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汽車人》吳毓
春江水暖鴨先知。全國兩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的聲音猶在耳邊,一汽奧迪就從杭州傳來好消息。
一汽奧迪與中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年內協同新建至少10家銷售網點,并在新能源發展、新業務場景落地等維度上緊密合作。
一汽奧迪與中升集團的戰略合作,是一次真正的強強聯手。
身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中升集團以1793億元年度營業收入(2023年),蟬聯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榜首。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回“折桂”的含金量頗高——66.57萬輛(含二手車)銷量,帶來1793億元營收,單車營收約27萬元,相較排名第二的經銷商集團高出近四成。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4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40.9%——不僅消費趨勢轉變,市場格局也在重塑。但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深耕中國市場37載的一汽奧迪,以55萬輛的成績重奪國產燃油豪華車領域第一。旗下明星車型奧迪A6L、奧迪Q5L以及奧迪A3家族與奧迪Q3家族,也均榮登各自細分市場銷冠寶座。
都說汽車市場的競爭已經不能用“紅海”形容,而要用“血海”。但即使是身處“血海”,強者依然恒強。中升集團與一汽奧迪的合作,就是兩位強者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從表面看,中升集團與一汽奧迪的戰略合作,是對一汽奧迪在華發展長期向好的堅定信心。但我更傾向于,這是一汽奧迪技術積淀與產品價值的實力綻放。
在市場方面,一汽奧迪市場口碑仍在、品牌韌性依舊。2025年開門就是滿堂紅,1月份終端銷量54270輛,實現了同比正增長;2月份終端銷量33630輛,再奪國產燃油豪華車市場份額第一。
在產品方面,一汽奧迪2025年有了新法寶,依托PPE與PPC兩大平臺,在純電與燃油車市場全面發力,計劃推出五款全新車型,包括一汽奧迪A5L、新奧迪Q5L、全新奧迪A6L e-tron、全新奧迪Q6L e-tron家族等新車。
在網絡建設方面,一汽奧迪對經銷商的吸引力尤勝當年,銷售網絡開放招募,十天時間名額就被一搶而空。今年已迎來郴州蘭天南奧、紹興德奧、杭州蕭山奧通等多家新店盛大開業。而且新店從招募到開業僅用時45天,提高市場響應速度的同時,也樹立了渠道拓展效率的新標桿。
應該承認,一汽奧迪與中升集團的戰略合作,恰是應和時代脈搏的音符。
必須要明確,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不是此消彼長、東升西落的零和博弈,而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共同成長。
41年前,大眾汽車在中國開設首家合資企業;26年前,首款為中國市場定制的奧迪轎車在長春下線……前者帶領中國汽車工業邁入全球制造的大門,后者開啟了豪華品牌中國制造的序幕。這是中國汽車與全球制造的雙向奔赴,也是中國用戶與全球產品的相擁時刻。
今天,中國制造的軟實力與硬實力日新月異,但并不意味著合資品牌已經徹底落伍于時代。風物長宜放眼量。而汽車行業恰是長期主義的信奉者與實踐者。
必須要強調,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確實在市場份額、人才需求、技術創新方面存在競爭,但也同時在供應鏈方面廣泛合作,在制定行業標準方面廣泛交流。
在今天,合資企業正在重新擁抱中國的研發與科技企業,嘗試以本土化的解決方案+全球化的品牌基因,重塑產品力與品牌力,進而推動全球汽車工業的前進。這是外資品牌的重要選擇,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機遇。
現在再來看一汽奧迪與中升集團的戰略合作,便有了不一樣的味道。中升集團選擇一汽奧迪,看重的是一汽奧迪長期發展的潛力;一汽奧迪選擇中升集團,看重的是中升集團觸達用戶的實力。這是實力派的攜手前行,更是行動派的笑傲河山。【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