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 李 百
最近,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大廠們紛紛開啟刮骨療毒模式,反腐力度堪比宮斗劇里的“抄家滅族”。這場風暴有多猛?
根據媒體的報道,在華為最近掀起的反腐風暴中,任正非親自督導封樓抓人,華為直接揮出“開除+追償+信用懲戒”組合拳,實施了包括凍結股票、記入誠信檔案,部分案件移交司法等懲治手段。
招聘黑色產業鏈滲透進了華為,難怪任老爺子會雷霆震怒。在華為曝出的非雇員招聘舞弊案中,產品線主管安排外包人員替考華為認證考試,形成了“培訓-替考-入職”灰色鏈條,中介機構明碼標價收2-5萬元“內推費”,入職后還從工資里抽成10%-20%。人力資源部門直接賣題庫搞“包過套餐”,部門主管收8-10萬元茶水費安排特定人選,筆試成了付費游戲。
更惡劣的,有因此入職的員工回過頭來出賣公司技術數據,形成了“花錢買崗-跳槽變現”的腐敗閉環。
按照媒體口徑,東窗事發后,華為開除了約30名員工,對直接管理者實施“連坐”,把作弊產業鏈上的參與人員一鍋端了,凡是有下屬違規的領導都被降級并凍結晉升。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華為是國內第一家制訂并實施了“企業憲法”的民營企業。
華為在1998年實施了《華為基本法》,基本法明確企業需“遵守法律法規并堅持誠信經營,要求員工不得參與任何違背道德規范的行為。基本法提到,“華為反對一切形式的腐敗和賄賂行為,員工應當遵守公司制定的反腐敗和商業道德準則。這一原則被后續頒布的華為反腐敗政策具體為“零容忍”。
“連坐”其實是《華為基本法》的規定。基本法明確,若下屬違規,管理者需承擔連帶責任,如降級、凍結晉升等。并明確要求保護公司機密和客戶隱私,禁止員工泄露或出賣信息資產。
非雇員招聘舞弊案說明,盡管為完善企業管理制度華為甚至出臺了《基本法》,依然管不住人性的貪婪。
華為反腐,本質是大廠們給狂飆時代補課,以前求快,現在求穩。
2024年,字節跳動以353人被辭退、39人被刑拘領跑互聯網大廠反腐榜,期間曝露出來的“技術性腐敗”觸目驚心。一名算法實習生為了測試權限,惡意篡改推薦模型訓練數據,導致一天里流失了20萬用戶,用技術實力毀掉了自己的飯碗。一名銷售總監則偽造客戶資源套取1200萬元補貼,直接讓第三季度利潤掉了1.7個百分點,被張一鳴痛批“這種腐敗比競爭對手更可怕”。
與字節跳動于前一后,騰訊也在2024年查出百余起貪腐案件,游戲和云計算部門成為重災區。有個別員工為外部公司提供“游戲幣代充”服務,直接薅玩家羊毛,單筆交易流水超百萬。云業務部門則吃回扣,銷售團隊與供應商勾結,虛報項目成本套取差價,一個區域負責人一年就貪了500萬。
為此,騰訊拉黑了35家蛀蟲企業,宣布了第一份“永不合作主體”清單。
在互聯網大廠的反腐風暴下,今年2月,國內體育用品企業的帶頭大哥安踏也在傳統產業里打響了反腐第一槍。像騰訊一樣,安踏也甩出了一份“永不合作主體”清單,將10家涉腐企業永久拉黑,并辭退了58名員工,把29人送進了司法機關。
有人說,福建老板狠起來,連自己人的棺材板都能掀了。敢指名道姓公開曬黑名單,安踏的這波操作確實稱得上教科書級的民企反腐實踐。
從華為非雇員招聘舞弊案到安踏拉“永不合作主體”清單,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揭示了一個真相:當企業規模突破臨界點,治理能力必須同步進化。就像任老爺子說的:“如果連招聘都能作弊,我們如何保證5G基站的質量?”大廠反腐,薅的是蛀蟲,護的卻是一家企業的根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