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賽促學作為培養創新人才、推動教育與實踐融合的重要方式,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各地高職院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紛紛舉辦各類競賽活動,相約在賽場上大顯身手。
荊州職業技術學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以賽促學”之路, 各級各類大賽中斬獲省級以上獎項多達20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項超50項。在眾多院校中那是相當的厲害。
而在亮眼成績的背后,是荊州職院對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對師資隊伍的精心打造,以及對產教融合的深度探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探尋一下荊州職業技術學院背后成功的秘訣。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荊州職院的教學模式,該校作為全國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學校,采用“1+X”證書融合模式,將學歷證書與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深度整合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了課程內容,重構知識架構體系,讓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鼓勵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考取專業技能證書。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如果你想在大學期間搞出一番學術成果,荊州職院當然是大力支持的,該校投資建設了 122個校內實訓室,25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專門為學生搭建科研平臺,荊州職院的老師會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結合職業技能標準,充分利用實訓資源,去優化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
其次,荊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實力離不開強大的師資團隊。
現有教職工1087人,其中教育部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匠工作室主持人1人,全國行指委委員1人、專指委委員5人,教授24人、副教授201人,博士碩士505人,“楚天技能名師”18人,湖北省產業教授1人。這些老師們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競賽指導能力,他們深入研究競賽規則,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
最后,不得不說一下荊州職院的產教融合。該校加強支撐產教融合的平臺建設,立足區域優勢不吸引當地企業與學校形成緊密的校企合作。通過產業院校訂單班以及走訪調研企業,為社會輸入大量人才。優選級華為 ICT 學院、海爾智能化學院、紅葉服裝學院等產業院校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助力產業發展,從而提升學校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和貢獻度,更好地發揮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
除此之外,該校還與部分地區達成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2024年11月,該校與江漢平原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行業舉行產教融合共同體啟動儀式。
這也預示該校向匯聚產教資源、深化產教融合、探索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教育的大踏步前進,將為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高質量的教學模式,優質的師資團隊以及特色話的產教融合為荊州職院的學子提供了求學、就業的大舞臺。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人才培養方式,讓學生不斷挑戰自我,收獲榮譽,用一個個大獎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也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相信在未來,荊州職院將繼續秉持這一理念,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小編認為,這所高職院校是值得每一位想要學習技術技能的同學去報考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