“掌印”作為整堂課的靈魂線索,引領學生們踏上了一場發現自我的探索之旅。在課堂上,龔育華老師設計了“續寫掌印”這一富有創意的環節。學生在掌印上寫下自己的多種特點,并且讓同伴留下對自己的認識,這一舉動如同一面鏡子,讓學生從他人的視角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本堂課不僅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自我的認識與理解,更教會了學生如何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接納自己,從而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地掌握自我,勇敢前行。
在小組評課議課環節中,大家各抒己見,既有對課堂亮點的充分肯定,也提出了中肯的改進建議。各小組選派代表依次總結了小組討論的成果,代表們從不同角度對課堂進行了點評,既有對教學設計的細致分析,也有對課堂效果的深入探討。
在小組代表分享結束后,送教團隊專家鄭清年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精彩點評。鄭清年老師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入剖析了課堂教學中的亮點,并對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提出了寶貴建議。她強調,教師在課堂上應注重提出有意義的、符合學生學情的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同時,教學重點應明確具體,教學內容需保持連貫性。此外,鄭老師還指出,教師應具備靈活應對課堂突發情況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課堂駕馭能力。
☆初中篇
在韶關市第一中學初中部,東莞市松山湖北區學校李燁老師為初二學生帶來了《思維進化大冒險》,她通過進化初體驗、雙重思維關卡、解碼思維寶箱、韌性鍛造工坊等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平衡擺放12根釘子的任務,激發學生的自主嘗試和思考,讓他們更清晰地認識到失敗并不可怕,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到什么,直接轉化學生對失敗的看法,了解并體會成長型的思維模式。課后學生反饋良好,表示對失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了解了成長型思維的內涵。
接著,廣東北江中學劉玉蓮老師開展了主題為《學習成長加速器——成長型思維訓練》的心理健康課堂。劉玉蓮老師介紹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通過視頻、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理解成長型思維的重要性。課堂上,學生還學習了五種成長型思維法寶,并嘗試用成長型思維幫助同學解決問題。最后,老師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嘗試用成長型思維看待現實生活中的事情。
在初中組,聽課老師紛紛表示,兩節課緊扣學情,一動一靜各有特色,通過此次觀摩收獲良多。隨后,在專家點評環節中,徐航航老師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一是要教研精細化,課堂是開放的,是生成的,要充分信任學生。二是豐富自己的教學模式。徐航航老師分享了“起承轉合”的教學模式,“起”是激活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和感覺;“承”是拆解課堂概念,讓學生對話題有一定了解;“轉”是學生對這一話題的心理轉化;“合”是知行合一,將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延續到課堂之外。專家們的答疑耐心細致,點評專業中肯、富有洞見,為參會老師們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
☆高中篇
在韶關市第一中學高中部,東莞市第八高級中學李繁玲老師為高二學生率先帶來《周日拯救計劃》。她深入剖析周一到周六拖延的原因,助力學生了解拖延內涵,各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逐步引導學生提升執行力水平,緩解拖延行為。
韶關市第一中學劉金連老師則以《拖延觀察室》為題,通過學生情景劇表演,深入覺察自身拖延行為的原因,課堂既生動又富有深度。
在高中組,東莞專家團隊侯瑞靈老師認為李繁玲老師和劉金連老師的課各有亮點,教學思路清晰。李繁玲老師的導入語言風格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拖延心理地圖”的設置有效地引導學生了解自己面臨“拖延”時的心理活動。李繁玲老師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貼近學生的心理,但在每個環節的銜接上可以再優化一下,應對卡的部分可以再聚焦一點。劉金連老師將“拖延”分為了“主動拖延”和“被動拖延”,學生在“拖延”這個問題上感覺到被支持和被接納,舉的例子是作業、考試等等,貼近學生的生活。劉金連老師的冥想部分可以在時間上適當延長,亦可以將冥想環節設置在應用策略之前。侯瑞靈老師認為,兩位老師做得非常好的一點是將問題“外化”,即將“拖延”這種心理和學生分離開,使學生更好進入課堂,避免對抗心理。
專家講座,啟智潤心
3月5日下午,在韶關市湞江區執信小學開展了面向韶關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代表的專家講座。第一場講座,來自東莞市華僑中學的心理教師鄭清年,帶來題為《連上精彩的WIFI——我心中的一節好課》講座。鄭清年老師從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定位、我心中的一節好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雷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案例點評四個方面進行深入講解,整個過程圖文并茂,案例翔實,表述嚴謹。鄭清年老師講述結束后,與會老師提出疑問,如何備好學生的學情。鄭清年老師從政策文件、參考書籍等方面給出建議,鄭清年老師提出,除了深入研讀國家發布的政策、綱要以及相關專業書籍外,還可以多與學生交流,深入學生,才能更好了解學情。
第二場講座的主講專家為東莞市萬江中學心理教師侯瑞靈老師,為大家帶來題為《點亮心燈,護航成長——中小學心理輔導的核心與邊界》的講座,侯瑞靈老師從“一條小魚”的案例入手,詳細講解了危機干預的處理。之后通過心理輔導的核心理念、心理輔導的實施路徑、心理輔導的工作邊界三個部分的講解,深入淺出地闡明中小學心理輔導的核心與邊界。
講座的最后,徐航航老師進行活動總結。徐航航老師感謝東莞送教團隊和韶關教研團隊用心的前期準備和精彩授課,同時,對心理老師的發展提出了幾點期望:一是心理老師要守住學生心理安全的底線;二是心理老師要用好心理課堂、心理輔導兩個陣地;三是心理老師要培養上課能力,輔導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四是心理老師要建立孩子、職場、群眾、專業的話語體系。
座談交流,對話美好
3月6日上午,在韶關市第一中學會議室召開了教研成果分享與交流座談會,省送教團隊及韶關市以及縣市區心理健康教研員代表與骨干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座談會。
本次座談會由韶關市心理健康教研員沈強英主持,會議首先是韶關市新豐縣心理教研員婁宇婷、韶關市第一中學心理科組長皮君敏以及廣東北江中學心理專職教師吳秀玲老師分別分享了地區、學校、個人的教研工作成果和經驗;其次是廣州羊城晚報記者何寧老師介紹“細說心語”心理欄目,鼓勵大家在信息化時代下,借助新媒體媒介,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接著是莞韶兩地教師就如何提高個人專業素養進行溝通交流,東莞送教專家團隊成員鄭清年、侯瑞靈、周琦、李燁、李繁玲老師紛紛真誠分享了自己的認識和建議,徐航航老師也通過自身的親身事例和感悟,對在場的參會人員進行專業點撥,鼓勵大家在教育和教學工作中,功夫用在平時,注重工作積累和復盤,做心理的有心人。
此次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舉辦的走進粵東西北(韶關)教研幫扶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專場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參加老師們提供了寶貴的教學經驗以及交流機會,也為推動韶關地區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促進韶關心育在專業化和規范化成長道路上邁進一大步。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