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在新聞里看見,快遞小哥冒雨送快遞結果快遞被偷,丟件的損失都要小哥自己承擔,絕望的快遞小哥雨中崩潰大哭。
還有快遞小哥,會被客戶惡意投訴。
我們的生活被快遞員包圍著,手機上打來電話最多的是快遞員,小區生活接觸最多的也是快遞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像是我們和更廣闊的商品世界連接的樞紐。
可是你真的了解他們嗎?
2020年初,剛失業的快遞員胡安焉,寫了一些隨筆,發表在網絡上。其中一篇記錄他在廣東德邦物流干夜班經理的《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一文,出乎意料地在豆瓣獲得熱烈反響,并被“真實故事計劃”公眾號轉載。后來,胡安焉的作品小冊子《派件》以“我在北京派快遞”為標題,發表在《讀庫2103》上。
今年,胡安焉首部非虛構作品集《我在北京送快遞》,收錄《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我在北京派快件》兩篇內容,并回顧近10年間他做過的19份工作——便利店店員、自行車店銷售、服裝店導購、加油站加油工、保安……
胡安焉將工作的點滴和生活的甘苦化作真誠的自述,帶領我們走進一個快遞員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快遞物流,會發現,當我們進入夢鄉之后,我們的快遞依舊馬不停蹄地向我們奔赴而來。而這份日夜兼程,離不開夜班快遞理貨員的辛勞。
夜幕降臨之后,夜班快遞理貨員開始了他們的工作。他們會將到站的快件按照目的地分揀、打包,然后發往下一個城市。
正是因為他們在黑夜里的勞作,才會有白天極速到達我們手中的快遞。
2017年,胡安焉入職廣州D物流工作,做的正是這樣一份夜班理貨員的工作。
灰塵混合著汗液在胡安焉手臂上留下的斑點
正式入職D公司做夜班理貨員的頭幾個月,睡眠成為胡安焉最大的難題。日夜顛倒的生活讓他難以適應,經常眼前一黑就要失去知覺,隨即又驚醒過來,重新撐起身體,但意識還在模糊。每個晚上,當胡安焉被睡意折磨得走投無路時,他都會在心里賭咒:“下班后一定要不顧一切地立即狠狠睡上一覺。”
可是,是等到早上下班后,睡意已經過去,人又精神了起來。并且廣東的悶熱天氣和出租屋樓下的噪聲讓人根本難以入眠。為了讓自己睡著,胡安焉開始喝酒。
“我的身體咒罵我的意志,我的意志也咒罵我的身體,我發誓明早下班后要立刻睡覺。可是到了明早,情況又和前一天一樣,就這么周而復始。”
因為長期熬夜以及過度勞累,導致人的情緒控制力明顯下降,胡安焉感覺自己的脾氣明顯變壞了。他跟組里的兩個人吵過架,吵得很兇。他還感覺到自己反應變得遲鈍,記憶力開始衰退。
胡安焉在廣東住的房子
2018年3月,胡安焉辭掉廣東物流公司夜班理貨員的工作,來到北京S公司改做快遞員的工作。
在作為“快遞界的海底撈”的S快遞公司里,最讓胡安焉苦惱的是,派件的時候不僅要向客戶提出幫忙把垃圾帶走這樣的要求,還要請客戶給快遞員打五星好評。這讓性格內向的胡安焉十分焦慮。他每天只能下班后在手機里編輯短信,給當天服務過的、比較客氣和熱情的客戶發短信,請他們打個好評。對他來說,文字表達要比面對面口頭表達容易得多。
這份工作做了不久,胡安焉深深陷入對工作的負面情緒之中。工作不公平,讓胡安焉感到煩躁和不滿。又因為沒有五險一金,胡安焉選擇跳槽到品駿快遞公司做快遞員。
“假如我每天下班比別人晚、掙錢比別人少,我就會煩躁和不滿,然后變得不太在乎這份工作了。就像深海里的魚都是瞎子、沙漠里的動物都很耐渴一樣,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我所處的環境,而不是由我的所謂本性決定的。其實在當時我就已經察覺到,工作中的處境正在一點點地改變我,令我變得更急躁、易怒,更沒有責任心,總之做不到原本我對自己的要求,而且也不想做到了。”
胡安焉工作中拍下的照片
快遞員的工作中不免遇見各種麻煩。
快遞公司規定已經簽收的快遞不可以退回,但是顧客簽收快遞后反悔,不依不撓要求拒收。胡安焉很生氣,覺得客戶蠻不講理,出爾反爾。最后因為懶得跟人爭辯,他自己掏了幾十塊錢把快件寄回發件人。
最令胡安焉印象深刻的是一箱當當網的書被偷了,他賠了1000塊。當確定快件真的被偷了時,胡安焉說自己:
“幾乎喪失了把活兒干完的動力。像被一列火車迎頭撞翻在地,精神上再也爬不起來。事后我完全不記得那天自己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做了些什么,我好像一直怔在原地,但實際上我麻木地去了下一個小區、再下一個小區……直到送完所有快件。”
胡安焉說,不知道有沒有人發自內心喜歡送快遞,反正他和他認識的快遞員都不是那種人。一般來說只有在發工資的時候,他才會感覺自己付出的勞動是值得的。
北京夜景
除了快遞員的工作,胡安焉還輾轉于廣東、廣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過便利店店員、保安、自行車店銷售、服裝店銷售、加油站加油工……
便利店店員的一日三餐是飯團嗎?
在自行車店打工突然被店長要求當合伙人?
在動漫資訊雜志是不是經常能看到原版漫畫?
開女裝店是怎么把握女生時尚潮流的?
胡安焉嘗試著把他的工作經歷寫成文章。這些在事后追憶中寫成的工作經歷,滲透著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態度與反思。
文章發表在網上后,很多讀者留言對他說:
“謝謝你把我們的經歷寫出來。”
“當小人物拿起筆,整個世界都敞開了。”
“讓人看到‘平凡人’的生活,社畜人深有同感。”
“看完北京快遞的最后一句話,我的內心像核爆一樣。”
“各行各業都不容易,正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的真實體驗才會如此感人。”
后來胡安焉將這些文章重新擴寫和修訂,還增補了一篇早年工作經歷的自述,一同收錄在這本《我在北京送快遞》里。
招工墻
在品駿快遞即將解散,留在那里最后的日子,胡安焉覺得來自工作的壓力似乎全部消失了,他感到十分輕松。
送快遞時,他會嘗試將原本固定的派件路線反過來走,甚至跳過中間的一些地方走,然后再折返回去。他說:
“我的時間突然變得寬裕了,就像一個曾被人看不起的窮光蛋一夜暴富,我可以報復性地享受一下揮霍時間的奢侈。”
“如今我到達每個地方的時間都和原來墨守成規的不一樣,看到和感受到的也因此不同。事實上我發現自己正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這份工作——這不僅是習慣的改變,或者時間和空間的對應變化,而是不帶目的性地、從一種我從前因為焦慮和急躁而從沒嘗試過的角度去觀看事物——我不再把自己看作一個時薪 30元的送貨機器,一旦達不到額定產出值就惱羞成怒、氣急敗壞。”
他還經常在送完所有快件之后坐到京通羅斯福廣場里,打量逛街的人流和店鋪里的售貨員,看不同的送餐員跑過來跑過去。打量他們的舉止,揣摩他們的心情。
他會去想,這些人大多不會在北京定居,北漂的日子對于他們來說是暫時的。那么他們生活的另外部分是什么呢?他們在北京用所有的時間去掙錢,工作成為他們生存的一種手段,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但這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假如說工作,是我們對個人意愿的讓渡,那么與此相對的生活的另外部分,就是那些忠于我們意愿的、我們想做的事情和追求,我們可以稱之為自由的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