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分,這可是河北有史以來的文科最高分啊!”
2018年,出身知名貧困縣、家境貧寒的河北女孩王心儀在高考中創(chuàng)造歷史新高。
此事一出就驚動了河北省教育廳,相關(guān)領(lǐng)導立刻去王心儀家里訪問,媒體記者聽聞也是激動萬分,爭先恐后跑到她家采訪。
可當眾人親眼看到這間殘破的農(nóng)村小院時,全都傻眼了:
如此簡陋的環(huán)境,居然能培養(yǎng)出全省最優(yōu)秀的孩子?
貧窮的童年
人們常說:“寒門難出貴子”但王心儀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告訴所有人: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算出身寒門,也能做出一番成績!
2001年,王心儀出生在河北省棗強縣,棗強縣本就是知名貧困縣,而王心儀的家境可以說是貧困縣里最窮的那一批。
她還有兩個弟弟,父母養(yǎng)育三個孩子卻只能依靠兩畝貧瘠的土地和打工換來的微薄收入,每天起早貪黑,常年不能休息,也只能勉強讓他們填飽肚子。
就連年邁的外婆都不能休息,每天扛著沉重的農(nóng)具出門種地。
因為過于貧窮,一家人常年只能吃饅頭咸菜,過年都吃不上一口肉。
這樣的家庭條件,讓王心儀早早地成熟懂事,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可以幫父母照顧弟弟。長到七八歲,她已經(jīng)可以下地干活了。
一開始,年幼的王心儀并沒有深入意識到貧窮意味著什么,以為只是一家人累一點、吃穿差一點而已。
直到八歲那年,王心儀親眼看到外婆因沒錢醫(yī)治病逝,才深切體會到貧窮有多么痛苦。
王心儀清楚地記得,當外婆確診癌癥后,母親是怎樣挨家挨戶地求人借錢。她卑微地哀求著,幾乎要給人跪下,但最終還是沒湊足外婆的醫(yī)藥費。
看著勞累一生的外婆在床上痛苦地死去,聽著母親悲痛欲絕的哭泣聲,王心儀的內(nèi)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母親李春花含淚告訴她,這都是因為他們家太窮了,沒有錢,才救不了外婆的命。隨后,她叮囑王心儀一定要好好學習,唯有學習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從那以后,“學習改變命運”成了王心儀的執(zhí)念。她知道,好好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有個好前程,更是為了把整個家庭拖出泥潭。
小小的王心儀在心里發(fā)誓:要考上最好的大學,成為有出息的人,讓家里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走進校園,艱苦奮斗
為了改變命運,王心儀開始奮勇拼搏。
同齡的孩子都還在無憂無慮地玩耍,王心儀卻連停下來休息一刻的時間都沒有,每天不是在干活就是捧著課本讀書。
為了多節(jié)省點時間讀書,王心儀每天早上天不亮的時候就起床割豬草、幫媽媽煮飯。
等其他孩子從被窩里慢騰騰地鉆出來時,王心儀已經(jīng)干完了所有的活,來到教室里捧著書本大聲朗讀起來。
就連走路她也不閑著,村里人每天都能看見,往返學校的路上,王心儀捧著厚厚的課本,邊走邊看。
有時候因為光顧著看書,沒注意路上的石頭被絆倒了,王心儀顧不上管身上的灰塵和傷口,爬起來后拿著書繼續(xù)看。
小學尚且如此用功,等到上了初中以后,她更是爭分奪秒地苦讀,每晚都學習到凌晨十二點才肯休息。
在學習上,王心儀并不是死讀書,只把老師教的知識記住就了事,而是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聽課時,她就把自己的疑問在課本上標出來,等到下課了再去找老師請教。
憑這樣的努力,王心儀毋庸置疑成了學校學習最好的學生,年級第一的桂冠永遠都落在她的頭上,家里的墻上也貼滿了獎狀。
后來,王心儀在全家人的期盼下,如愿考上重點高中。
這本來是件值得慶祝的事,但王心儀卻愁眉不展:這幾年,母親和外公的身體越來越差,每年吃藥都得花不少錢,兩個日漸長大的弟弟也得上學和吃飯,家里的日子越過越拮據(jù)。
如果繼續(xù)讀書,上學的費用足以壓垮她的家庭;可如果放棄學業(yè),她又不甘心努力了這么多年白白荒廢。
知女莫若母,母親李春華看到女兒愁眉苦臉的模樣,一下子就猜中了她的心思,走過去拍拍她的肩膀說:“閨女,你忘了媽以前是怎么教你的嗎?只管踏踏實實學習,學費的事爸媽來想辦法。”
王心儀一下子就想起,小的時候她因為同學嘲笑她“穿了一堆破爛”,氣得哭著跑回家,母親也是這樣教她的:“不要管別人怎么說,你只管踏踏實實地學習就夠了。”
等上了高中,王心儀的分數(shù)在成績榜上依然保持遙遙領(lǐng)先。學校很快就注意到這個優(yōu)秀的女孩,把她當成重點關(guān)注對象。
當了解到王心儀家里的困難后,學校立刻免除了她這三年的書本費和住宿費,還為她申請了助學金。
學校的幫助減輕了王心儀的負擔,沒有了后顧之憂,她學起來更加用功了,不光成績拔尖,還在各類比賽中光彩奪目。
她曾被評為河北省優(yōu)秀學生干部,作文獲得全國大賽二等獎,還曾拿到過中學生基礎(chǔ)知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比賽的省級一等獎等多個優(yōu)秀獎項。
努力終有回報
2018年6月,王心儀走進期盼了十幾年的高考考場:這里將是她與命運一決勝負的地方。
等到結(jié)束考試的鈴聲響起,王心儀看著手中寫得密密麻麻的答題卡,內(nèi)心格外安寧。
她知道,自己已經(jīng)盡到了最大的努力,無論結(jié)果如何,她都不會后悔。
高考結(jié)束后,王心儀顧不上休息,而是趕緊找了一家輔導機構(gòu)當老師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查分那天,當?shù)弥约嚎剂?strong>707分,是河北有史以來的文科最高分時,王心儀激動得一夜沒睡著。
看著家徒四壁的環(huán)境和家人們身上破舊不堪的衣服,王心儀腦海里只有四個字:苦盡甘來!
北大和清華都打來電話邀請她入學,為了爭奪這個優(yōu)秀的人才,兩個學校都開出豐厚的條件。不過王心儀思慮良久后,作為文科生的她最終選擇了人文氣息濃厚的北京大學。
知名貧困縣棗強幾十年來大學生都沒幾個,竟然出了個破紀錄的文科狀元,這樣的消息很快引起了媒體的轟動。
但記者們趕到王心儀家里時,全都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一間磚頭壘的平房,家里都是用了幾十年的舊家具,沒有一件是完好的,并且連廚房都沒有,在院子里用土磚搭起一座臺子,就是用來做飯的灶臺了。
看到王心儀從屋里出來,記者們立刻沖上前,把她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
王心儀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怯色,她落落大方地一一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當被問到是怎么考出這樣優(yōu)秀的成績時,她謙虛地表示:“這并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離不開身邊人的幫助。尤其是我的父母,即使家里再困難,他們依然不遺余力地支持我讀書,在我最艱難的時刻,也是他們鼓勵我走下去。”
在人們的眼中,這個女孩已經(jīng)獲得了成功,她多年的努力終于迎來了回報。
不過在王心儀眼里,努力永遠沒有終點。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她都會一直向著新的目標前進。
正如她在自己寫下的《感謝貧窮》一文中說的那樣:
當我們從一開始便遇到阻礙與坎坷,當命運看似在刁難自己,不要懷疑,她只是想讓你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